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眼圈分析

 前言

黑眼圈是位于双侧眶周,呈环形,外观颜色较正常皮肤相对深,可分为色素型、血管型、结构型及混合型 四类。治疗方法包括外用药物、化学换肤、激光治疗、强脉冲光治疗、注射治疗及手术治疗等。

一、黑眼圈有哪些分类

陈雪的一文《黑眼圈的真相》提出了黑眼圈分为四类[1]:

色素型

主要是由于眶周皮肤内黑色素,或黑素细 胞增多,导致的上下眼睑棕黑色外观。有一 些特殊情况下,黑眼圈的出现和一些疾病有 关,过敏性鼻炎、哮喘、特应性皮炎、湿疹 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眶周皮肤蓝灰色的色素沉 着。此外,一小部分口服避孕药,或使用特 定滴眼液的人会在使用药物时出现眼周色素 的沉积。这一类型的黑眼圈,用手牵拉眼睑 皮肤时,黑眼圈的色素沉着区域会随着伸 展,但颜色不会显著变淡。

血管型

主要是由于眼周微血管 血流淤滞、血液流速缓慢、血流量增多、皮 肤菲薄、缺少皮下脂肪所致,使皮肤深层的 眼轮匝肌、真皮内的微血管网透过皮肤,形 成眼睑局部灰暗色的外观。 这种类型的黑眼圈多表现为下眼睑内侧 皮肤的青紫色外观,是亚洲人群中最为常见 的类型。用手牵拉眼睑皮肤时,这一区域会随之伸展,颜色不会变淡,而且 局部青紫色外观会随着皮肤被牵 拉变薄,深层的血管显露得越发 明显,黑眼圈颜色进而变深。

结构型

是由于自身结构在光照下形成的阴影所 致,又被细分为先天性和后天 性。先天性的结构型黑眼圈主要 是泪沟形成的阴影,泪沟的凹槽 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深。 后天性的结构型黑眼圈主要是由于下眼睑皮肤的松弛、眶隔脂肪 的膨出、眼睑水肿而形成的阴影。

混合型

则是同时伴 有以上多种类型的黑眼圈。

二、黑眼圈的形成因素

色素型黑眼圈 主要形成于真皮黑素细胞增多症,过敏 性及接触性皮炎等导致的炎症后色素沉 着。眶周尤其是眶下皮肤呈棕色外观。

血管型黑眼圈主要形成于鼻炎、睡眠不 足、眼睛疲劳、内分泌失调、贫血等导致 的眼周血液循环瘀滞,或下睑皮肤的菲 薄和透明化,使得其下的血管清晰可见, 呈蓝色、粉色及紫色外观,有些会伴有眶 周皮肤的浮肿。

结构型由眼眶结构异常导致,如皮肤松弛褶皱、眶隔脂肪膨出、 眼轮匝肌透过菲薄的下睑皮肤等形成眶 下皮肤表面凸起,泪槽低压是一种集中 在眼眶下缘中点的低压。它会随着病人 的年龄增长而加深,使眶下脂肪流失,皮下脂肪的流失、超过眶缘韧带上的皮肤 变薄和脸颊下垂,造成眼窝周边外观部 分留下凹形,这些凹凸的皮肤表面轮 廓在非正面光照时产生阴影,呈黑眼圈 样外观,正面光照时无阴影,则黑眼圈消失。如下图[2]

混合型是合并存在上述2~3种黑 眼圈的类型。在亚洲,血管型黑眼圈最多见。

图(a)患者因阴影和眼轮匝肌突出导致的下眶部黑眼圈【结构型黑眼圈】

阴影是结构型黑眼圈的典型特征,通常由于泪沟凹陷、眼袋突出或骨骼结构变化引起。眼轮匝肌的肥厚或松弛会加重下眼睑的轮廓不均匀,导致光线反射不均,产生黑眼圈。这种情况常与年龄相关的解剖变化或遗传因素有关,仍然归属于结构型原因。

图(b)患者因阴影导致的下眶部黑眼圈【结构型黑眼圈】

阴影黑眼圈是典型的结构型黑眼圈,源自面部解剖结构的光影效果,而非皮肤本身的色素沉积或血管显露。这通常与泪沟凹陷、眼袋突起或面部骨骼结构有关。

图(c)患者因充血和含铁血黄素沉积导致的下眶部黑眼圈【血管型黑眼圈】

充血指血管内血液过多,导致皮肤下血管显现,通常表现为蓝紫色或暗红色的黑眼圈。血管扩张和瘀血会使眼下区域看起来更暗,典型于血管型黑眼圈。充血和含铁血黄素沉积通常与血液循环障碍有关,例如静脉回流受阻、眼周皮肤薄弱导致血管显现,或外伤后血液渗漏。

