HDFS之NameNode工作机制

一.NameNode&Secondary NameNode工作机制

1.第一阶段:namenode启动

(a)第一次启动namenode格式化后,创建fsimage和edits文件。如果不是第一次启动,直接加载编辑日志(edits)和镜像文件(fsimage)到内存

(b)客户端对元数据进行增删改的请求

©namenode记录操作日志,更新滚动日志

(d)namenode在内存中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

2.第二阶段:Secondary NameNode工作

(a)Secondary NameNode询问namenode是否需要checkpoint。直接带回namenode是否检查结果。

(b)Secondary NameNode请求执行checkpoint。

©namenode滚动正在写的edits日志

(d)将滚动前的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拷贝到Secondary NameNode

(e)Secondary NameNode加载编辑日志和镜像文件到内存,并合并。

(f)生成新的镜像文件fsimage.chkpoint

(g)拷贝fsimage.chkpoint到namenode

(h)namenode将fsimage.chkpoint重新命名成fsimage

3.chkpoint检查时间参数设置

(1)通常情况下,SecondaryNameNode每隔一小时执行一次。

[hdfs-default.xml]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period</name>
  <value>3600</value>
</property>

(2)一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次数,当操作次数达到1百万时,SecondaryNameNode执行一次。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txns</name>
  <value>1000000</value>
  <description>操作动作次数</description>
</property>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checkpoint.check.period</name>
  <value>60</value>
  <description> 1分钟检查一次操作次数</description>
</property>

二.镜像文件和编辑日志文件

1.概念

    namenode被格式化之后,将在/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current目录中产生如下文件,注只能在NameNode所在的节点才能找到此文件
    可以执行find . -name edits* 来查找文件

edits_0000000000000000000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00.md5
seen_txid
VERSION

(1)Fsimage文件:HDFS文件系统元数据的一个永久性的检查点,其中包含HDFS文件系统的所有目录和文件idnode的序列化信息。

(2)Edits文件:存放HDFS文件系统的所有更新操作的路径,文件系统客户端执行的所有写操作首先会被记录到edits文件中。

(3)seen_txid文件保存的是一个数字,就是最后一个edits_的数字

(4)每次Namenode启动的时候都会将fsimage文件读入内存,并从00001开始到seen_txid中记录的数字依次执行每个edits里面的更新操作,保证内存中的元数据信息是最新的、同步的,可以看成Namenode启动的时候就将fsimage和edits文件进行了合并。

2.oiv查看fsimage文件

(1)查看oiv和oev命令

hdfs

hdfs

(2)基本语法

hdfs oiv -p 文件类型 -i镜像文件 -o 转换后文件输出路径

(3)案例实操

pwd
/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current

hdfs oiv -p XML -i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316 -o /opt/fsimage.xml

cat /opt/module/hadoop-2.8.4/fsimage.xml

将显示的xml文件内容拷贝到IDEA中创建的xml文件中,并格式化。

3.oev查看edits文件

(1)基本语法

hdfs oev -p 文件类型 -i编辑日志 -o 转换后文件输出路径

-p	–processor <arg>   指定转换类型: binary (二进制格式), xml (默认,XML格式),stats
-i	–inputFile <arg>     输入edits文件,如果是xml后缀,表示XML格式,其他表示二进制
-o 	–outputFile <arg> 输出文件,如果存在,则会覆盖

三.滚动编辑日志

    正常情况HDFS文件系统有更新操作时,就会滚动编辑日志。也可以用命令强制滚动编辑日志。
(1)滚动编辑日志(前提必须启动集群)

hdfs dfsadmin -rollEdits

举例:原文件名edits_inprogress_0000000000000000010
执行以下命令后
image.png

(2)镜像文件什么时候产生
Namenode启动时加载镜像文件和编辑日志

四.namenode版本号

1.查看namenode版本号

在/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current这个目录下查看VERSION

namespaceID=1778616660
clusterID=CID-bc165781-d10a-46b2-9b6f-3beb1d988fe0
cTime=1552918200296
storageType=NAME_NODE
blockpoolID=BP-274621862-192.168.1.111-1552918200296
layoutVersion=-63
2.namenode版本号具体解释

(1)namespaceID在HDFS上,会有多个Namenode,所以不同Namenode的namespaceID是不同的,分别管理一组blockpoolID。

