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至善,彼岸可及”——记我在东大的这三年

来东大之前,从未想过研究生生涯会如此丰富多彩和波澜曲折;
来东大之后,从未后悔过当初的这个决定。

为什么读研

其实当初选择考研的原因之一就是觉得自己还没有准备好要做什么工作,而且还是想着先从做技术开始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又觉得自己在技术上还太菜了,想再在学校里磨砺一下后再出去工作。我记得自己刚来南京那会儿,我在一次和朋友的聊天中无意间说道读研的目的是“科研学习技术,阅读思考人生,交友寻求真爱”。

现在站在研究生生涯的尾巴上回望,这几个小目标几乎都一一实现了,也算是对三年前的自己有了个交代,尽管这些事情中有一些依然没有做好,但我知道这些目标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依然是我需要去实现的小目标,正所谓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SEU

嬉戏中醒悟的研一

2014年9月去了南京,很清楚地记得那一天是瑶瑶和天文帮我把一大波行李运到了寝室,瑶瑶和天文两个人的金刚麒麟臂让我感受到了温暖,我们还一起去大润发来了一波生活用品大采购,边走边聊着初来乍到时发生的一些有趣儿的事情。

那天晚上我一直在寝室里待到11点,房间里却只有我孤单单一个人,说好的一起打游戏开卧谈会的室友呢?难道我睡了假的东大寝室?不应该啊。。。。在无限懵逼的同时,我只好乖乖上床,正当我快睡着时,耳边却传来了钥匙插入锁孔的声音,原来是我的室友回来了,简单的一番交流后才明白,他是刚从实验室回来的研三的师兄,据他说,还有两位师兄在实验室呆得更晚,诸葛师兄再过10分钟也要回来了,然后亮哥更是要差不多12点才回来。

在那个晚上,我失眠了,原因之一是刚到南京还不适应,另一个更大的原因是被师兄们“好学”的态度给震惊!什么?!居然每天都在实验室呆到12点才回来!?这股浓郁且丰厚的“科研”&“学习”的浪潮已经深深地把我这座小岛屿给淹没,让我陶醉其中不能自拔。
沉迷于知识的海洋
(当然,三天之后我就明白了为什么大多数理工科研究生总是很晚才回寝室,原因包括但不局限于看电影、看电视剧、打游戏、聚会、KTV、打掼蛋、搓麻将、做实验。。。。。)

被如此浓郁的“学习”氛围给击中后,我就从一个本来11点就要躺上床睡觉的人变成了一个11点从实验室回寝室的研究僧,在接下来的一年里,每天都和师兄们开卧谈会畅聊人生、理想、未来、生活和科研。

刚来学校时,恰好看到有协会招新,然后就报名了校研究生会志愿者服务部,在那里结合了一帮志(hu)同(chi)道(hai)合(he)的小伙伴,每周都有志愿活动需要带队,以及随之而来的素质拓展和迎新晚会,还有部门例行的狼人杀游戏,整个研一上的空闲时间我都过得非常充实和开心。

因为研一主要是上课,而且我们实验室也不忙,所以我们实验室的几个研一的小师弟基本都处于放养状态,我也乐得好好浪个痛快,打Dota、看电影、打篮球、跑步……桌上那本《HFSS从入门到精通》就在我眼皮面前安静地呆了一个学期,愣是没有被动过。但渐渐地,我对这样很放松的生活感到莫名的不安,总觉得似乎少了一点什么,自己似乎在原地踏步。
奋斗
直到某一天我无意中看到曹大大的一篇文章,讲到他是如何从一个Android小白一步步成长的,那篇文章里提到他一开始一个人参加了全国大学生移动开发大赛的事儿。在看到那篇文章后,我的脑海里就一直回旋着一句话“同样是参加那个比赛的人,为什么最后把事情做完的人是他不是你呢?”

