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 + 人工智能最大的商业机会不是在互联网上……

本文源自《数商兴农:科技农业赋能乡村振兴(全球案例集)》一书前言。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未来十年,中国的新农业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放眼全球,有哪些技术正在影响农业的新变革?

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在2020 年到2023 年期间,全面梳理了全球新农业的技术和案例。希望通过这些案例, 能让更多的新农人了解未来农业的新趋势。

未来十年,全球将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经济 + 人工智能最大的商业机会不是在互联网上,而是在传统行业中,越传统的领域越暗藏商机。

我整理这 100 大案例,初心就是想影响和带动一部分中国农业企业、科技农业机构、新农人创业者,让大家行动起来,积极探索数字农业的未来。

我深知,今天的中国农业想直接一步到位进行全面转型升级,是根本不可能的。因为,今天中国农业已经不仅仅涉及单一的种养殖的事情了,还涉及农业组织、土壤问题、种业研发、种植技术、植保技术、采收技术、品控技术、深加工、营销及IP 打造、全渠道运营、物流供应链、文化赋能、一二三产融合、产业资本、政策配套等,同时还涉及农村产业结构、返乡创业、农民老龄化、新农人培养、产业转型升级等。

再看国家推动的乡村振兴战略,从成立国家乡村振兴局,到颁布《乡村振兴促进法》。未来的农业,将是多个部委参与的大事 :农业农村部管种养殖,商务部管贸易和流通,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科技农业、数字农业应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管产业发展,国家乡村振兴局统筹整个乡村振兴,至于其他部委就不细说了。总之,未来的“三农”,是牵涉多部委参与的国家大事。

十年后全球农业将是怎样的?

未来十年的全球农业,将全面进入数字化、智能化。数字农业完全有别于以机械化为代表的现代农业。从供需角度来看,将采用以需求拉动的订单农业模式。

从生产角度来看,作业现场将出现越来越多的无人化、智能化场景。

从农业技术设备上看,未来的数字农业,将可能进入小型智能农机的时代。今天大型农机机械化作业, 正在向智能化的小型农机迭代,一线农业的生产可能是 24 小时不间断的作业。从本书的多个案例可以看出, 各种智能农机农具都属于中小型、多功能集约型农机,比如大疆、极飞的无人机、约翰迪尔的无人农机、芬特的智能农机、澳大利亚的 RIPPA 种地机器人、丹麦的 Farmdroid 机器人。

从作业环境角度来看,不管是未来的智能大田农业,还是智能果园,都将越来越标准化、智能化。高标准农田将实现农业种植越来越标准化,比如果园的管理,不管是主干型还是 Y 字型果园,都将实现农业管理的标准化。

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

未来中国的农业,将以两大模式为主 :

(1) 农业工业化发展模式 :随着上一代农民老龄化,小农个体组织逐步集约化,土地越来越集中,形成以合作社、大型家庭农场等为单位的新型组织 ;农民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将逐步分置。未来的中国农业,将呈现出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企业化的生产模式。

(2) 家庭农场带动的一二三产融合模式 :城市周边的乡村,是很难实现规模化的农业的,如果单靠第一产业,很难支撑农业的发展,稳定种地农民的心,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才能在同一片土地上,实现不同商业模式的收益。

在这几年新冠疫情的影响下,出国游收紧,国内跨省游不稳定,中国超过 80% 的旅游都是城市周边的乡村游,特别是在 2022 年“五一”乡村露营的火爆、2022 年冬天乡村民宿 + 围炉煮茶的火爆,让我们看到了一二三产融合的新农业趋势。

未来中国的农业供给将呈现出新的结构 :

城市周边的农业生产,将以实现民生保供为主,比如蔬菜、瓜果等基本农产品供给。

远端粮食主产区的农业将是规模化、产业化的生产。

养殖业也是,小型养殖模式为主,实现对就近城市消费的供给 ;大规模的养殖业则是以工业化的养殖模式为主,实现全国范围将以的供给。

为中国农业的未来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影响一部分具有新思维的人

今天中国“三农”面临的问题,是一个多维度的社会问题。一方面是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另一方面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不懂农业,不愿意干农业。但是,农业涉及 5 亿多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关系到 14 亿人口每天离不开的吃喝问题。

