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中modCount的作用?

本文深入探讨了modCount机制在非线程安全集合类如HashMap中的作用。modCount用于记录集合的修改次数,确保迭代器在遍历时能检测到外部对集合的修改,从而抛出异常避免并发修改错误。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What’s the use of modCount?

在ArrayList,LinkedList,HashMap等等的内部实现增,删,改中我们总能看到modCount的身影,modCount字面意思就是修改次数,但为什么要记录modCount的修改次数呢?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公共特点,所有使用modCount属性的全是线程不安全的,这是为什么呢?说明这个玩意肯定和线程安全有关系喽,那有什么关系呢?

阅读源码,发现这玩意只有在本数据结构对应迭代器中才使用,以HashMap为例:

private abstract class HashIterator<E> implements Iterator<E> {
        Entry<K,V> next;        // next entry to return
        int expectedModCount;   // For fast-fail
        int index;              // current slot
        Entry<K,V> current;     // current entry

        HashIterator() {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if (size > 0) { // advance to first entry
                Entry[] t = table;
                while (index < t.length && (next = t[index++]) == null)
                    ;
            }
        }

        public final boolean hasNext() {
            return next != null;
        }

        final Entry<K,V> nextEntry() {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Entry<K,V> e = next;
            if (e == null)
                throw new NoSuchElementException();

            if ((next = e.next) == null) {
                Entry[] t = table;
                while (index < t.length && (next = t[index++]) == null)
                    ;
            }
            current = e;
            return e;
        }

        public void remove() {
            if (current == null)
                throw new IllegalStateException();
            if (modCount != expectedModCount)
                throw new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Object k = current.key;
            current = null;
            HashMap.this.removeEntryForKey(k);
            expectedModCount = modCount;
        }
    }

由以上代码可以看出,在一个迭代器初始的时候会赋予它调用这个迭代器的对象的mCount,如果在迭代器遍历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这个对象的mcount和迭代器中存储的mcount不一样就抛异常

下面是这个的完整解释:

Fail-Fast 机制

我们知道 java.util.HashMap 不是线程安全的,因此如果在使用迭代器的过程中有其他线程修改了map,那么将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这就是所谓fail-fast策略。
这一策略在源码中的实现是通过 modCount域,modCount 顾名思义就是修改次数,对HashMap 内容的修改都将增加这个值,那么在迭代器初始化过程中会将这个值赋给迭代器的 expectedModCount。在迭代过程中,判断 modCount 跟 expectedModCount 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就表示已经有其他线程修改了 Map

注意到 modCount 声明为 volatile,保证线程之间修改的可见性。

所以在这里和大家建议,当大家遍历那些非线程安全的数据结构时,尽量使用迭代器

### 解决 Java 中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 当遇到 `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 异常,尤其是在 `modCount` 变量等于负数的情况下,这通常意味着在迭代过程中集合被非法修改。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使用增强型for循环替代传统for循环 增强型for循环内部实现依赖于Iterator,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抛出`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异常。然而,如果确实是因为并发修改引起的问题,则应考虑其他方式来遍历和操作集合。 #### 利用迭代器安全移除元素 通过获取集合的迭代器并调用其`remove()`方法可以在不触发`ConcurrentModificationException`的前提下安全地移除元素[^3]。 ```java Iterator<Integer> iterator = list.iterator(); while (iterator.hasNext()) { Integer num = iterator.next(); if (num % 2 == 0) { iterator.remove(); // 安全地移除元素 } } ``` #### 运用线程安全的数据结构 对于多线程环境下的集合操作,推荐采用线程安全版本的数据结构如`CopyOnWriteArrayList`或`synchronizedList`等。这些数据结构能够更好地应对并发场景下可能出现的竞争条件问题[^4]。 #### 处理特殊情况——`modCount`为负数 当发现`modCount`变量变为负数时,可能表明存在严重的程序逻辑错误或者是内存损坏等问题。此时应该仔细审查代码逻辑,并确保没有任何地方会对集合造成意外的影响;另外也可以尝试更新JVM版本以排除潜在Bug带来的影响。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