图(d)患者因色素沉积导致的下眶部黑眼圈 【色素型黑眼圈】

色素型黑眼圈的主要特点是黑色素的堆积或代谢紊乱,通常表现为棕色或褐色的色斑。常见原因包括遗传、紫外线暴露、慢性摩擦(如揉眼)、炎症后色素沉着等。

特点:

黑色素堆积:眼周皮肤比其他部位更薄,容易因色素沉积显得更暗。

后天因素:长期日晒、过敏性皮炎或其他炎症反应可能加重色素沉着。

均匀分布:色素型黑眼圈通常颜色均匀,与光线或解剖结构无关。

区别:

结构型黑眼圈:由阴影或解剖结构变化引起,随光线角度改变明显。

血管型黑眼圈:呈蓝紫色或红色,多与血管显露或充血有关。

三、黑眼圈怎么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可用于治疗黑眼圈的外用药物有氢 醌、维甲酸制剂及维生素制剂等。氢 醌一般要使用5~7周后才显效。可用 于治疗色素型黑眼圈,主要机制是抑制 黑色素细胞RNA和DNA合成,诱导黑 素细胞退化并破坏黑素细胞,不良反应 有红斑、鳞屑、胶样粟丘疹、指甲变白,炎症后色沉等。维甲酸制剂一般要使用24 周后才显效,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止酪氨 酸酶转录,并通过显著增厚颗粒层从而 增厚表皮层。不良反应有红斑、脱皮、灼 烧和刺痛感等,对色素型黑眼圈有效。 维生素K1可以治疗微血管病变,而维生 素E因为可降低脂质过氧化,对心血管 系统及眼部都很有益处,它也有减少细 纹的作用。有学者对57 例患者外用 含2%维生素K1 ,0.1%维生素A,0.1% 维生素C和E的凝胶制剂,治疗8周后 进行评估,其中47%的患者眼周血管型 黑眼圈有改善,少数患者眼周细纹有改 善,对于色素型黑眼圈无明,显改善。维 生素C钠( sodium ascorbate,ANa) 是一种 维生素C衍生物,可能通过促进胶原产 生增加眼睑真皮厚度、改善血液淤堵状 态来治疗黑眼圈。Hiroshi 等给14 例 黑眼圈患者一侧外用溶于基质的10%的 ANa 制品,另一侧仅外用基质,每日早晚 各一次,使用6 个月,评估黑眼圈处的 EI,MI,真皮厚度以及超声反射指标 [Ohshima 认为黑色素指数( melanin in dex,MI) 、红斑指数( erythema index , EI) ,以及真皮厚度可能是黑眼圈的三个 定量评估指标,结果显示用ANa的一 侧较对照组EI下降,真皮厚度增加,MI 无显著差异。

化学剥脱治疗

化学剥脱治疗是运用1种或多种化 学制剂进行可控的皮肤剥脱,通过选用 不同的浓度,达到表皮或真皮浅层的皮 损祛除的目的,对于黑眼圈治疗的机制 可能是表皮重塑,脱落加速和抑制黑素 形成,由此可能主要对色素型黑眼圈 有治疗作用。常用的有三氯乙酸,浓度 多选用15%,25%,50%,甚至75%,果酸 也很常用,它是一组广泛存在于蔬菜和 水果中的有机酸,通过干扰细胞表面的 结合力来降低角质形成细胞的粘连性, 加速表皮细胞的脱落与更新,同时能使 真皮乳头增加、厚度增加,黏多糖增加, 胶原纤维增多,弹力纤维密度增加,从而 使真皮的厚度增加[1,7],浓度选择同三氯 乙酸,50%-80% 的果酸可导致表皮松 解,所以作用时间仅数分钟。之后需用 中和剂中和。不良反应有炎症后色沉或 色退。Vavouli 等对 30 例皮肤类型为 Ⅱ,Ⅲ,或Ⅳ的眶周黑眼圈患者使用 3. 75%的三氯乙酸和15%的乳酸配制而 成的合剂治疗,首先用沾有溶解在酸化 水醇的柠檬酸制剂将眼周多余的油脂及 杂质擦去,再用三氯乙酸和乳酸合剂涂 抹四层于眼周黑眼圈区域,第一层抹在 颜色最深的地方,二三四层则所有黑眼 圈处皮肤均涂抹,二三四层停留1 ~ 2min,最后一层停留5min,总共每侧眼睑 停留大约8~11min,再用中和液(12%的 精氨酸) 中和,中和完毕后再用清水洗 净。结果显示几乎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 度的改善,作用可持续至少4~6个月, 之后需要重复使用,不良反应有红斑、水 肿、起霜、干燥和毛细血管扩张,但均较 轻微并且持续时间短暂。无疤痕及色素 减退发生。说明这两种药物低浓度联合 使用能降低副作用。