(2)clusterID集群id,全局唯一

(3)cTime属性标记了namenode存储系统的创建时间,对于刚刚格式化的存储系统,这个属性为0;但是在文件系统升级之后,该值会更新到新的时间戳。

(4)storageType属性说明该存储目录包含的是namenode的数据结构。

(5)blockpoolID:一个block pool id标识一个block pool,并且是跨集群的全局唯一。当一个新的Namespace被创建的时候(format过程的一部分)会创建并持久化一个唯一ID。在创建过程构建全局唯一的BlockPoolID比人为的配置更可靠一些。NN将BlockPoolID持久化到磁盘中,在后续的启动过程中,会再次load并使用。

(6)layoutVersion是一个负整数。通常只有HDFS增加新特性时才会更新这个版本号。

(7)storageID (存储ID):是DataNode的ID,不唯一

五.SecondaryNameNode目录结构

    Secondary NameNode用来监控HDFS状态的辅助后台程序,每隔一段时间获取HDFS元数据的快照。
    在/opt/module/hadoop-2.8.4/data/dfs/namesecondary/current这个目录中查看SecondaryNameNode目录结构

edits_0000000000000000001-0000000000000000002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02
fsimage_0000000000000000002.md5
VERSION

    SecondaryNameNode的namesecondary/current目录和主namenode的current目录的布局相同。
    好处:在主namenode发生故障时(假设没有及时备份数据),可以从SecondaryNameNode恢复数据。

方法一:将SecondaryNameNode中数据拷贝到namenode存储数据的目录;
方法二:使用-importCheckpoint选项启动namenode守护进程,从而将SecondaryNameNode中数据拷贝到namenode目录中。

六.集群安全模式操作

1.概述

    Namenode启动时,首先将映像文件(fsimage)载入内存,并执行编辑日志(edits)中的各项操作。一旦在内存中成功建立文件系统元数据的映像,则创建一个新的fsimage文件和一个空的编辑日志。此时,namenode开始监听datanode请求。但是此刻,namenode运行在安全模式,即namenode的文件系统对于客户端来说是只读的。
    系统中的数据块的位置并不是由namenode维护的,而是以块列表的形式存储在datanode中。在系统的正常操作期间,namenode会在内存中保留所有块位置的映射信息。在安全模式下,各个datanode会向namenode发送最新的块列表信息,namenode了解到足够多的块位置信息之后,即可高效运行文件系统。
    如果满足“最小副本条件”,namenode会在30秒钟之后就退出安全模式。所谓的最小副本条件指的是在整个文件系统中99.9%的块满足最小副本级别(默认值:dfs.replication.min=1)。在启动一个刚刚格式化的HDFS集群时,因为系统中还没有任何块,所以namenode不会进入安全模式。

2.基本语法

集群处于安全模式,不能执行重要操作(写操作)。集群启动完成后,自动退出安全模式。

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get		(功能描述:查看安全模式状态)
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enter  	(功能描述:进入安全模式状态)
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leave	(功能描述:离开安全模式状态)
bin/hdfs dfsadmin -safemode wait	(功能描述:等待安全模式状态)

七.Namenode多目录配置

1.namenode的本地目录可以配置成多个,且每个目录存放内容相同,增加了可靠性。
2.具体配置如下:

hdfs-site.xml

<property>
<name>dfs.namenode.name.dir</name>
<value>file:///${hadoop.tmp.dir}/dfs/name1,file:///${hadoop.tmp.dir}/dfs/name2</value>
</property>

(1)步骤:

a.停止集群 删除data 和 logs  rm -rf data/* logs/*

b.hdfs namenode -format

c.start-dfs.sh

d.去展示

(2)具体解释:

格式化做了哪些事情?

在NameNode节点上,有两个最重要的路径,分别被用来存储元数据信息和操作日志,而这两个路径来自于配置文件,它们对应的属性分别是dfs.name.dir和dfs.name.edits.dir,同时,它们默认的路径均是/tmp/hadoop/dfs/name。格式化时,NameNode会清空两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之后,格式化会在目录dfs.name.dir下创建文件

hadoop.tmp.dir 这个配置,会让dfs.name.dir和dfs.name.edits.dir会让两个目录的文件生成在一个目录里

(3)思考2**:**非NN上如果生成了name1和name2,那么他和NN上生成得有没有差别?

**答:**有区别、NN节点上会产生新得edits_XXX,非NN不会fsimage会更新,而非NN不会,只会产生一个仅初始化得到得fsimage,不会生成edits,更不会发生日志滚动。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