我们知道人的大脑是非常善于保护自己的,尤其是在你因为自己的懒惰、不思进取而放弃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大脑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来搪塞你自己:因为正好要去暑期实践所以没时间做了、因为我一个人能力有限,碰到问题不会、因为一开始目标定的太大了、因为我不是学计算机的、因为我之前没做过这个……诸如此类,如你所知,都不过是我的大脑为当时的自己的失败所找的借口罢了。

事实证明,以上所说的那些借口一个也不成立,别人就是在种种不利的条件下把东西做出来了,而我却因为当时自己的懒惰、目光短浅、好面子等原因放弃了这个比赛。恰逢当时有同学找我一起参加那个研究生移动创新大赛,我想了想,就和他一起报名了。
(在这里@一下wuli男神枭,后面很多的故事都是从这里开始的,同时@并感谢下帅破天际、单凭证件照就能帅成网络红人的诸葛师兄,鼓励我想编程的话就早点开始)。

接下来就是买书、看视频自学的漫长过程了,中间因为期末考试还暂停了一小段时间。

PS:都讲到这里了,必须要@宇宙第一詹密小黑侠阿珂,此君整个研一呆在实验室的时间极度分布不均匀,每一次出现的概率都像是在解薛定谔方程一样不可预知,完美地解释了波粒二象性是如何在宏观世界中发挥作用——只要你不去观测他的存在,那么他就变成一团未知的电子云浪到无穷远的地方。
话说远了,阿珂同学刷新了我对于突击考试的传统印象,仅用一天时间,就把工程矩阵这门课生生刷到95+,简直是一部暴走的学习机器,学什么都可以,学什么都快。

过完年回来学校,在上英语课时无意间知道咱们班有一个小伙伴也在搞Android,然后就一起聊了聊天,才知道此君名叫继龙,东大物理系毕业,招牌动作就是在和你聊天时那一抹时有时无的神秘微笑以及如同布朗运动般随机分布的点头动作,让人不自觉陷入量子纠缠中而不知道自己到底讲了啥。恰好继龙也报名了那个比赛,就一起做APP了。一

转眼快暑假了,我和继龙两个人寻思着找个实习继续提升下自己,彼此都感觉在学校里自学并写一些Toy Code和Demo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自己的需求了,是时候去工业界感受下真正的产品开发了。

然后我们就开始去找实习了,投的都是南京的一些公司,我面试了几家,有面的时候一句“我们不要实习生的”就把电话挂了的(不招实习生为啥要打电话给我呢?我简历上明明写了是找实习的,一脸懵逼),也有去现场参加笔试面试后等通知的,其中在面试南京的一家做在线教育的公司时被录用了,很幸运地认识了这家公司的老大,同样是东大出来的明哥,一天后,我推荐继龙一并来面试,两人一起被录用,且答应明哥把公司的Android版本和ios版本的APP一并给开发出来,对于只是刚刚学会如何做Android版本APP的我们来说,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初生牛犊的研二

短暂地回家呆了几天之后,我就马不停蹄地去公司上班了,开发过程和细节就不细说了,总之我们两个人比预期时间早了半个月把Android版本的APP开发完,实现了第一版的需求。

2015年的那几个月是难忘的,我记得南京的夏天早上热得很快,继龙和我两个人总是要起得早一些,买好早餐后沿着浮桥站的楼梯往下走,在地铁间隔的那短短几分钟里把早餐解决掉,然后等待地铁到站开门时的一丝微风吹过脸庞的声音;我记得上班时的午休,金龙、表妹、小飞飞、凌晓、继龙和我会拼好桌子摆好三国杀痛快杀上一盘。

在这段实习期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包括但不局限于互联网产品的基本打造方法、Android系统的一些特性和开发技巧、良好的一些编程习惯、如何选择并用现有的工具来加快开发流程……

PS:提及一下自带迷之微笑buff的继龙同学,在整个实习过程中,他展现了强大的科研和PPT制作能力,在一周上五天班的的情况下,利用周五的半个晚上和半个周六的时间,快速搞定科研任务并做好PPT,然后在周六的下午,用强大的内心和非同寻常的口才向导师汇报一周的科研进度。
因吹斯听
同时,继龙同志在逻辑思维和深入分析问题上的能力值和天赋技能点数上远胜一般人,同时自带快速阅读的buff,在满屏的英文文档和代码中总是能有效、快速、准确地找出问题和关键点。在这样一个代码写得好写得严谨,文档和技术书看得快理解得也快的人身边,你真的很难不去拼命学习和成长,扔掉登山杖想要紧跟着他的脚步。
哈哈,扯远了,不过我的一些编程习惯和思维,还有一部分买来看的技术书,都是从继龙身上学来的~~