激光治疗

靶向作用于黑色素的激光 多种靶向作用于黑色素的激光成功用于治疗 色素型黑眼圈,包括Q-开关红宝石激光 ( 694nm) ,Q-开关翠绿宝石激光(755nm) , 以及Q-开关ND:YAG 激光(1064nm) 等。 日本学者渡边新一对12例黑眼圈患者 进行Q开关红宝石激光(694nm)治疗并行 组织学检查,组织学结果显示所有患者 真皮层色素均增多,参数予脉宽30ns,光 斑直径5mm,能量6.0 ~7.0J/cm2,其中 有5例患者治疗次数大于2次,所有患 者均有明显改善,有暂时的紫癜肿胀等, 无疤痕形成。Joel对 18 例日本患者 先使用5%氢醌和0.1%维A酸制剂外 用6~7 周,再使用Q-开关红宝石激光 694. 3nm Nd: YAG 激光,光斑直径5 mm, 频率:1Hz,脉宽: 20ns,能量 4.0 ~5.0J/ cm2治疗 。如此循环进行2~4次。几乎 所有患者均有明显改善,1例患者出现色 沉,机制是利用维A酸分解表皮色素,氢 醌阻止表皮色素形成,激光消除真皮色 素。他对18 例患者均进行了治疗前组 织活检,其中10例患者有明显表皮色素 沉着,所有患者均有真皮色素沉着。治 疗后对3例患者进行了活检,组织学结 果显示真皮色素明显减少。徐天华 等对30 例中国色素型黑眼圈女性患 者使用低能量Q-开关1064nmND: YAG 激光治疗。治疗参数: 光斑直径: 3. 5mm,脉宽: 8ns,能量: 4.2J/cm2,间隔 3 ~4d,共8 次治疗。结果显示,约90% 患者对疗效满意,且不良反应轻微。

血管选择性激光 针对眶周血管 扩张、增生导致的血管型黑眼圈可用血 管选择性激光治疗。马刚等学者用 长脉冲1 064mm 激光治疗30 例下眼睑 静脉性黑眼圈患者,采用长脉冲1064nm Nd: YAG 激光,光斑直径6mm,双脉宽6 ~ 10ms,脉冲间隔 20ms,能量 130 ~ 140J/cm2,接触式冷却治疗,治疗间隔1 个月,治疗1 ~3 次,均达到下睑静脉完 全清除。随访6个月,清除率为100%, 未见复发。治疗时,患者仅有中度疼痛, 皮肤红斑均在24h内消退,治疗部位无 一例发生紫癜、色素改变和瘢痕形成,随 访也无视力损害表现。但Brian认为 这种治疗或对眼部有潜在伤害,他指出 1064nm Nd: YAG 激光长期被用来治疗 晚期青光眼,并且可能会带来一系列眼 部的并发症,因而此治疗是否有眼部的副作用,仍需进一步评估。

剥脱性激光 点阵CO2 激光及2 790nm Er: YSGG 激光可以直接对老化的 皮肤进行微剥脱,可祛除色素沉积、迅速 收紧皮肤,并刺激胶原蛋白新生,对色素 型及皮肤松弛导致的黑眼圈有良好的疗 效。Park 等对 10 例韩国过敏性皮炎 所致的黑眼圈患者进行2790nm Er: YS GG 激光治疗。通过对色素及细纹的治 疗作用来改善黑眼圈。治疗参数:能量 1. 8 ~ 2. 2J/cm2,光斑直径 6mm,脉宽 0. 3ms,覆盖率 10%. 间隔4 周治疗,有 效率约70%,不良反应较少。

非剥脱性激光 Megan 等用 1550nm 点阵掺铒光纤激光治疗1 例患 者,采用与治疗上睑松弛相同的技术。 15mm 光斑,能量70J/cm2,覆盖率 29% ~32%,扫描4 次。共治疗4次,每次间 隔3~6周( 平均4.8周) ,通过针对皮肤 黑色素增多及皮肤松弛来治疗黑眼圈, 取得了明显的疗效,且该激光不易留下 色沉、色减等不良反应。

