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学习2 条件和循环

一、条件语句

1.条件的执行

为了写出有用的程序,我们几乎总是需要能够检测条件,并相应地改变程序行为。 条件语句(Conditional statements)给予了我们这一能力。 最简单的形式是 if 语句:

if x > 0:
    print('x is positive')

if 之后的布尔表达式被称作条件(condition)。 如果它为真,则缩进的语句会被执行。 如果不是,则什么也不会发生。
if 语句和函数定义有相同的结构:一个语句头跟着一个缩进的语句体。 类似的语句被称作复合语句(compound statements)。
语句体中可出现的语句数目没有限制,但是至少得有一个。 有时候,一条语句都没有的语句体也是有用的(通常是为你还没写的代码占一个位子)。 这种情况下,你可以使用 pass 语句,它什么也不做。

if x < 0:
    pass          # 待完成:需要处理负数值!

2.二选一执行

if 语句的第二种形式是二选一执行(alternative execution), 此时有两个可能的选择,由条件决定执行哪一个。 语法看起来是这样:

if x % 2 == 0:
    print('x is even')
else:
    print('x is odd')

如果x除以2的余数是0,那么我们知道x是偶数, 然后程序会打印相应的信息。 如果条件为假,则执行第二部分语句。 由于条件要么为真要么为假,两个选择中只有一个会被执行。 这些选择被称作分支(branches),因为它们是执行流程的分支。

链式条件
有时有超过两个可能的情况,于是我们需要多于两个的分支。 表示像这样的计算的方法之一是链式条件(chained conditional):

if x < y:
    print('x is less than y')
elif x > y:
    print('x is greater than y')
else:
    print('x and y are equal')

elif 是“else if”的缩写。同样地,这里只有一个分支会被执行。 elif 语句的数目没有限制。如果有一个 else 从句, 它必须是在最后,但这个语句并不是必须。

if choice == 'a':
    draw_a()
elif choice == 'b':
    draw_b()
elif choice == 'c':
    draw_c()

程序将按顺序逐个检测条件,如果第一个为假,检测下一个,以此类推。 如果它们中有一个为真,相应的分支被执行,并且语句结束。 即便有不止一个条件为真,也只执行第一个为真的分支。

3.嵌套条件

一个条件可以嵌到另一个里面。我们可以这样写前一节的例子:

if x == y:
    print('x and y are equal')
else:
    if x < y:
        print('x is less than y')
    else:
        print('x is greater than y')

外层的条件(outer conditional)包括两个分支。第一个分支包括一条简单的语句。 第二个分支又包括一个 if 语句,它有自己的两个分支。 那两个分支都是简单的语句,当然它们也可以是条件语句。

虽然语句的缩进使得结构很明显,但是仍然很难快速地阅读嵌套条件(nested conditionals) 。当你可以的时候,避免使用嵌套条件是个好办法。

逻辑运算符通常是一个简化嵌套条件语句的方法。 例如,我们可以用一个单一条件重写下面的代码:

if 0 < x:
    if x < 10:
        print('x is a positive single-digit number.')

只有我们通过了两个条件检测的时候,print语句才被执行, 因此我们可以用 and 运算符得到相同的效果:

if 0 < x and x < 10:
    print('x is a positive single-digit number.')
对于这样的条件,Python 提供了一种更加简洁的写法。
if 0 < x < 10:
    print('x is a positive single-digit number.')

4.assert 关键词

assert这个关键词我们称之为“断言”,当这个关键词后边的条件为 False 时,程序自动崩溃并抛出AssertionError的异常。

my_list = ['lsgogroup']
my_list.pop(0)
assert len(my_list) > 0

在进行单元测试时,可以用来在程序中置入检查点,只有条件为 True 才能让程序正常工作。

二、循环语句

1.while 循环

while语句最基本的形式包括一个位于顶部的布尔表达式,一个或多个属于while代码块的缩进语句。

while 布尔表达式:
    代码块

while循环的代码块会一直循环执行,直到布尔表达式的值为布尔假。

如果布尔表达式不带有<、>、==、!=、in、not in等运算符,仅仅给出数值之类的条件,也是可以的。当while后写入一个非零整数时,视为真值,执行循环体;写入0时,视为假值,不执行循环体。也可以写入str、list或任何序列,长度非零则视为真值,执行循环体;否则视为假值,不执行循环体。

count = 0
while count < 3:
    temp = input("不妨猜一下小哥哥现在心里想的是那个数字:")
    guess = int(temp)
    if guess > 8:
        print("大了,大了")
    else:
        if guess == 8:
            print("你是小哥哥心里的蛔虫吗?")
            print("哼,猜对也没有奖励!")
            count = 3
        else:
            print("小了,小了")
    count = count + 1
print("游戏结束,不玩儿啦!")

