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深交所披露了创业板上市委2022年第7次审议会议结果,其中亚洲渔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渔港股份”)首发不符合发行条件、上市条件或信息披露要求。换句话说,渔港股份本次上市申请被否决。
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第六十七条的规定,深交所终止对渔港股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这意味着,渔港股份冲刺创业板上市宣告失败。
上市委会议审议认为:渔港股份未能充分说明其“三创四新”特征,以及是否符合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的创业板定位要求;未能充分说明与重要子公司管理、主要代工厂采购等事项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被有效执行;在业务开展过程中未完整取得和保存相关原始凭证,会计基础工作存在不规范情形。
据了解,渔港股份本次冲刺创业板上市拟募资3.3亿元。其中,分别用于亚洲渔港中央冷链加工项目和亚洲渔港前进宝供应链项目,保荐机构为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保荐代表人为张存涛、余东波。
根据招股书介绍,渔港股份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为标准化生鲜餐饮食材的研发、销售及配送服务,是生鲜餐饮食材品牌供应商。渔港股份称,其主营业务本质是提供品牌化食材供应链服务。
渔港股份还表示,其利用现有的业务体系不断扩充产品线,从海水深加工产品向面点类、牛羊肉类产品以及海水初加工产品等延展,并提供仓储物流服务,向下游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服务。
招股书显示,渔港股份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的营收分别为9.14亿元、12.03亿元、8.97亿元和5.6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6412.20万元、7052.31万元、4697.67万元和3343.50万元。
2021年,渔港股份的营收为11.54亿元,同比增长28.68%;归母净利润5809.32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5352.14万元增长8.54%;扣非后净利润5147.09万元,较2020年同期的5108.13万元增长0.76%。
据了解,渔港股份旗下品牌主要为“亚洲渔港”,产品主要分为深加工产品和初加工产品。其中,深加工产品涵盖虾类、贝类、鱼类、鱿鱼类、面点类、牛羊肉等产品,为其主要收入来源,而初加工产品主要是虾类产品。
在2022年2月18日的上市委会议中,上市委要求发行人(渔港股份)结合业务模式、业务成长性、创新能力及研发转化能力,说明发行人在“三创四新”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否符合创业板定位。
针对“海燕号”、“海燕号”负责人与客户三方之间存在大额资金往来,部分资金从“海燕号”流出后通过客户流回“海燕号”;“海燕号”收入确认及采购入库原始凭证大量缺失;不同客户的收货地址集中于“海燕号”负责人经营业务所在的维尔康市场,而客户实际经营地址位于全国各地。
上市委要求发行人说明:上述三方之间资金往来的合理性;(2)“海燕号”业务收入及采购单据大量缺失的原因和相关收入的真实性;“海燕号”内部控制的健全和有效性、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以及相关信息披露的充分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