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基础~电源和地平面,去耦电容

电源和地平面

• 应该尽可能的使用电源和地平面,
Why?
– 在设备和电源之间提供一个低阻抗的路径
– 提供屏蔽
– 提供散热
– 降低分布电感
• 一个完整的无破损的平面是最优选择
– 破碎的地平面会在走线的上下层之间
引入寄生电感
• Remember!
• 低频时,电流总是流过最小电阻路径
• 高频时,电流总是渡过最小电感路径

去耦电容(或“旁路电容”)

• 当设备里的门电路切换时,设备里的阻抗会有一个瞬时的变化
–结果就是电流会有一个瞬时的变化
• 去耦电容会这些瞬时的变化提供一个低阻抗的电流源
– 降低电源地之间的电压波动
– 帮助电源地信号工作在设备的工作SPEC之内

• 高速设计中有5个频段需要调节:
– DC至10 Khz• 通过调节模块来调节
– 10 Khz至100Khz• 通过去耦电容来调节
– 100Khz to 10 Mhz• 通过100nf(0.1uf)来调节
– 10 Mhz to 100M hz• 通过10 nf来调节
– 100Mhz至更高• 通过1nf和PCB电源和地平面来调节

• 需要多少去耦电容才够用呢?
– 取决于系统
• 需要考虑工作频率, I/O的切换数量,每个Pin脚的容性负载,走线的特征阻抗,结点的温度,芯片内部的运算
• 对于处理器,要考虑各种运算方式,缓存,内存, DMA,等等
– 经验法则:从DC至高频的每个频段内,供电引脚的电压波动都就小于5%
– DC供电电压的最大波动加上噪声的最大值应该小于供电电压的5%
• 需要一个足够带宽的示波器
• 有很多的方法去评估总共需要的容值,以及如何分布电容
– 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特别是在处理现在那些包含有成千上万门电电路的处理器的时候

• 为了获得最好的性能,应该尽可能的降低供电引脚与去耦电容之间的电感与电阻
• PCB布线和过孔会增加阻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当使用电源/地平面对时, 电容如同在PCB顶层一样有效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00Mhz以上的有效电容…
– 随着时钟频率和边缘变化率的提高,如何有效的使用旁路电容变得越来越困难
• 电容的ESL(等效串联电感)随着频率的增加而增加
• 电容的ESR(等效串联电阻)的增加会降低电容的效力
• 电容的寄生参数(pads,vias)所带来的电抗会随着频率增加而增加
• 100nf的电容在100Mhz之上是无用的

  • 1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程序猿徐师兄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