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报考前,给各位家长的建议

文章强调了在考虑高考报考时,家长和学生应关注社会的供需关系,选择那些社会真正需要的专业和学校。学历不再是简单的等级划分,而是一个比例问题,其价值在于能否满足市场需求。作者认为,尽管学历重要,但它只是初期优势,长期成功依赖于个人的努力和智慧。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高考报考季,家长们是最着急的,大多数家长现在都在纠结的是让孩子尽可能考个好大学,拿个好学历。

其实一提到这个话题,我真的要提醒所有家长们,关注下整个社会的“供需关系”,再去考虑孩子的专业和学校问题,选学校选专业就是一个原则“以终为始”,任何脱离了以“最终走向社会时是否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为基础的决策,都不靠谱

想象一下,回到几十年前,只要是个大学生、甚至专科生一出校门立马分房进事业单位,大学生那是社会的香饽饽,因为那个时候白领太稀缺,属于社会急缺人才。同时那时候,社会上没学历的人多的是,占据了中国大部分人口,供应量爆棚,所以那个时代蓝领们收入微薄。

我还记得小时候《我爱我家》电视剧,里边的老傅家老傅家也不富裕,他那三室一厅是单位分的,他当局长,大儿子当处长,小儿子当“无业游民”,家里却一直有保姆。那时候,保姆费用低得很,还又回到我上边说的“供需关系”上。

当无数没学历的人渴望翻出山进城里,供应爆满,城里蓝领的收入就被压得很低很低。

现在想找个住家保姆花上万元不奇怪,育婴阿姨要两万都是正常价。

但反过来看,大家看看现在大学毕业生找个月薪大于5000的工作,那真是行业狗屎运,碰到点了!

到底什么变了?供需变了,老铁!

决定价格的始终是供需,而不是你头顶上的学历光环。

保姆挣不挣钱,关键看供需,看到底有多少人愿意干这活儿。

现在,大多数90后、00后年轻人都有学历,不愿意去干保姆的活儿。原来的阿姨们都老了,干不动了,价格自然就被抬高了。

供需,始终是决定价格的供需!

现在,有些家长依然对于高学历有着深深的情结。

我尊重这种情结,但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是事实,而不是想象,情结只是一种虚幻的幻觉。

学历不是一个简单的等级划分,而是一个比例问题。如果大学生很稀少,那么大学本身就代表了学历。但如果大学生太多了,只有211和985才算得上是学历。

而且,学历的鄙视链并不是按照本硕博来划分的,而是按照高考成绩。清华北大>C9>985>211>其他。

这就像是一个虚拟的游戏世界,只有你拥有足够高的高考成绩,才能在这个世界里获得更多的尊重和机会。

然而,学历只是一种敲门砖,而不是你未来成功的保证。它的作用仅限于毕业后最初的十年,25~35岁这段时间内,质疑你的声音会小一些。但是如果你不能把握好这些机会,它也只是一张废纸而已。

学历是你成功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全部。在头十年,它可能会给你带来一些好处,但这些好处是有限的。如果你想要真正成功,就需要更多的努力和智慧。

举个例子,比如说你35岁以后,如果你是个博士学历,但月薪停留在8000块,那村里人会笑你,说你博士都读了这么久,还不如人家卖烤串的二蛋,人家二蛋年轻时早赶上了外卖红利,三年疫情期间居然攒了50万。

这个时候一切都颠倒了,二蛋可以在村里某家酒席上吹牛侃大山,讲述自己送快递的传奇经历,你这个当博士就只能当个陪衬。

所以我对学历的看法很简单:学历只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的事情

当然,你在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应该好好学习,毕竟那是“强制教育”。既然你干不了别的,就不要浪费这段生命,发挥自己的本性,尽力而为。尽力之后,你是学霸那就是学霸,不是,那就算了。

如果你觉得自己第一学历不好,想考研考个双一流,那有必要。但是,连续考三年、五年,就没必要了。因为任何事情,最后都会化成成本。

从小念到高考,是学霸固然好,但如果你不是学霸,也没必要复读两三次,那就没意义了。

任何东西最后都是靠供需关系和盈亏比来决定的。

读书是这样,高考是这样,报专业也是这样,毕业后选工作,都是这个理。

我说完了,事实就是这样,如果你能理解这个供需关系这个词语,按这个词语去“专业和高校报考字典”中去检索,抬头看看天,看看社会上的人,再做决定!

### 回答1: 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些高考复习的实用建议: 1. 制定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目标,制定合理的时间安排,避免拖延。 2. 全面复习:从理解基础知识开始,再深入到模拟试题和真题练习。 3. 分块复习:不要一次性复习太多科目,分为几个部分,每天集中复习一两门科目。 4. 加强练习:多做题目,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和速度。 5. 寻求帮助:如果在复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可以咨询老师或同学。 6. 保持充足睡眠: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集中精力。 7. 保持健康饮食:适当饮食对身体健康和精神状态也很重要。 希望以上建议能对你的高考复习有所帮助! ### 回答2: 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些高考复习的实用性建议: 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根据每个科目的考试时间和考试内容,制定一份合理的复习计划。要确保合理分配时间,集中复习重点和难点。 2. 回顾基础知识:高考会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因此,要从课本和笔记中回顾重要的基础知识,强化基础。 3. 刷题分析错题:刷题是高考复习的重要环节。做完一套试题后,仔细分析错题,找出原因并及时纠正。不仅要关注答案本身,还要了解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4. 多做模拟考试:模拟考试能够帮助你熟悉考试的形式和时间限制,检验自己的复习效果。通过模拟考试,可以提熟悉考试环境,减少临场压力。 5. 合理安排休息:适当的休息对复习同样重要。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以保持身心健康和精神状态。合理的休息可以提高效率,避免疲劳。 6. 寻求帮助:如果遇到复习中的问题和困难,不要独自承受。可以向老师、同学或家长请教和寻求帮助。有时候别人的指导和意见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7. 自信积极心态:高考是一项重要考试,但不要过分焦虑和紧张。保持自信和积极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和努力。良好的心态对复习和考试结果都有积极影响。 希望以上建议能够对你的高考复习有所帮助!祝你取得好成绩! ### 回答3: 当然可以!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合理规划时间:制定一个复习计划,用于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和内容。合理安排时间,避免拖延和过度劳累。 2. 理解课程大纲:详细了解各科目的教学大纲和考试重点,将重点知识点和难点整理出来,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3. 单元归纳总结:将每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制作成思维导图或笔记,便于理解和记忆。 4. 多练习题:选择一些经典、典型的例题进行练习,提高解题能力和熟练度。也可参考历年真题进行模拟考试,熟悉考题形式和考试节奏。 5. 做好笔记和重点整理:在复习过程中,对于容易遗忘或易混淆的知识点进行重点整理,形成清晰的思维导图或笔记,方便复习和回顾。 6. 寻求帮助:及时向老师、同学或家长请教,解决自己在复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也可参加互助小组或辅导班,与同学相互讨论和学习。 7.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饮食均衡、作息规律、适量运动,保持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可以进行适当放松和休息,避免长时间连续复习引发疲劳。 8. 积极心态和自信:相信自己的实力和努力,遇到难题时不慌张,保持积极的心态。坚持努力复习,相信自己可以取得好成绩。 希望这些建议对您的高考复习有所帮助!祝您成功!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