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笔记一 概述

选修课 网络攻防技术

我们学的五层网络体系结构

  1. 应用层
  2. 传输层
  3. 网络层
  4. 数据链路层
  5. 物理层

安全问题

  1. 硬件安全
  2. 软件安全
  3. 数据安全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

资源共享系统 主要目的:资源共享与协同计算。

任何一种新技术的出现具备两个条件  前期技术积累(或成熟)社会的需求

计算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发展历史

  1. 第一阶段: ARPAnet网络阶段 单个的分组交换网 1990年ARPAnet正式宣布关闭, MILnet仍然在运行。
  2. 第二阶段:NSFnet骨干网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1990年NSFnet接入ARPAnet, 并改名为Internet。NSFnet的通信子网的硬件技术与ARPAnet基本相同;但软件技术与ARPAnet不同,开始使用TCP/IP协议,成为第一个使用 TCP/IP协议的广域网。1994 年开始创建4个网络接入点 NAP (Network Access Point),分别由4个电信公司经营。NSFnet是一个三级计算机网络结构   校园网、地区网、主干网
  3. 第三阶段:多级结构因特网

(OSI参考模型)理论模型          7层

TCP/IP参考模型 事实上国际标准。  4层

接入层/二层交换机 连接计算机 数据链路层

汇聚层交换机 二/三层交换机

三层交换机 核心交换机 有两个心跳线互连

从网络作用范围进行分类(距离) 

  1. 局域网 LAN (Local Area Network)  共享以太网、交换以太网、WLAN  10公里
  2. 接入网 AN (Access Network)  
  3. 城域网 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  100公里
  4. 广域网 WAN (Wide Area Network)

城域网->地区网->国家骨干网(AS自治系统)->因特网(自治系统边界路由器两两互连)

骨干网早期环形网络->全互联网络

按拓扑结构分类

  1. 总线型
  2. 星型->树形
  3. 环 型
  4. 全互连/网状

按数据交换技术分类  分为电路交换(又称线路交换)和存储转发交换(不同速率网络互连)

存储转发交换分为报文交换和分组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