2.while - else 循环

while 布尔表达式:
    代码块
else:
    代码块

当while循环正常执行完的情况下,执行else输出,如果while循环中执行了跳出循环的语句,比如 break,将不执行else代码块的内容。

count = 0
while count < 5:
    print("%d is  less than 5" % count)
    count = count + 1
else:
    print("%d is not less than 5" % count)

3.for 循环

for循环是迭代循环,在Python中相当于一个通用的序列迭代器,可以遍历任何有序序列,如str、list、tuple等,也可以遍历任何可迭代对象,如dict。

for 迭代变量 in 可迭代对象:
    代码块

每次循环,迭代变量被设置为可迭代对象的当前元素,提供给代码块使用。

for i in 'ILoveLSGO':
    print(i, end=' ')  # 不换行输出

4.for - else 循环

for 迭代变量 in 可迭代对象:
    代码块
else:
    代码块

当for循环正常执行完的情况下,执行else输出,如果for循环中执行了跳出循环的语句,比如 break,将不执行else代码块的内容,与while - else语句一样。

三、限定循环次数的函数

1.range() 函数

range([start,] stop[, step=1])
有三个参数,其中用中括号括起来的两个表示这两个参数是可选的。
step=1 表示第三个参数的默认值是1。
range 作用是生成一个从start参数的值开始到stop参数的值结束的数字序列,该序列包含start的值但不包含stop的值。

2.enumerate()函数

enumerate(sequence, [start=0])
sequence – 一个序列、迭代器或其他支持迭代对象。
start – 下标起始位置。
返回 enumerate(枚举) 对象

seasons = ['Spring', 'Summer', 'Fall', 'Winter']
lst = list(enumerate(seasons))
print(lst)
# [(0, 'Spring'), (1, 'Summer'), (2, 'Fall'), (3, 'Winter')]

3.break 语句

break语句可以跳出当前所在层的循环。

四、练习:

1、编写一个Python程序来查找那些既可以被7整除又可以被5整除的数字,介于1500和2700之间。

   for a in range(1500, 2701):
        if a % 7 == 0 and a % 5 == 0:
            print(ind,"\n")

2、龟兔赛跑游戏

题目描述:

话说这个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兔子和乌龟,但是研究发现,所有的兔子和乌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喜欢赛跑。于是世界上各个角落都不断在发生着乌龟和兔子的比赛,小华对此很感兴趣,于是决定研究不同兔 子和乌龟的赛跑。他发现,兔子虽然跑比乌龟快,但它们有众所周知的毛病——骄傲且懒惰,于是在与乌龟的比赛中,一旦任一秒结束后兔子发现自己领先t米或以 上,它们就会停下来休息s秒。对于不同的兔子,t,s的数值是不同的,但是所有的乌龟却是一致——它们不到终点决不停止。

然而有些比赛相当漫长,全程观看会耗费大量时间,而小华发现只要在每场比赛开始后记录下兔子和乌龟的数据——兔子的速度v1(表示每秒兔子能跑v1 米),乌龟的速度v2,以及兔子对应的t,s值,以及赛道的长度l——就能预测出比赛的结果。但是小华很懒,不想通过手工计算推测出比赛的结果,于是他找 到了你——清华大学计算机系的高才生——请求帮助,请你写一个程序,对于输入的一场比赛的数据v1,v2,t,s,l,预测该场比赛的结果。

输入:

输入只有一行,包含用空格隔开的五个正整数v1,v2,t,s,l,其中(v1,v2< =100;t< =300;s< =10;l< =10000且为v1,v2的公倍数)

输出:

输出包含两行,第一行输出比赛结果——一个大写字母“T”或“R”或“D”,分别表示乌龟获胜,兔子获胜,或者两者同时到达终点。

第二行输出一个正整数,表示获胜者(或者双方同时)到达终点所耗费的时间(秒数)。

样例输入:

10 5 5 2 20

样例输出

data = list(map(int, input().split()))

Rabbit = data[0]  # 兔子的速度v1
Turtle = data[1] # 乌龟的速度v2
excelDistance = data[2] # 兔子对应的t
sleepTime = data[3] # 兔子对应的s
objectDistance = data[4] #赛道的长度l

time = TL = RL =  0

while True:
    if RL - TL >= excelDistance:
        for i in range(sleepTime):
            TL += Turtle
            time += 1
            if TL >= objectDistance > RL:
                print("T")
                print(time)
                exit()
        # RL += 0
    else:
        RL += Rabbit
        TL += Turtle
        time += 1

    if RL >= objectDistance > TL:
        print("R")
        print(time)
        break
    elif TL >= objectDistance > RL:
        print("T")
        print(time)
        break
    elif RL == TL >= objectDistance:
        print("D")
        print(time)
        break

这个代码有用到一些新的知识点,暂时没咋看懂。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