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协议是一种用于串行通信的同步通信协议,主要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和各种外设,如存储器、传感器、显示器等。SPI协议具有简单、高速、可靠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
一、SPI协议的基本原理
SPI协议的通信方式是主从式通信,由一个主设备(Master)控制多个从设备(Slave)进行数据传输。在通信过程中,主设备通过控制片选信号(Chip Select)来选择要通信的从设备,然后向从设备发送数据,从设备接收数据并返回响应。在数据传输结束后,主设备再将片选信号拉高,结束一次通信。
SPI协议的通信时序如下图所示:
在上图中,SCK表示时钟信号,MOSI表示主设备输出从设备输入的数据,MISO表示从设备输出主设备输入的数据。CPOL和CPHA表示时钟信号的极性和相位,用于控制数据采样时机。
二、SPI协议的工作模式
SPI协议的工作模式包括四种,即模式0、模式1、模式2和模式3,它们的时钟极性和相位不同,具体如下:
- 模式0:时钟空闲状态为低电平,数据在时钟上升沿采样,下降沿输出。
- 模式1:时钟空闲状态为低电平,数据在时钟下降沿采样,上升沿输出。
- 模式2:时钟空闲状态为高电平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