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双碳
文章平均质量分 77
梦想的初衷~
了解内容私信哦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双碳目标驱动下的WRF-SOLAR太阳辐射预报:模拟优化与多领域实践
太阳能既清洁又决定作物生长,但云和气溶胶让它“时有时无”。WRF-SOLAR模式在常用WRF基础上加入实时太阳角、气溶胶-云-辐射双向反馈和次网格云方案,能把太阳辐射预报精细到5分钟、兆瓦级,为电力调度和农业布局提供快速、准确的阳光指南。如何认识双碳目标下的太阳能预报需求和挑战?1.双碳目标下的太阳能预报需求是什么?2.太阳能预报的挑战有哪些?3.如何做好太阳能预报?Linux系统和WRF-Solar模式所需要的基础软件安装1.VMware虚拟机、Centos7系统安装指引;2.Intel Fortran编原创 2025-09-18 09:26:28 · 241 阅读 · 0 评论 -
双碳目标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估算与模拟实践技术应用
从生命周期评价法(LCA)、经验模型和过程模型三个维度讲解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模拟,详细介绍甲烷(CH4)、氧化亚氮(N2O)和二氧化碳(CO2)的排放过程以及模拟技术,掌握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模拟技术。①氧化亚氮(N2O)排放的过程(氮素的硝化作用与反硝化作用)④DSSAT模型的总温室气体和作物生产模拟。1.不同作物、不同情景下温室气体排放的模拟。④两三库模型的编写和呼吸CO2的模拟。②N2O的模拟的主流方法和模型。农田温室气体排放的模拟研究。②CH4排放的模拟研究。③N2O排放的模拟练习。原创 2025-07-31 11:22:34 · 148 阅读 · 0 评论 -
LEAP模型在能源-环境-碳排放系统建模中的实践与应用
LEAP模型允许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数据可获取度、研究对象特点等灵活构建模型结构,十分适用于能源数据不全面情况,现已广泛应用于国家、区域、部门、行业的能源战略研究中。1.4.2 能源:行业年鉴、统计年鉴能源篇、政府报告、电力消费、发展规划、标准规范等;- 基年账户数据录入:活动水平(建筑面积)、活动强度(终端能源消费等价热值、供热技术效率)、燃料消费比例等。其中是总的能源需求量,是活动水平,是能源强度;- 基年账户数据录入:活动水平(周转量、运输里程)、活动强度(单位里程耗油量、能源强度)原创 2025-06-03 16:01:31 · 835 阅读 · 0 评论 -
整合OpenLCA、GREET与R语言的生命周期评价建模框架构建与实践
生命周期分析是一种分析工具,它可帮助人们进行有关如何改变产品或如何设计替代产品方面的环境决策,即由更清洁的工艺制造更清洁的产品。例如,生命周期分析的结果表明,某种产品能耗低,寿命长,不含有毒化学物质,其包装及残余物体积小,从而占用较少的填埋场空间,这就成为我们进行产品选择的依据。生命周期分析 (Life Cycle Analysis, LCA) 是评价一个产品系统生命周期整个阶段——从原材料的提取和加工,到产品生产、包装、市场营销、使用、再使用和产品维护,直至再循环和最终废物处置——的环境影响的工具。原创 2025-06-03 16:01:28 · 698 阅读 · 0 评论 -
“双碳”目标下资源环境中的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实践技术应用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应用各种二氧化碳排放量很高技术的替代技术,不仅需要考虑技术上的可靠性,也需要考虑经济上的可行性。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CGE模型)由于其能够模拟宏观经济系统运行和价格调节机制,分析政策工具的影响和效应而备受“双碳”目标研究者的青睐。由于CGE模型基于严格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对非经济学领域的研究人员门槛很高;且受经济学研究传统的影响,CGE模型多半用GAMS等工程领域研究者不熟悉的软件建立。1.均衡与一般均衡的定义,什么时候能达到一般均衡。6.CGE模型的环境模型比拟。原创 2025-01-06 16:44:23 · 356 阅读 · 0 评论 -
双碳目标下基于全球模式比较计划CMIP6与区域气候-化学耦合模式WRF-Chem的未来大气污染变化模拟
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对未来大气污染控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大气环境演变趋势和空间格局的模拟和预估提出了不确定性和挑战。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MIP6)基于不同的共享社会经济路径(SSP)及最新的人为排放趋势,预估了不同社会共享路径和温室气体排放情景下的未来气候变化趋势,这些结果为模拟预估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大气污染的演变趋势提供了可能。1.基于 CMIP6 和未来情景排放清单,驱动 WRF-Chem 模式。CMIP6 数据驱动WRF和WRF-Chem模式。原创 2025-01-06 16:42:14 · 252 阅读 · 0 评论 -
生态系统NPP及碳源、碳汇模拟实践技术应用
