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https://www.lianxh.cn/news/0b8595b806e02.html
编者按:这篇推文节选自如下论文,更多详情可以阅读原文。
Source: Haans, R.F.J., Pieters, C. and He, Z.L. (2016), Thinking about U: Theorizing and testing U and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s in strategy research.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37: 1177-1195. -Link-
目录
- 1. 问题背景
- 2. 蛛丝马迹:挖掘 “U 型” 背后的理论
- 3. 去伪存真:检验 “U 型” 的千层套路
- 4. 曲径通幽:求索“U 型”的因果推断
- 5. 柳暗花明:理解“U 型”的调节效应
- 6. 按部就班:建立“U 型”的研究“备忘录”
- 7. 参考文献
- 8. 延伸阅读
1. 问题背景
在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非线性关系愈发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其中之一便是有关 U 型关系 的研究 (U- and inverted U-shaped relationships)。然而,看似简单的 U 型关系背后却有非常多的细节与思考。Richard et al. (2015) 回顾了 1980-2012 年在《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后文简称为 SMJ ) 上发表的涉及 U 型关系的 110 篇文章,发现已有文献中绝大多数存在各式各样理论机制解释 (theorizing) 和实证检验测试 (testing) 的问题。
那么正确的方式究竟是怎样的?本篇推文就循着 Richard et al. (2015) 的思路,和大家一起追本溯源,一探究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