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1日

曾国藩的读书建议

曾国藩的读书建议可以概况为四个字:“看”、“读”、“写”、“作”,四者缺一不可。

1、第一,“看”,指泛读。

曾国藩认为:“看者如商贾趋利,闻风既往,但求其多。” “看者,涉猎宜多,宜速。“他还说:”读书如煮饭然,歇火则冷。小火则不熟,需用大柴火乃易成也。“ “不求甚解,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
“看”是有必要的,我们的学习都需要一定规模的阅读量来丰富知识面,建立起各个方面的基本常识,以开阔自己的眼界,去广泛的接触这个世界和理解社会。一定规模的阅读量,也能改变阅读效率,人的气质,提高人的语言能力,改善人的心灵感知力,培养细腻丰富的情感。

2、读。指精读。

曾国藩说:”读者如富人积钱,日夜墨挲,但求其久。“ ”读者讽咏宜熟、宜专。”
无论古今,一个人可读的书数不胜数,而人生能有效利用的时间却相当有效,读书的目的在于以书中所得构建自己的表述习惯和知识体系,为此就只能精读少数成系列的典范著作专心去读,以求学有所得,学以致用。

3、写,指写日记。

看书的时候作札记,把读书时所感所想,不论是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随手记下来。
曾国藩考中进士后,从此踏入官场,开始长达十几年的京官生活。他的而立之年,跟我们普通人也没有什么太大区别,身上也是缺点问题一大堆。
他爱热闹,很享受社交生活,喝酒、聊天、听戏、谈绯闻,乐此不疲。
他还好色,他日记里记载,有一天,曾国藩听说他的朋友娶了一位貌若桃花、有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姿的小妾,于是和另外几个朋友一起去这位朋友家,借蹭饭之由一睹小妾的芳容。看到后,更是当面说话轻浮。最后他在日记里把自己痛骂了一顿,说自己很不检点。正是由于自身种种缺点,远离早年立下的远大志向,他下决心要加以改正。但事情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况且恶习的养成远比好习惯的养成容易得多。于是他拜理学大师唐鉴和倭仁为师,虚心求教改变自身缺点的方法。
倭仁教给曾国藩两个方法,第一就是记日记。他告诉曾国藩,一个人最容易原谅的是自己,要把自己所思所想以及所错所误记下来,那才叫敢于直面惨淡的现实。
第二个方法,要慎独。慎独就是说不论人前人后,不论外表还是内心都要始终如一。
曾国藩采用了这两个方法,但时间一长,他发现了问题。虽然记了日记,做到了慎独,但改正缺点缺乏可操作性,日记写下了自己的错,并换不来对。曾国藩把自己的糗事记了不少,但事到临头,问题依旧。
这时候,唐鉴老师教给了他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这个方法只有一个字,就是——静。心静下来,才能读好书、读进书。宁静能致远,在静字上下功夫,循序渐进,才能改正缺点,超越自我。
事实上也确实是这样,当一个人身形安静、思虑安定、胸襟安详的时候,他的智慧与思维能力会提高很多。
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淡定守静,一个人临事淡定、冷静、从容,才能静得下心来学习。正是靠这个“静”字,曾国藩改正了一身浮夸的毛病,在修身之道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此后他一生都写日记来反省自己人生得失,实现了一名儒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

4、“作”,指写文章、练笔。

1842年32岁的曾国藩给自己订下了“日课十二条”——“主敬、静坐、早起、读书不二、读史、日知所亡,月无忘所能、谨言、养气、保身、作字、夜不出门”。其中有一条“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曾国藩为自己订下的规矩,终其一生,几乎是极其完美的做到了。
日课有程,持之以恒;博求约守,不拘门户;提要钩玄,善于概括;挈长补短,与时变化。曾国藩的这些读书方法,对于今天我们来说仍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人应该尊敬他自己,并应视能配得上最高尚的东西。通过曾国藩的读书人生,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在建功立业的过程中,在实现理想的过程中,最大的敌人,其实不是社会,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这就是我在读《曾国藩》时,心里一直搜寻着、一直记忆着、一直感动着、双眼一直湿润着去了解曾国藩怎样读书?

评论 3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