由于全球变暖、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逐年增加等问题的出现,“双碳”行动特别是碳中和已经在世界范围形成广泛影响。碳中和可以从碳排放(碳源)和碳固定(碳汇)这两个侧面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准确地评估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及碳源变化对于研究碳循环过程、预测气候变化及制定合理政策具有重要意义。CASA(Carnegie-Ames-Stanford Approach)模型是估算陆地生态系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经典模型。基于CASA的生态系统碳源/碳汇时空动态模拟。原创 2024-12-16 20:00:00 · 455 阅读 · 0 评论 -
双碳目标下基于遥感技术的碳储量、碳收支、碳循环等多领域监测与模拟实践技术应用
卫星遥感具有客观、连续、稳定、大范围、重复观测的优点,已成为监测全球碳盘查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卫星遥感也正在成为新一代 、国际认可的全球碳核查方法。目的就是梳理碳中和与碳达峰对卫星遥感的现实需求,系统总结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收支、碳循环以及人为源排放反演等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实践的角度切实解决遥感技术在生态、能源、大气等领域的碳排放监测及模拟问题。随着碳中和目标以及全球碳盘点的现实压力,基于遥感技术的碳监测成为了领域热点。碳储量、碳收支与碳循环中的遥感技术。估算模型的构建与森林碳储量的估算。原创 2024-11-06 10:51:57 · 467 阅读 · 0 评论 -
双碳目标下基于遥感技术的碳储量、碳收支、碳循环等多领域监测与模拟实践技术应用
卫星遥感具有客观、连续、稳定、大范围、重复观测的优点,已成为监测全球碳盘查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卫星遥感也正在成为新一代 、国际认可的全球碳核查方法。本此课程的目的就是梳理碳中和与碳达峰对卫星遥感的现实需求,系统总结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收支、碳循环以及人为源排放反演等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实践的角度切实解决遥感技术在生态、能源、大气等领域的碳排放监测及模拟问题。碳储量、碳收支与碳循环中的遥感技术。估算模型的构建与森林碳储量的估算。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碳排放模拟案例。遥感数据的处理与特征参量的提取。原创 2024-10-17 10:31:15 · 834 阅读 · 0 评论 -
梳理碳中和与碳达峰对卫星遥感的现实需求,系统总结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收支、碳循环以及人为源排放反演等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实践的角度切实解决遥感技术在生态、能源、大气等领域的碳排放监测及模拟问题
卫星遥感具有客观、连续、稳定、大范围、重复观测的优点,已成为监测全球碳盘查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卫星遥感也正在成为新一代 、国际认可的全球碳核查方法。本此课程的目的就是梳理碳中和与碳达峰对卫星遥感的现实需求,系统总结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收支、碳循环以及人为源排放反演等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实践的角度切实解决遥感技术在生态、能源、大气等领域的碳排放监测及模拟问题。随着碳中和目标以及全球碳盘点的现实压力,基于遥感技术的碳监测成为了领域热点。3.碳储量、碳收支与碳循环中的遥感技术。原创 2024-08-08 09:59:13 · 1095 阅读 · 0 评论 -
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收支、碳循环以及人为源排放反演等领域的技术发展
卫星遥感具有客观、连续、稳定、大范围、重复观测的优点,已成为监测全球碳盘查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卫星遥感也正在成为新一代 、国际认可的全球碳核查方法。目的就是梳理碳中和与碳达峰对卫星遥感的现实需求,系统总结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收支、碳循环以及人为源排放反演等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实践的角度切实解决遥感技术在生态、能源、大气等领域的碳排放监测及模拟问题。随着碳中和目标以及全球碳盘点的现实压力,基于遥感技术的碳监测成为了领域热点。3.碳储量、碳收支与碳循环中的遥感技术。5.遥感回归模型的构建与碳储量估算。原创 2024-08-06 08:50:01 · 714 阅读 · 0 评论 -
双碳目标下基于“遥感+”集成技术的碳储量、碳排放、碳循环、温室气体等多领域监测与模拟
