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信息:“互联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实现路径

作者/毕龙飞,神州信息农业农村大数据专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遍应用,“互联网+”经济形式迅速兴起,也深刻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格局。在此背景下,现代农业的发展必然要顺应这一历史潮流,充分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大力推进“互联网+”现代农业,进而实现农业的跨越式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一、“互联网 +”现代农业战略意义图片
(一)“互联网 +”现代农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主要推手。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农村、农业、农民是三个不可偏废的实践维度,其中推进农业现代化则是乡村振兴的基本内核。农业是先天的弱势性产业,长期以来农业生产效率提升缓慢,家庭经营收入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因而改造传统产业,推进其升级改造是新时期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将现代互联网技术融于现代农业发展,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关键性手段。精准扶贫的伟大实践表明,农民脱贫致富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最根本的还是要立足于农业。同样,乡村振兴与脱贫成果的有效衔接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仍然要依靠现代农业,立足于现代农业的发展。因此,“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推动农业提质升级发展的必然选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推手。
(二)“互联网 +”现代农业是推动“三产融合”发展的重要路径。自 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战略以来,“三产融合”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从目前来看,提高农村资源整合度、经营形态多样化和农产品商品化率,是各地在探索和实践中较为普遍的做法。随着“互联网+”现代农业浪潮席卷而来,现代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消费和服务等环节为“三产融合”发展提供了强大助力。一方面“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实现过程就是“三产融合”的生动诠释,因为线上线下市场的开拓,自然而然会引发农村加工业的联动效应;另一方面“三产融合”推进的前提和基础就是现代农业的建立,唯有提升农业技术装备水平、延展农业产业链、完善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和物流体系,方能实现农业产业的全链条发展,进而真正实现“三产融合”。
(三)“互联网 +”现代农业有助于拓展农业的多功能性。从目前来看,土地、劳动力和资金技术三要素的资源约束是我国“三农”问题的主因,尽管长期以来政府在资金投入、资源配置和政策扶持等方面予以了高强度、持续性支持,但源于传统农业的惯性发展模式,导致农业生产效率和综合效益长期在低水平徘徊。随着“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农业与加工业、服务业的壁垒被彻底打破,逐渐建构起以农业为基础的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现代农业产业链。在这一链条所形成的联动效应,使得农业的多功能性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加工、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一系列产业新业态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趋向。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平台的构建,农村众多而分散的农户集聚起来,市场化意识不断提升,商品化水平持续提升,逐渐形成了从农田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模式。
二、“互联网 +”现代农业主要发展模式图片
(一)智慧农业模式。进入智慧经济时代,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席卷而来,对于产业发展产生了深远而重要的影响。智慧农业作为一种新的业态形式,亦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选项。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于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之中,实现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个性化服务,这就是智慧农业的价值取向与功能定位。智慧农业是建立在大数据的基础上,将农业生产、田间管理、市场销售全过程实现可视化、无人化、机器化,有效提高了作业条件、生产效率和土地利用率。从目前来看,智慧农业的实现尚有不少掣肘因素,比如山地丘陵地区宜机化程度不高,特别是一些零碎贫瘠、规模不大的土地,严重制约了智能化的规模化发展。
(二)电商农业模式。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农村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深刻影响了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2020年中国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人,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为55.9%,农村网络零售额达到1.79 万亿元。电商促进了农业产业化、数字化发展,也彻底打破了相对封闭的农村经济圈,使得农村市场化、商业化的步伐大幅加快,有力推动了乡村经济的发展。“电商+农业”或者“电商+直播+农业”为农产品销售开辟了一条绿色便捷的通路,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产品“卖不出”、“卖不远”、“卖不长”的突出问题。一方面电商农业在农民和消费者终端架起了一座桥梁,促使农民形成了市场化意识,面向消费需求来安排种植生产,更好地实现供需对接;另一方面电商农业彻底改变了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这一顽疾,大大减少了中间环节,有效降低了交易成本,突破了传统农业的时空限制,这就为大幅增加农民收入提供了可能。
