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Photoshop 中一些图像调整快捷键的操作技巧:
1. 色阶(Ctrl+L):
- 快速调整明暗:打开“色阶”对话框后,左边的黑色滑块代表图像的暗部,将其向右移动可使图像暗部更暗;右边的白色滑块代表亮部,向左移动可使亮部更亮;中间的灰色滑块用于调整图像的中间调。例如,对于曝光过度的雪景照片,可将白色滑块向左适当移动,让雪的颜色更自然,同时根据需要微调中间调滑块以保持整体的层次感。
- 使用吸管工具辅助:在“色阶”对话框中,有三个吸管工具。黑色吸管点击图像中应作为最暗的区域,可重新定义图像的暗部;白色吸管点击图像中应作为最亮的区域,重新定义亮部;灰色吸管点击图像中应作为中间调的区域,可调整中间调的亮度。比如,当图像整体偏暗,但有一部分区域应该是中间调时,用灰色吸管点击该区域可快速校正。
2. 曲线(Ctrl+M):
- 精确调整:在“曲线”对话框中,横坐标表示图像的原始亮度值,纵坐标表示调整后的亮度值。在曲线上点击添加控制点,然后拖动控制点来改变曲线形状,从而调整图像的亮度和对比度。向上拖动曲线会使图像变亮,向下拖动则使图像变暗。若要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可以将曲线的暗部端点稍微向下压,亮部端点稍微向上提。
- 针对特定通道调整:在“曲线”对话框中,默认是对 RGB 复合通道进行调整。点击通道下拉菜单,可选择单独对红、绿、蓝通道进行调整,从而改变图像的颜色。例如,增加红色通道的曲线亮度,图像会变红;减少蓝色通道的亮度,图像会变黄(因为蓝色的补色是黄色)。
3. 色彩平衡(Ctrl+B):
- 调整阴影、中间调、高光:该工具可分别对图像的阴影、中间调、高光部分的色彩进行调整。比如,若图像的暗部看起来偏蓝色,想增加一些红色和黄色来校正,可在“色彩平衡”对话框的“阴影”选项卡中,将红色-绿色滑块中的红色滑块向右移动,将蓝色-黄色滑块中的黄色滑块向右移动。
- 微调与对比:调整时,每次拖动滑块的幅度不宜过大,可逐步调整并观察图像的变化。同时,可以在调整前后切换“预览”选项的勾选状态,以便对比调整前后的效果,确保达到理想的色彩平衡。
4. 色相/饱和度(Ctrl+U):
- 改变色相:拖动“色相”滑块可改变图像的颜色,如将滑块向右移动,图像的颜色会按色轮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向左移动则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时,要注意保持图像的自然度,避免颜色过于失真。
- 调整饱和度:增加饱和度滑块的值可使图像的颜色更加鲜艳,但过高的饱和度可能会导致颜色过于刺眼或出现色彩溢出的现象;降低饱和度则会使颜色变得暗淡。对于一些颜色本来就比较鲜艳的图像,可能需要适当降低饱和度以获得更舒适的视觉效果。
- 调整明度:“明度”滑块用于改变图像的明亮程度,提高明度会使图像变亮,降低明度会使图像变暗。在调整明度时,要注意不要影响到图像的对比度和细节。
5. 去色(Ctrl+Shift+U):
- 快速制作黑白效果:按下快捷键后,图像会快速变成黑白灰度图像。如果想要制作黑白照片风格的图像,可以先对图像进行一些基本的亮度和对比度调整,然后再使用去色功能,使黑白效果更理想。
- 作为中间步骤:在一些复杂的图像处理过程中,有时需要先将图像去色,以便更好地观察图像的亮度分布或进行其他操作,之后再根据需要恢复颜色或重新添加颜色。
6. 反相(Ctrl+I):
- 创建负片效果:反相操作会将图像的颜色反转,黑色变为白色,白色变为黑色,其他颜色也相应地反转。可以用此功能来创建特殊的艺术效果,如制作负片风格的图片。
- 辅助选择和编辑:在某些情况下,反相后的图像可以帮助更清楚地看到图像中的某些细节或边缘,从而方便进行选择、抠图或其他编辑操作。例如,对于一个背景颜色与主体颜色相近的图像,反相后可能更容易区分出主体与背景,以便进行选择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