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P学习笔记04-问答系统

一 序

  问答系统:有给定的问题。根据用户的输入,匹配相关的问答。

二 处理流程

这里通常有两种方式:1种是用正则,2是计算相似度。

基于概率的,是需要训练数据的。

通用处理流程:

先分词,后门的预处理操作:spell correctness(拼写纠错)、找出原形、stopwords(停用词过滤)、word filter(过滤词)、同义词

文本--->向量的方法:boolean vector(布尔向量)、conf vector(统计词出现的频率)、TF-IDF、word2vec(词向量)、seq2seq

为什么要转换为向量,因为有了向量就能计算相似度。

计算相似度(前一步转换的2个向量):欧式距离、cos 距离、jacrad 距离

排序:-》过滤  返回结果

三 方案

  智能问答系统。上面的方案:

  基于已有的问答,去匹配是一种。

  还有就是根据知识图谱(实体抽取、关系抽取),从查询中提取实体,然后从知识图谱查找关联节点。进而找到答案。

************************

后面的一节,跨度比较大。跳到:心理学与DL 深度学习。

老师用巴布洛夫的狗试验,来对比机器学习,狗通过不断训练获得了铃声响起和有食物可吃之间的联系,就是类似的给机器属入X,输出Y。反复训练之后,机器也会对输入的X输出Y的期望。这两者是类似的。词向量模型训练好之后,以后不断更新、训练,不然很多新词识别不好类似于消退,

  泛化与DL的过拟合。

泛化

    泛化能力用来表征学习模型对于未知数据的预测能力。通常使用测试集中的数据来近似泛化能力(就是大部跑模型,小部分做测试)。

     从生活来看,教小孩过马路看汽车,类似的摩托车也会注意到。

过拟合

当某个模型过度的学习训练数据中的细节和噪音,以至于模型在新的数据上表现很差。

老师给的例子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你不只是对蛇害怕,甚至对类似的绳子就是太泛化了。

分化

在巴布洛夫的狗试验的中,如果声音赫兹不一样,多次训练后狗会识别出差别,只针对性产生反应。

再DL中,相当于输入类似的X与X1,一开始因为泛化的存在,机器都会输出Y,随着训练的进行,机器也会对X与X1 有个辨别的过程。

总结下:经典条件反射,就是一个连接,分别给与X,Y,中间是黑盒,多次重复后,X跟Y就是有个联结。

不合理性:不一定靠简单的训练就能产生效果,只是关注端到端的。

斯金纳的鼠:

斯金纳箱里有一块踏板,踏板被踩下去后,会有老鼠爱吃的糖球投放进来。当老鼠无意中踩到踏板时,糖球出现了。而当它踩踏其他位置时,没有食物出来。老鼠意识到踩踏板会有糖球,它会更频繁的去踩踏板。这就是操作条件学习的过程。虽然动物也需要建立起两个刺激之间的偶联,但动物的反应却是需要花功夫去学习的,是在机体意识控制下的自主行为。

 强化学习:

 相关术语有:

  • 智能体agent、目标goal、环境environment、观察、状态state、行动action、奖励reward。

奖励机制非常重要。强化学习的过程是不断尝试,并记录所处的状态和行为,找到某个状态下奖励最大的行为

心理学上分为:正强化、负强化,正惩罚,负惩罚。强化学习上只有两个。

Hubel和Wiesel 的猫         

Hubel和Wiesel的猫的试验,提出脑部的视觉处理是基于层级结构。也就是说,视觉处理不是由单个处理器一步完成,而是经过了一层一层的处理。最简单的信息在较低的层级完成,信息逐级被萃取,并随着层级提高而加深。这启发了其他研究者,提出卷积神经网络结构(CNN)。

    而且大脑的不同的区域,负责不同的功能。生活中的例子,小孩学语言快。类似外语的例子,中序才开始学习的,非母语环境,后面几年不用很快遗忘。

  

 

 

 

  • 0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