(三)共享农业模式。进入共享经济时代,“共享”加“农业”日渐形成趋势。从目前来看,共享农业的探索与实践已经起步,如“共享农场”、“认养农业”等模式,对于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选择的可行路径。共享农业将农村小规模土地充分利用起来打造为新式田园共同体,借助于现代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对接渴望“耕织”生活的城市消费者,使其参与到种植、放牧、养殖、加工等农业生产活动中来,通过共同生产、共同经营、 共同收获等全流程参与,实现市民的田园梦。在这一过程中,共享农业经营者既是田园共同体的所有者和经营者,又是一线服务者和后勤保障着,一方面可以收取一定的管理服务费用;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产品销售、餐饮娱乐等产业链拓展进一步增加收入。在互联网技术支持下,市民还可以通过认养方式全程监控粮果蔬菜、鸡鸭鱼猪的种养过程,待成熟后可通过快递配送直接进入餐桌,这种模式越来越受到广泛的欢迎。
(四)文创农业模式。文创农业是近年来关注度较高、讨论较多的一种现代农业模式。文创农业集文化、创意和旅游于一身,将区域历史文化、农业发展特色和地方旅游资源充分整合起来,打造“一域一品”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从多地实践来看,有专业性比较强的文创农产品农场、文创农艺工坊、文创农产品专营店等形式,也有文创主题农庄、文创亲子乐园、文创休闲农牧场、文创酒庄、文创现代农业示范园等综合性文创农业项目。文创农业的出现,被誉为是继休闲农业之后又一拓展农业多功能性的有效渠道,也被视为在休闲农业基础上的提质升级。在互联网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使用文化创意包装传统农业,最大化、立体式开发农业,从而全方位地提高了传统农业的附加值,进而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尤其对于相对落后地区而言,工业基础薄弱,农业生产效率不高,文创农业的推进可以有效改善原有农业同质化发展模式,使其扎根本土、立地生长。
三、“互联网 +”现代农业实现路径图片
(一)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近年来,农村信息化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互联网进村入户已成为较为普遍的现象,但是限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落后地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仍较为薄弱,农业数据资源的利用率偏低,数据零散分割不成体系,信息化与农业的结合仍处于少部分群体、少部分土地的试验示范阶段。因此,地方政府要起到统筹规划、组织引领的重要作用,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数字农业,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使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呈席卷之势而来,加快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全产业链的融合发展。与此同时,“互联网+”现代农业所要求的产销衔接、供需衔接,也对于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提出了挑战。因而,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公路网络全覆盖,进而大力推进现代化物流体系建设,也是“互联网+”现代农业得以实现的基础和前提。
(二)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步伐。农业要发展,农村要振兴,需要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在这其中,政府为主导,而广大农民则是主体。长期以来,关于乡村社会发展的讨论中一直就有“输血”和“造血”之辩,以及“扶志”和“扶智”之策。同样,“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实现,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重中之重,关键中的关键。从目前来看,尽管家家有一根网线渐趋普遍,但是许多农户未能理解和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对于传统农业改造的作用,对其应用大多停留在对外交流、信息获取等生活层面。即使有部分乡村经济能人意识到“互联网+”的重大价值,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但多为千篇一律的“复制”和“粘贴”,只有其“表”,而难以触及其“里”。况且现代农业所强调的不是一隅或一域,而是全员性、整体性的推进,这就要求地方政府加强对于农民的思想引导、意识灌输和技术培训,使其成长为“学习型农民”,能够娴熟地利用农村大数据库,并将其融于农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全环节之中。
(三)扩大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经营范围。传统农业的弊病之一就是各自为战的小农经营模式,导致生产效率不高,资源无法得到最优配置,进而也就难以实现规模经济。近年来,农户土地流转稳步有序推进,这既是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基本前提。在土地流转的前提下,乡镇政府和基层组织要发挥引导和示范作用,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多措并举,吸引社会投资和优秀人才下沉到农村,鼓励建立农业合作社、村办集体企业等方式,立足于乡村实况打造兼具现代化技术和区域特色优势的现代农业。从这一角度讲,“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推进,使得社会各界更加重视农业,把闲置甚至是撂荒的土地资源整合起来,为高效集约经营提供了可能,这也是传统农业破茧成蝶必须要迈出的一步。
(四)推进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体系的构建。传统农业模式下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农作物种植,途径较为单一。近年来,一些地方实践经验表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所形成的农业全产业链,至少使农民增收达30%以上。农民也逐步获得了生产者、经营者、分红股东、公司雇员等多重身份,开辟了单纯依靠土地种植、家禽养殖之外的“第三空间”。不能否认,从目前来看,农业仍然是投资较大、收效较慢的产业部门,加之其先天的弱势性和弱质性,社会资本很难积极主动下沉到农村场域。基于此,地方政府和基层工作人员要通过地缘、血缘等纽带积极吸引一批经济能人和技术人才返乡创业,打造一些有代表性的现代农业示范项目,聚焦农产品安全、生态休闲、农事体验、文化创意等农业的多功能性拓展,着力打造农业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模式。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