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
internet 和 Internet 的区别:
internet: 互连网,通用名词,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计算机网络,这些网络之间的通信协议不一定是TCP/IP协议,可以任意选择。
Internet: 互联网(因特网),专用名词,指全球最大的、最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互连网,采用TCP/IP协议作为通信的规则,其前身是美国的ARPANET。 -
互联网基础结构发展的三个阶段:
单个网络ARPANET -> 三级结构的互联网 -> 多层次ISP结构的互联网。(ISP:互联网提供商,例如国内最有名的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 -
计算机网络的性能
速率: 指发送速率,单位是bit/s。Kbit/s -> 10^3bit/s;k -> M -> G -> T -> P -> E依次增加10^3倍。
带宽: 在计算机网络中,指的是在单位时间内某信道通过的最高速率,单位是bit/s;是指网卡的发送速率,影响后面提到的发送时延,而与传播时延无关。在频带宽度上的意义不做解释。
吞吐量: 受硬件以及算法影响后的实际带宽。
时延:
① 发送时延 = 数据帧长度(bit) / 发送速率(bit/s)
② 传播时延 = 信道长度(m) / 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输速率(m/s)
电磁波的传输速率受通信链路材质所影响,铜线 -> 2.3x10^5 光纤 -> 2x10^5 km/s
理解两种时延的发生地方:两种时延发生的地方不同,发送时延发生在机器内部,一般在网卡上,与传输信道的长度无关,而传播时延发生在传输信道媒体上,与发送速率无关,信号传送的距离越远,传播时延就越大。
③ 处理时延:发生在主机或路由器,在收到数据分组时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处理,例如分析首部、从分组中提取数据部分、进行差错检验等等。
④ 排队时延:分组进入路由器后,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
总时延 = 发送时延 + 传播时延 + 处理实验 + 排队时延 -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1) 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根据体系结构实现的网络是真正运行到计算机硬件和软件上的。
(2) 现在使用的标准是TCP/IP的体系结构:网络接口层、网际层(IP层)、运输层、应用层。
① 应用层:
a.应用进程间通信和交互的规则。如:DNS、HTTP、SMTP等。
应用层的数据单元称为报文。
② 运输层:
a.向两台主机中进程之间的通信提供通用的数据传输服务。如TCP、UDP
b.具有复用和分用的功能:复用是多个应用层进程可同时使用下面运输层的服务,分用和复用相反,是运输层把收到的信息分别交付到上面应用层中的相应进程。
c.数据单元:用户数据报
③ 网络层:
a.负责分组交换网上的不同主机提供通信服务。把运输层产生的报文段或用户数据封装成分组或包进行传送。选择合适的路由,使能够找到正确的目的主机。
b.数据单元:IP数据报、数据报、分组(运输层和网络层的数据也可以笼统的叫做分组)
④ 数据链路层:
a.将IP数据报组装成帧,在相邻两结点进行传送,包含必要的控制信息。
b.数据单元:帧
⑤ 物理层:
a.数据单元:比特
b.考虑使用多大的电压表示1、0,连接电缆的插头规格等任务。传递信息所使用的物理媒体(如:双绞线、同轴线缆、光纤等)不是协议的考虑范围。
通信面临的五大问题(各层研究需要解决的):差错控制、流量控制、分段和重装、复用与分用、连接的建立和释放。
对等层之间的数据单位:协议数据单元(PDU)
层与层之间的数据单位:服务数据单元(SD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