在这段旅程中,从一开始让我们两个学生直接开发面向真实用户的商业APP到后来让我直接转去用Node.js来维护和重构整个网站,明哥给予了我们莫大的鼓励和信任,同时他对于技术选型、运营、行业趋势都有自己的一番独到的见解,和他聊天我受益良多,在这里祝愿明哥和他的科举网越来越好。

转眼到了研二准备毕业设计开题的时候了,王老师也开始找我沟通科研方向的事情了,这个时候我发现自己内心对本专业的科研已经很难沉下心来思考了,一方面是因为自己平常还要去实习,时间上不够充裕,另一方面自己深深地认识到了在技术方面自己存在着太多的不足,计算机相关的基础上还有很多东西需要去弥补,所以除实习之外的空闲时间也大部分都花在技术上了,所以真正留给科研的时间是很少的。

这个时候,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鼓起勇气和王老师沟通自己的事情,将自己现在的情况和他说清楚,并提出先把科研的事情放一放,自己想在技术上多花点时间。王老师默许了我的行为,放我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像慈父对待调皮的孩子一般对待我,让我这个不干活不科研不开组会的“奇葩”研究僧得以存活下来,正好像五月天的《温柔》里唱的那样:“我给你全部自由,这是我的温柔“。在这里我得向王老师说一声“谢谢”,他的宽容、理解和大度是我研究生生涯最幸运的事情之一。

研二还有一些让我铭记的事情,其中之一就是和小伙伴去参加马拉松比赛,吹着湖边带有泥土和士气的风,用脚丈量了高淳的固城湖和常熟的尚湖。这里要@一下活力四射.激情无限.跑不死.越到终点我越快的航神,在和我们几个人刷完半程马拉松后,向更高难度发起冲击,接连拿下多个全程马拉松,让人知道了什么叫你跑得再快,追上得也只是航神快速冲刺时留下的幻影。其实马拉松和长跑锻炼得不仅是你的身体,更是一颗坚韧的心,而且长跑后释放的多巴胺是会让人感到非常快乐的,这也是没有经历过长跑的人不能理解为什么会有人喜欢跑步的关键点所在。

研二的自己,在心态上更多的是意气风发和无拘无束,做事有时就考虑得不是很周到,说话有时也没有更多地去考虑对方的态度和立场,所以和某些人闹得不愉快,且那个时候自己的一些不成熟的表现还伤了某个人的心。

过完年回来,一年一度的互联网企业的校招实习招聘就开始了,那几个月也是我整个研二最忙绿的日子,各种看书刷题查资料,最后结果还算不错,拿了唯品会、百度、阿里、腾讯的实习offer后挣扎和犹豫了一番,还是去了心里一直碎碎念的阿里,最终顺利留下。关于这部分经历我就不详细说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在微信公共号“昀晖杂录”的后台回复“实习”两个字,就另外的文章讲这部分经历。

暗波涌动的研三

在阿里实习的那段时光中有很多快乐、燃烧、温馨的日子。

我记得和昀晖去爬山,回来后大口咬着黄牛肉时的酣畅淋漓;我记得在实习生转正答辩前夕,钟菱、翀灵、昀晖和我,四个人在7号楼食堂里给彼此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并为答辩做着最后的演习; 我记得我们组在暑假里为了吃得更好,书湘师姐提议搭起了小饭桌,然后我和她就轮流每天中午点外卖,然后大家坐在一起吃饭聊天;我记得杭州在G20前房价飞涨,主管和大主管在饭桌上分享了自己的购房选房经验,顺带科普了如何教育孩子的一些心得,让底下的我们各种膜拜又羡慕不已;我记得岩浆、立途、生驹和我四个人一起打升级,作为新手的我被教育得体无完肤……..