强脉冲光

强脉冲光不仅可以祛除黑素,而且 可以消除增生的毛细血管网、收紧眼睑 下皮肤,对各型黑眼圈均有疗效。李远 宏教授使用Lumenis One( 科医人王者 风范) 治疗,选择560nm 或者590nm 的 滤光片,能量密度设置为16-18mJ/cm2,3 脉冲,脉宽3ms,脉冲延迟30ms,每3 周 到4周治疗1次,4~6次集中治疗,疗效 明显。

微针(DermaFracTM) 疗法

微针疗法对色素型黑眼圈及皮肤松 弛所致结构型黑眼圈有治疗作用,Der maFracTM是一种利用真空吸引将微针刺 入皮肤的真表皮交界处,并同时经由微 针孔道导入精华液的治疗技术。可促进 皮肤修复,刺激胶原蛋白增生和纤维母 细胞活性。Sahni使用Derma FracTM对 一例眶周色素型黑眼圈的印度男性患者 治疗12次,每两周1次,导入抗衰老(多 种肽刺激胶原蛋白和纤维母细胞)及亮 白( 曲酸退黑色素)的精华液,治疗12次 后,黑眼圈有明显的改善,不良反应少。

自体脂肪及玻尿酸注射填充 对 于皮肤过薄、半透明化,导致眼轮匝肌、 皮下血管丛等结构透过皮肤可见所形成的血管型黑眼圈,凹陷的结构型黑眼圈, 可用填充剂填充在眶部区域的真皮之 下,轮匝肌之上以治疗黑眼圈,填充剂可 选用玻尿酸,但由于丁达尔现象可能会 出现局部蓝色的表现。自体脂肪也可用 于填充,但操作不当,易出现明显的脂肪 肿块。Seungki Youn 等改良了这项技 术,他将自体脂肪离心后,取中层,用Ⅱ 型胶原酶消化,再用哈特曼氏溶液冲洗, 获取的脂肪再注入眶下区域的真皮下。 共82 例韩国患者参与治疗,其中67.1% 的患者黑眼圈有改善,所有患者均未出 现可见脂肪肿块、皮肤表面不平、脂肪细 胞坏死的情况。术后的水肿及瘀斑情况 也很轻微。

CO2 注射 CO2 眶周皮肤注射对于 色素型黑眼圈及皮肤松弛所致的结构型 黑眼圈有改善作用,Fioramonti对 90 例眼周细纹和/或黑眼圈意大利患者进 行每周1次,共7次的CO2 皮下注射,注 射部位为眶周的5个点,治疗前及治疗 后2个月分别对他们进行评估,结果表 示所有黑眼圈患者均有50% ~60%的清 除率,细纹及皮肤质地也均有改善。副 作用均是暂时性的,不需停止治疗。作 用机制是CO2 皮下注射可改善皮肤血液 循环,血管运动,增加毛细血管内血流 量,促进血管生成。碎裂溶解眼袋处的 脂肪。并疏通淋巴回流,从而改善眼睑 的浮肿。

富含血小板血浆注射 富含血小 板血浆注射对于色素型、血管型黑眼圈 有一定的改善。Pedram等对10 例伊 朗平均年龄为41.2 岁(26 ~61 岁) 的黑 眼圈和/或鱼尾纹患者的泪槽区域及鱼 尾纹区域皮下注射富含血小板的血浆,1 周,1月及3 月后评估疗效,结果显示该 疗法对于眶下皮肤颜色的均质性有显著 改善。副作用为注射后有轻度的灼热 感,注射后1 ~2 周有轻度的紫癜,所有 副作用均较轻微,且为暂时性的。作用 原理是血小板中含有及分泌7种生长因 子、纤维蛋白、纤连蛋白,富含血小板的 血浆在组织培养中有刺激成纤维细胞增 殖及促进胶原释放的作用。

手术治疗

手术主要用于治疗结构型黑眼圈。 手术方式有经皮肤入路的下睑成形术, 纠正眶隔脂肪假疝、松解泪槽韧带、去除松弛的皮肤,从而改善黑眼圈的外观。 有学者使用了经结膜入路下眼睑成形术 并同时进行深层苯酚化学剥脱,同时解 决了眼睑皮肤色素过多及眶隔脂肪形成 的假疝这两个导致黑眼圈的问题,手术 结果良好,并发症少。治疗泪槽相关 性黑眼圈可通过松解泪槽韧带,并将眶 隔脂肪重置来改善这一外观的凹陷。