这本书以“数商兴农”为名,一方面是看到 2022 年、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全文中,明确了“数商兴农” 成为国家重要战略方针后,还没有一本真正代表数字经济下新农业发展的手册 ;另一方面,希望我们在过去两年多时间中对全球数字农业的新技术、新模式、新商业的梳理,能够影响到一小部分人,哪怕是仅有几千个人、几万个人,我觉得也值得。

我们是有信心的。因为在过去三年多的时间中,我们通过短视频方式,在全网分享了 1000 多期视频, 获得了超过 700 万个粉丝,成为目前整个互联网短视频平台科技农业的顶流 IP。同时获得了全国农业龙头企业高层的关注,全国上千位县长、书记、局长等政府领导的关注,全国各地农场主的关注,全国返乡创业者、新农人的关注。

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目前已经与 30 多家全国知名的科技农业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多家技术设备工厂在联合研发新型农业装备,与多个农业产区联合打造乡村振兴标杆农业综合体。

可以预见,未来全国乡村振兴的新农业案例和模式中,都有我们的布局。

所以,我们非常有信心地认为,今天的新农业,如星星之火, 正开启燎原之势。

哪些人可能会改变中国农业的未来?

我为什么要提这个问题呢?很多人会误以为,只要有科技,就能改变农业。其实这是错误的认知,真正要改变一个行业,重要的是带动一群人。任何社会的发展,任何产业的变革,首先是一部分人的思想和认知的升华,来驱动行业的变革。

首先,中国农业产业的变革必须要由一部分年轻人来驱动,由具有一定商业基础、技术基础、资源运筹能力的新农人,以全新的商业思维去驱动农业产业的变革,即用全新的技术 + 资源 + 资本,去推动产业链的变革。

总结起来就是:新农人,利用新农技,在新农资(资本、资源)的配套下,推动新农商的变革。这四个“新”,代表中国农业的未来。

同时,管理者也至关重要。地方政府领导(书记、市长、县长、局长等)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中坚力量, 只有这一群具备新思维的领导大胆构建新农业的营商环境,中国的新农业发展才会事半功倍。

另外,我们不要忽略国企的力量。在农业这一条线上,农垦、供销、地方农投起着重要的作用。国企参与新农业的变革,做好底层建设,做好乡村振兴的“新基建”,这件事情意义重大,将为新农人带动新农业发展打造坚实的基础。

本书与众不同之处

这不是一本纯理论图书,而是全球科技农业的案例集。这本书中不是满篇文字,而是一张张新农业的商业蓝图,以脑图的模式展示结构化思维,让读者告别长篇大论的文字,一目了然。

这 100 个全球科技农业的案例,背后都有相应的视频。因此这本书不是一本纯“纸质”的书,而是将纸质书与视频有机结合。读者用手机扫码就可以看到视频,其中还有我本人的专业解读。

· 这本书不只用于一个人学习阅读,我们会组织读者社群,让购买书的朋友能够有机会参与社群,让志同道合的同行,有更多的思想碰撞和更多的商业合作探索。

所以,本书的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一般商业图书。

希望这本书为社会带来的价值

我们希望它能够成为新农人创业路上的一座灯塔,让新农人少走弯路。

我们希望它成为各大农场主构建新商业的重要参考,未来的农场主不仅要干好农业生产,更重要的是干好农业背后的新商业。

我们希望它能够成为地方政府官员案头手册,在落实乡村振兴、驱动产业转型、带动共同富裕等方面带来重要参考。

我们也希望它成为科技农业企业探索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的重要参考,成为农业领域新商业合作的“超级链接”。

当然,我们也希望它成为正在新农业路上的学生、未来想进入农业领域的新人的启蒙书。以上是我们做这本书的初心。

黄刚

汉森供应链董事长、农特总裁黄刚频道主理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18
    点赞
  • 1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