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超导悬浮?工作原理是什么?

        某些材料在冷却到某个温度(也称为“临界温度”)以下时会完全失去电阻。 1910 年,一位名叫 Heike Kamerlingh Onnes 的荷兰物理学家发现了这一现象。他注意到低于一定温度时电阻突然下降,然后他大胆地声称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状态,后来被命名为“超导”。

        量子悬浮的实现也都是归功于超导材料。

        研究表明,超导是一种较低能量(因此更稳定)的电子态,具有有趣的磁性,例如完美的抗磁性,即完全排除外部磁场的能力。这一性质由瓦尔特·迈斯纳和罗伯特·奥克森菲尔德共同发现,后来被称为迈斯纳效应。

        迈斯纳效应 (Meissner effect)是指当某些材料冷却到足够低的温度 (低于其临界温度) 时,会转变为超导状态。超导体具有完全抗磁性,会排斥外部磁场,使得磁力线无法穿透超导体内部。 当一块超导体置于磁场中时,超导体会产生反向磁场,与外部磁场相互排斥,从而产生悬浮力。

        量子锁定 (Quantum Locking)是指当超导体冷却到足够低的温度时,磁通线会被“锁定”在超导体内部的特定位置。 这些被锁定的磁通线会形成稳定的磁通钉扎,即使改变超导体的位置或方向,磁通线也会保持锁定状态。 这种量子锁定现象使得超导体能够在磁场中保持稳定的悬浮状态,甚至可以倒置悬浮。

        当磁体被放置在超导材料附近时,超导体就会同时做两件事,迈斯纳效应量子锁定。

        超导悬浮需要满足两个条件才能发生。首先,材料本身必须冷却到远低于室温的温度(约 -163 ° C / -261°F)。这是因为我们今天所知的所有超导体仅在低温下才具有超导性。

        通常使用高温超导材料,例如钇钡铜氧 (YBCO),因为它可以在液氮温度下实现超导。将超导材料冷却到超导状态,并放置在永磁体产生的磁场上方。 由于迈斯纳效应和量子锁定,超导体会悬浮在磁场中,并保持稳定的位置和方向。

        一个参考链接

Blog - Quantum Levitationicon-default.png?t=N7T8https://quantumlevitation.com/blog/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坐望云起

如果觉得有用,请不吝打赏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