图中描述的治疗方法及适用类型:

Volume enhancement with hyaluronic gel injection (a)透明质酸注射填充:

适用于 结构型黑眼圈,尤其是因泪沟凹陷或软组织缺失导致的阴影。 注射后填充凹陷区域,改善光线阴影问题,抚平泪沟。

Volume enhancement with autologous fat transfer (b)自体脂肪移植填充:

同样针对 结构型黑眼圈,尤其是面部老化或脂肪流失导致的凹陷。 自体脂肪移植相比透明质酸注射,效果更持久,适合需要长期改善的患者。

Laser skin resurfacing (c)激光换肤:

主要针对 色素型黑眼圈,可通过去除表皮的色素沉积改善肤色。 同时可改善皮肤的质地和紧致度,对轻度 血管型黑眼圈 也有辅助作用。

Lower eyelid blepharoplasty with inferior orbit fat transposition (d)下眼睑整形术伴随眶隔脂肪重新定位:

适用于伴有明显眼袋或眶隔脂肪突出的 结构型黑眼圈。 手术通过调整脂肪位置,改善眼袋的同时抚平泪沟,使下睑区域更加平整。

四、参考文献

[1] 陈雪.黑眼圈的真相[J].新农村,2022,(03):39.

[2] Vrcek, Ivan; Ozgur, Omar1; Nakra, Tanuj.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A Review of the Pathogenesis,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Journal of Cutaneous and Aesthetic Surgery 9(2):p 65-72, Apr–Jun 2016. | DOI: 10.4103/0974-2077.184046

[3]丁颖,易阳艳.黑眼圈治疗进展[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6,30(04):409-411.DOI:10.13735/j.cjdv.1001-7089.2015410125.

[4]侯亦康.多光子显微镜对黑眼圈皮肤的光学特征分析[D].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DOI:10.27648/d.cnki.gzxhu.2022.000093.

还可以参考以下文献区别不同类型的黑眼圈

1

文章标题:Classification by causes of dark circles and appropriate evaluation method of dark circles

备注:通过视觉评估、伍德灯测试(Wood's Lamp Test)和病史调查,对100名患有黑眼圈的受试者进行分类。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srt.12258

2

文章标题: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kin with dark circles using pump-probe imaging

备注:利用泵浦探测成像技术(Pump-Probe Imaging),分析黑眼圈区域的黑色素颗粒微观结构和光谱特征。

实验利用利用泵浦探测成像技术,分析黑眼圈皮肤中黑色素颗粒的微观结构和光谱特征,得出色素型黑眼圈与其他两组(正常皮肤和血管型黑眼圈)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而正常皮肤与血管型黑眼圈之间无明显差异的结论。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kin with dark circles using pump-probe imaging | Scientific Reports

3

文章标题:Evaluation of dark circles of the lower eyelid: comparison between reflectance meters and image processing and involvement of dermal thickness in appearance

备注:使用反射仪和图像分析,检查下眼睑和脸颊区域,分析色素指数(MI)、红斑指数(EI)和皮肤氧化水平(OX)。

发现患有黑眼圈的受试者下眼睑皮肤更薄,MI 和 EI 更高,提供了血管型和结构型黑眼圈分类的重要线索。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111/j.1600-0846.2007.00277.x

4

文章标题:A validated photonumeric scale for infraorbital dark circle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a cosmetic treatment product in a split-face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备注:开发并验证了一种眶下黑眼圈光数字评分量表,用于标准化临床评估。

黑眼圈的光数字量表。基于一组专家临床评估人员的经验,开发了一种光数字评分量表,作为临床评估人员和检测实验室对眶下黑眼圈临床评估进行标准化的工具。该眶下黑眼圈光数值量表灵敏且可靠,提供了一种客观且易于使用的工具来评估黑眼圈及其治疗方法。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111/ics.12668

5

文章标题:Identification Of Three Key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Aetiology Of Dark Circles By Clinical And Instrumental Assessments Of The Infraorbital Region

备注:结合多种技术(如多光谱图像、超声、视频毛细血管镜等)分析黑眼圈区域的生理特征。

通过临床观察、多光谱图像、视频毛细血管镜、超声分析等技术,该研究系统地量化了黑眼圈的特征,结合生理学因素(色素沉着、血管变化、皮肤厚度)为区分不同类型黑眼圈提供了科学基础。这种多维度分析可用于指导针对性治疗方案的选择。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2147/CCID.S217956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