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手套原理介绍
数据手套是指通过在手套内置传感器,采集手部运动数据的硬件设备,通常用于模拟仿真、虚拟现实(VR)交互、动画制作等领域。现在市面上主流的数据手套从传感器技术角度主要分为惯性、光纤以及光学三大类。
纯光学的数据手套一般在手套关节上布置红外反光小球,通过外置的多个红外摄像头拍摄捕捉进行定位,该类数据手套常与光学全身动捕系统配套使用,但是由于手部动作容易被遮挡且手指上红外定位点过小更容易丢失,所以对相机的分辨率帧率要求较高,成本也同样较高。
光纤数据手套采用光纤传感器,精度较高稳定性和数据可重复性也不错,但是售价太过高昂,一般用于科研用途少量采购,如头部品牌cyberglove、5DT等,常出现于各类科研论文中。另外光纤传感器在手指上的布置更加复杂,每只手需要18甚至22个光纤传感器横向/纵向交叉分布,这也增加了其进行校准的难度。由于用户的手型差距,如果不进行严格的校准,其表现出来的效果和理想效果会有很大差距。
惯性数据手套的优点是成本低,没有遮挡问题,使用前不需要搭建室内定位场地,基本可以做到开箱即用。惯性传感器所广为诟病的缺点就是其漂移(drifting)问题,但实际上在地磁传感器的加入以及合适的滤波算法优化下是可以做到零漂移的,只是由于地磁传感器容易被环境中其他硬磁/软磁物体干扰,导致数据偏差。要知道地磁场强度一般在50uT,而一些常见的磁性干扰源如音箱、电脑主机机箱、手机等,其表面磁场强度高达几百uT。但是好在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