PS:后面还发生了很多事儿,命运有时就是这么奇妙,没有当时的相聚就不会有这篇文章。

再后来行叶也来了杭州,我们两个人挤在一张床上,私聊了很多很多有意思的话题。话说行叶同学堪称special offer收割机,基本上只要他去面试的公司,都能拿到offer,而且能以95%的高命中率收到薪资待遇更加诱人的special offer,堪称真.offer大杀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枕边的某人虽然也拿到几个类似公司的offer,但没有一个能进化升级成为special offer。=、=)

实习结束后就回到学校开始真正搞科研做毕设了,一开始的进展非常慢,我尴尬地发现自己的科研能力和刚入学的师弟是差不多的,很多基础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连电磁仿真软件都忘了该怎么用。在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挣扎后,总算了做完了关(pu)键(tong)的第一和第二阶段的仿真和计算,然后安安心心回家过年了。

过完年回来,我信心满满地准备一口气把毕设做完,然后提前答辩。但事实证明,对于一个领域的新手来说,那句“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实在是说得太对了,生活往往就是在你最志得意满的时候给你来上那么一下。
科研之路
这里简单抽象总结下,在一个新的领域中,基本上你所有的预估时间都是会比真正花费的时间要短的,甚至你以为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往往也不是如你所想的那么重要,所以达成一个你以为的阶段性成就后,最好的做法是在短暂的庆祝后立马去做下一个阶段的事情,因为可能真正的难点和boss其实是在下一关,甚至在你看不见的地方。

话说回来,等到了真正跑模型的时候,我才惊讶地发现仿真结果与原先的估计存在着巨大的偏差,接下来整整半个月时间,我都在各种检查模型、检查可能出错的地方,但是电脑屏幕上无数次反复出现的,永远是那烂成一坨翔的仿真结果,所以整个人的心情都是非常压抑的,好几次都以为自己要毕不了业了 。

最后在张剑大大的帮助下,找到了问题所在,最后发现其实是一个很细节很基础的问题,但我长期以来在本专业上花得功夫都很少,把这个很基础的概念都给弄错了。可见理论基础决定科研下限,学好基础理论知识,搞起科研来绝对杠杠的好。经过了一番折腾,再加上暴走学习机阿珂的帮助,终于还是顺利地把实物给加工出来了,然后就是写论文,准备答辩相关的事情。

经过了这些事,我对于读研究生有了一些自己的体会。在没有真正开始搞科研之前,在和一些我的研究生同学交流时,听到他们连接几个月做实验,各种看文献看论文就为了寻找合适的方法,不断地修改论文格式和内容以符合导师和会议的要求,依据现有的理论用纸和笔不停地推导,那时候自己感觉有点遥远,甚至还很无知地以为自己搞科研的时候不会像他们那么麻烦。

等到了自己真正开始搞科研做毕设的时候,才发现该做的事情一件也少不了(查阅各种文献、连续几个月对着指标不停地仿真优化、按照既定的格式修改论文),该碰到的难题一个也少不了(新颖的方法只有理论意义却根本就不实用、关键细节不公布、没有源代码、应用文献中的理论和方法却根本得不到原文中的结果),甚至可能会掉的坑也是忽忽悠悠地就掉了进去(没有注意方法的使用前提、对实物加工时间估计不准),这才发现自己之前实在是想的太天真了。

所以说呢,搞科研是研究生的本分,是最基本的任务,该做的事情还是要踏踏实实地去做的,没有谁会不犯错不走弯路,重要的是如何迅速调整并回到正常的轨道上来,你看到的是别人的举重若轻,但你没看到的是,是别人反复多次的尝试和总结,以及用一颗坚韧的心去面对挑战时的镇定。

写在最后

最想去的地方
如果没有读研,可能我会在收到家里的农商银行面试通知后真的去面试,那么也许我现在会坐在柜台前数着钞票做着业务,然后在准时下班后的路上规划着下一个休息日该怎么放松/提高自己;

如果没有读研,可能我会真的把当时填了一半的公务员报考信息给填完,历经种种考验后回到老家当一名公务员,家里解决好房车后我再帮家里开个网店做生意,这三年做下来,应该是略有小成,赚点外快过着还可以的日子;

如果没有读研,可能我会真的把自己的简历给投出去,然后在杭州某家公司里上班,兴许还可能赶在2016年杭州大涨前买套杭州的房子,了却买房这件事后开始每个月还着房贷;

如果没有读研……..

最后,引用一句自媒体大牛鬼脚七的话作为本文的结束语,同时这也是我想传达的话:人生所有经过的路,都是必经之路。

  • 1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