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邮22信通一枚~
持续更新模电实验讲解
关注作者,解锁更多邮苑模电实验报告~
获取更多文章,请访问专栏:
北邮22信通——电子电路_青山如墨雨如画的博客-CSDN博客
实验七 三角波-方波(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实验报告(指导)
目录
注:这篇文章两个目录并行,用带*和不带*作区分。带*的部分(红色加粗)是讲解指导部分,其余部分是原实验报告固有文字。文章没有完全写完,验收急用的友友先看看,后续会继续完善的。
实验目的:
学习、理解、掌握由运算放大器构成的施密特比较器、积分器的原理,掌握锯齿波-矩形波(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的构成方式,波形参数与电路元件值的关系,通过对理论计算、仿真、测试的数据对比分析获得对电路原理及实践能力的提升。
实验设备及器件:
笔记本电脑(软件环境:Multisim13.0、WaveForms2015)
AD2口袋仪器
电容:0.1μF
电阻:200Ω、10kΩ*4、30kΩ*3
二极管:发光二极管*2(红色或绿色)、普通二极管*2
运放:μA741*2
面包板、连接线等
实验内容:
用两片μA741构成的三角波-方波发生器(施密特触发器+积分电路)见图1。
1.测试
(使用红色发光二极管):
*讲解:
*(1)uA741的8个引脚:
·Pin1和Pin5(偏移N1和N2) : 这些引脚用于在必要时设置偏移电压
·Pin2 (IN-) : 运算放大器的反相引脚。Pin3(IN+): 运算放大器的同相引脚。
·Pin4 (Vcc-): 此引脚接地,否则为负轨
·Pin6(Output): 运算放大器的o/p引脚
·Pin7(Vcc+): 此脚连接到电源的+ve轨。
·Pin8(NC): 无连接
*(2)电路图的实物连接:
电路图很复杂,所以注意事项也有很多。
(2.1).区分发光二极管的正负极:
(2.2)区分普通二极管的正负极:
(2.3)关于一个AD2实现两组VCC的输入的方法:
(2.4)电路图搭建:(感觉自己是用线用的最少了)(注意两个uA741是屁股对屁股的,这样连线的时候方便一点)
(2.5)搭建电路图的时候注意事项:
一定注意R3这个电阻,它和D2是有连线的!!!
发光二极管尽量选发光颜色相同的!不然实验误差会很大!
(2.6)AD2连接:
本实验共使用了AD2的78引脚:
用于绘制Vo1和Vo波形的两组示波器正负引脚channel1的1+和1- channel2的2+和2-;
用于给直流电压接地的两个“向下箭头”;
用于提供正直流电压VCC+的V+;
用于提供负直流电压VCC-的V-;
下面逐一连接上面的8条线;
对直流电源的地线比较好接,略一下哈~
最后一起接地线:
直流电源的两个地线,最左边的uA741还有一个地线千万别忘了。
(2.7)检查电路:
看电路中地线一行(一列),一共有8个接地的引脚:
channel1和channel2的1-,共计两个;
直流电压接地的,共计两个;
两个发光二极管每个发光二极管各有一个,共计两个;
第一个uA741的2引脚接地,共计一个;
第二个uA741相连的R6电阻,共计一个;
总共共计8个。
检查无误后,执行下一步;
*(3)WaveForm模块
(1)按图1搭建电路,使用AD2测试vo1和vo的波形(屏幕拷贝波形并贴于下方,图2),观察测试的波形,给出方波及三角波的高电平、低电平、方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方波的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1。
将两个波形的偏置调零,得出最终图像;
点击右上角这个按键或双击曲线,即可测量相应数值;
(2)令图1中的R4=10 kΩ,其他器件参数不变,构成锯齿波-矩形波发生器,使用AD2测试vo1和vo2的波形(屏幕拷贝波形并贴于下方,图3),通过波形给出锯齿波及矩形波的高电平、低电平、矩形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矩形波的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2。
操作方法同上。
2.计算
计算部分请大家参考书上7.5节施密特触发器,比我讲的明白(
(1)利用测试(1)所得的方波高电平和低电平值(输出vo1,也就是发光二极管在该工作条件下的正向压降,计算周期时可使用正负峰值的平均值计算),并根据电路器件参数,理论计算三角波输出端(vo)的高电平和低电平值、方波高电平持续时间、方波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1。(计算时需要考虑D3、D4二极管正向压降的影响,鉴于选用二极管的特性及实验中流过D3、D4二极管的电流只有100μA左右,取正向压降为0.5V)。
