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恐怕是个不是问题的问题。。
姜维的确有自己的打算,但那是建立在钟会自立成功的基础上,如果钟会失败了,一切都是空谈。
所以姜维虽然不真心,却一定希望钟会能成功。
再多说几句,钟会自立是肯定无法成功的,一,他没有基础,二,司马昭有了防备,三,任何单干的人都有同样的毛病,就是智商下线,犹豫不决。
不能,因为司马昭已经在后世的长安屯兵了,随时准备入蜀。钟会的兵都是晋国人,没人愿意卖命,蜀国人已经投降,更不想打仗了。
钟会字世季,晋公司马昭的重要谋臣,比作西汉时期的张良,颇有才能,姜维蜀国后期的大军,曾带军数次北伐,颇有战功,若是以钟会姜维之才完全可以席卷中原,趁司马昭无所防备迅速占领关中,逼近洛阳,司马昭必然胆寒,然后可图,人心未定之时不可急切用兵,司马昭专权弑杀皇帝朝中之人早以心生怨恨,只是敢怒不敢言,以皇后的列举其罪状以安民心必会赢的响应,待司马昭有所察觉屯兵长安,其事必败
姜维即便真心投降,钟会也不可能自立成功。
先说姜维。姜维的本意是利用钟会谋反的机会,乱中求变。在这个前提下,他的身份依然是汉臣,是有可能得到蜀汉遗忠们的支持。我要乐网址导航认为如果姜维真心投降,配合钟会谋反。一旦成功,已经降服于司马昭的蜀国君臣将被迫再次改换门庭臣服钟会。短时间内投降两次,对颇重气节的古人而言无异于奇耻大辱。而有可能使他们陷入这般窘境的姜维,必然得不到蜀汉旧部的全力支持。
再说钟会这边。钟会失败的最大原因,是因为他得不到军队的支持。钟会能成功清除邓艾,理由是邓艾谋反。反的谁?自然是司马昭。当时魏国大权掌握在司马昭手上,钟会手中的军队,名为魏军,实际上就是司马昭的部队。何况钟会在军中的地位,与常年戍边的邓艾不可同日而语。有多少人能诚心诚意帮助钟会,都尚未可知。如果没有谋反这个借口,钟会甚至连邓艾都可能没法解决。
再有钟会的确当时握有兵权,但麾下军队亲属都在北方,这样的士兵是不可能发挥出应有的战斗力的。姜维怂恿钟会谋反,其中有一条理由就是如果不顺利,钟会可以拥兵守蜀。事实上这一条也不太可能实现。因为一旦钟会在谋反过程中遇到挫折,家人都在北方的魏军说,更有可能选择的是逃跑与哗变。
所以,我觉得钟会从头至尾,都在进行着一次不可能成功的谋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