卫星遥感具有客观、连续、稳定、大范围、重复观测的优点,已成为监测全球碳盘查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卫星遥感也正在成为新一代 、国际认可的全球碳核查方法。本此课程的目的就是梳理碳中和与碳达峰对卫星遥感的现实需求,系统总结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收支、碳循环以及人为源排放反演等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实践的角度切实解决遥感技术在生态、能源、大气等领域的碳排放监测及模拟问题。随着碳中和目标以及全球碳盘点的现实压力,基于遥感技术的碳监测成为了领域热点。3.碳储量、碳收支与碳循环中的遥感技术。原创 2024-07-31 08:35:35 · 547 阅读 · 0 评论 -
生态系统服务(InVEST模型)供给与需求、价值核算技术及人类活动、重大工程项目、自然保护区、碳中和等领域中实际案例
1)采用InVEST模型,掌握产水(包括水源涵养)、碳存储(包括固碳)、土壤保持、水质(氮磷)、生境质量和热岛缓解等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需求与价值的评估方法,开展人类活动影响、重大工程实施的生态成效评估;生态保护红线政策、保护优先区甄选、自然保护区调整及其他相关项目,均需要在对区域的生态系统服务进行评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各生态系统服务指标的空间分布与数量特征,揭示各指标的。数据需求:土壤的最大根系埋藏深度,年降水量,植物可利用水量,年平均潜在蒸散发,土地利用/覆被,流域,次流域,生物物理系数表等。原创 2024-07-10 10:01:38 · 1111 阅读 · 0 评论 -
“揭秘气溶胶的气候密码:Python带你洞悉地球环境变化“
MODIS通过成像光谱技术获取不同波长的遥感数据,从而得到气溶胶的空间分布、光学厚度等信息,而CALIOP则通过激光雷达技术获取气溶胶的类型和垂直分布信息。然而,处理和分析这些数据需要一定的专业技术和工具。Python作为一种强大且易于学习的编程语言,已广泛应用于数据科学和大气科学领域,Python凭借其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以高效处理海量的气溶胶数据。尤其在“碳中和”目标的驱动下,研究气溶胶对“碳中和”的气候影响及其环境效应,不仅对科学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同时也为政策制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原创 2024-07-03 14:41:14 · 675 阅读 · 0 评论 -
基于OpenLCA、GREET、R语言的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模型构建及典型案例应用
生命周期分析是一种分析工具,它可帮助人们进行有关如何改变产品或如何设计替代产品方面的环境决策,即由更清洁的工艺制造更清洁的产品。例如,生命周期分析的结果表明,某种产品能耗低,寿命长,不含有毒化学物质,其包装及残余物体积小,从而占用较少的填埋场空间,这就成为我们进行产品选择的依据。生命周期分析 (Life Cycle Analysis, LCA) 是评价一个产品系统生命周期整个阶段——从原材料的提取和加工,到产品生产、包装、市场营销、使用、再使用和产品维护,直至再循环和最终废物处置——的环境影响的工具。原创 2024-07-02 16:53:27 · 843 阅读 · 0 评论 -
建筑设计全过程碳排放计算与案例分析
帮助广大科研人员、建筑师与工程师更加系统地学习建筑碳排放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对建筑碳排放进行计算分析,了解碳排放核算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建筑碳排放计算与分析方法。采用“理论讲解+案例实战+动手实操+讨论互动”相结合的方式,教授学员利用建筑设计全过程既有文件进行建筑碳排放计算与分析的技巧,并通过实际案例,介绍建筑设计全过程降低碳排放的措施与技术策略。5、建设方案阶段的建筑隐含碳排放的计算方法。1、初步设计阶段的建筑运行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原创 2024-05-17 15:31:58 · 917 阅读 · 0 评论 -
建筑设计全过程碳排放计算与案例分析
帮助广大科研人员、建筑师与工程师更加系统地学习建筑碳排放的基础理论知识及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对建筑碳排放进行计算分析,了解碳排放核算与生命周期评价方法,掌握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的建筑碳排放计算与分析方法。4、建设方案阶段的建筑运行碳排放的计算方法。5、建设方案阶段的建筑隐含碳排放的计算方法。1、初步设计阶段的建筑运行碳排放的计算方法。2、初步设计阶段的建筑隐含碳排放的计算方法。4、施工图阶段的建筑运行碳排放的计算方法。5、施工图阶段的建筑隐含碳排放的计算方法。原创 2024-05-14 10:43:08 · 660 阅读 · 0 评论 -
双碳目标下基于“遥感+”集成技术的碳储量、碳排放、碳循环、温室气体等多领域监测
卫星遥感具有客观、连续、稳定、大范围、重复观测的优点,已成为监测全球碳盘查不可或缺的技术手段,卫星遥感也正在成为新一代 、国际认可的全球碳核查方法。本此课程的目的就是梳理碳中和与碳达峰对卫星遥感的现实需求,系统总结遥感技术在生态系统碳储量、碳收支、碳循环以及人为源排放反演等领域的技术发展,以实践的角度切实解决遥感技术在生态、能源、大气等领域的碳排放监测及模拟问题。双碳目标下基于“遥感+”集成技术的碳储量、碳排放、碳循环、温室气体等多领域监测与模拟实践 (qq.com)碳储量、碳收支与碳循环中的遥感技术。原创 2024-04-16 11:52:36 · 1208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