从测试波形可知:
vo1的高电平为:Vo1mP= V;
vo1的低电平为:Vo1mN= V;
计算时取vo1高低电平绝对值的平均值为幅值:Vo1m=+- V;
可算出施密特触发器的阈值电压(即vo的峰值电压vop):Vop=+- V;
电容的充电电流表达式: mA;
方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 ms;
方波的低电平持续时间: ms;
周期: ms;
占空比: 。
(2)令图1中的R4=10 kΩ,其他器件参数不变,理论计算锯齿波输出端(vo)的高电平和低电平值、矩形波高电平持续时间、矩形波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2。
(因只改变的R4的电阻阻值,计算时只需修改包含R4的相关公式,计算参数即可)
方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 ms;
方波的低电平持续时间: ms;
周期: ms;
占空比: 。
3.仿真
(1)利用Multisim仿真三角波-方波电路vo1、vo的波形,(屏幕拷贝波形并贴于下方,图4),通过波形得出方波及三角波的高电平、低电平、方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方波的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1。
*仿真说明:
*1.一些奇怪现象
目前有些现象小编也解释不清楚。和uu们线上线下讨论的时候,发现有的同学发光二极管在仿真的时候只会亮一个。最开始的时候我这个仿真情况也是那样,后来不知道怎么调的LED2突然整个都变成黑色的了,然后两个二极管就同时都亮了。有知道的uu快来评论区指导一下。
*2.注意普通二极管的选取
*3.注意集成运放的选取
*4.泰克仿真器or示波器?
研究了一下泰克仿真器,反正我觉得好像没什么大用,因为只能得到一些很有限的数据。不如直接用波特仪进行读取。
泰克仿真器:最右边一列最下面那个。
用法:Multisim9电子技术基础仿真实验第三章十四泰克仿真数字示波器 - 百度文库
*5.运行电路图
开始的时候,示波器显示的波形是直线。请耐心等待。
(2)令R4=10 kΩ,利用Multisim仿真锯齿波-矩形波电路vo1、vo的波形,(屏幕拷贝波形并贴于下方,图5),通过波形得出锯齿波及矩形波的高电平、低电平、矩形波的高电平持续时间、矩形波的低电平持续时间、占空比、振荡周期,并填入表2。
同上,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uu们切记看到波形是直线就认为自己做错了,需要耐心等待哦
4.实验数据及数据分析
表1 三角波-方波的波形数据
输出 | 参数 | 计算 | 仿真 | 测试 |
方波 | 高电平(V) | 1.986~1.999 | ||
低电平(V) | -1.986~1.999 | |||
高电平持续时间(ms) | 8 | |||
低电平持续时间(ms) | 8 | |||
周期(ms) | 16 | |||
高电平占空比(%) | 50 | |||
三角波 | 高电平(V) | 1.986~1.999 | ||
低电平(V) | -1.986~1.999 |
表2 锯齿波-矩形波的波形数据
输出 | 参数 | 计算 | 仿真 | 测试 |
矩形波 | 高电平(V) | 1.986~1.999 | ||
低电平(V) | -1.986~1.999 | |||
高电平持续时间(ms) | 2 | |||
低电平持续时间(ms) | 6 | |||
周期(ms) | 8 | |||
高电平占空比(%) | 25 | |||
锯齿波 | 高电平(V) | 1.986~1.999 | ||
低电平(V) | -1.986~1.999 |
对比分析计算、仿真、测试的波形和主要参数(幅度、周期、高低电平的持续时间、占空比等参数)。分析内容包括且不限于:
(1)发光二极管的作用?
限幅,双向稳压。
(2) 发光二极管模型与实际使用发光二极管的差异,主要影响那些电路参数?
因为实际使用的发光二极管本身参数就存在差异,而且因为实验过程中发光二极管会发热,影响了内阻阻值,实测得到的周期更大,矩形波的高低电平绝对值会略大于理论计算。
(3) 二极管D3、D4在锯齿波-矩形波电路中充放电电流是否相同,若不同,哪个二极管的正向压降更大些?
不同,充放电过程中D3D4两端电压变化率不同,D3的电流更大,压降更大。
(4) 思考分析:若三角波-方波发生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的正向电压不同(以VD1<VD2为例),将会影响那些电路参数?
影响低电平。当VD1小于VD2时,输出矩形波的高电平会大于低电平的绝对值。
(5)收获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