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盐道日记2

十月一日


高坪——红举 行程约 15 KM 累计上升约 320 M


全程第三天,徒步第二天。


早上向导出了点问题,临时换了一个,这一耽搁拖到九点半才出发。


终于还是下雨了,漫天的毛毛细雨。这种天气最让人头痛,冲锋衣穿也不是不穿也不是,穿了汗透,不穿淋透。YANJIN一会儿穿一会儿脱的,我打定主义穿着,宁可汗流浃背也要保温。好在今天爬升高度不大,高坪海拔1430M,我们在盘山公路之间寻小路穿插,不久便到了一处垭口,海拔上升到1750M。出门时城里还是夏天,而这里气温已经降到了摄氏9度。山风阵阵,身上虽然大汗淋漓但已经可以感受到一点凛冽了。


此处地势高阔,向导指着远处告诉我们,如果天气好可以看到大九湖乡。可是今天天气并不好,眼前只能看到一片茫茫白雾。大九湖啊大九湖,高山上的草原,那是我们此行的转折,我们还要经过多少天痛苦的行程才能走进你的怀抱?


随后开始下山。路况变得复杂了,路面经常是又陡又滑,脚底又被磨得疼痛起来。在一个叫做三道沟的地方我们开始进入一道峡谷。这里据说曾是古盐道上一处重要的通道,现在这一带的居民都搬迁得差不多了,只在路旁见到几户破败的农舍。山间有一条溪流,进入峡谷之前从地面消失,落入地下一个岩洞。据说前年有一队法国人曾在这里探险,花了好几天,最后从洞里带走了一只金蛤蟆。(法国探险队相信是真的,但金蛤蟆到底是怎么会事儿没人说得清)。从山坡上俯视,视线被层层林叶阻隔,看不到洞口只听得到响亮的水声。有心取道近访,草木茂盛路迹全无。算了,挥手自兹去。


行不多远,走在前面的YANJIN回头大喊起来。定睛一看,赫赫,多好的一块营地啊!两山夹峙之中一大片如茵的草地,平整得可以摆开二三十顶帐篷而无须修整地面;草地的一侧有一股清泉汩汩流动,正是上好的水源;对面的崖壁下还有一个开阔的石穴,用来做厨房再合适不过。从来没见过如此天然优良的宿营地,而且四下景致还不错。可惜现在才是中午,总不能就此宿营吧。感叹一番,仍挥手自兹去。


峡谷越来越狭窄幽闭了。路旁时有横七竖八的朽木倒卧,岩石上、树干上都生满了浓绿的青苔。小路残缺不全,经常从干涸的河床上穿过,一个个巨大的湿淋淋的鹅卵石让我们十分小心,失足不得。雨点从林叶间噼噼啪啪地落下,穿过峡谷的风哗哗拉啦地摇动林叶,雨声风声交织在一起,更加催生寒意。


在这样幽深的峡谷深处居然也有一个石寨,我们在向导的指点下驻足仰望。悬崖中间大约十几米高的地方有几个断续的石穴岩洞,洞外有石块垒就的一个山门和几段石墙。跟鸾英寨一样,这些石墙上寸草不生,苔痕全无,怎么看也不象古迹,于是没有了进一步探访的愿望,再挥手自兹去。


又听到水声了。隔涧相望,一面高峻陡直的悬崖下面,一股水流从一个不大的岩隙喷涌而出。这就是峡谷外那条溪水的出口。


忽然有人声传来。循声望去,岩隙一侧、崖壁之下有几堆整齐的朽木——有人在这里养殖香菌。向导冲着对面打了个呼哨,对面传来回应的吆喝,如此反复数次,但人声总是被水声掩盖,始终不见人踪。


峡谷变得开阔了。一只山羊突然从路边的草丛里跳了出来,接着又是两只、三只……最后是两个放羊娃,满脸好奇,目不转睛地望着我们。随后一段泥泞的简易公路的尽头便是今天行程的终点,我们到达了红举村——原红举乡乡政府所在地。


红举地势不算太低,1125M,这对明天的行程是有利的。东家比较热情,特别是房子很大,还有阳台,便于我们晾晒湿衣。整理完毕在村里闲逛,见到一个包着头巾的老人(这种着装习俗已经被渐渐淡忘了),与之攀谈,得知老人做过挑盐的行当。旁边人介绍说这是村里唯一健在的当年盐夫了。老爷子年龄太大,记忆已经模糊了,不过我们还是听到了一些书上看不到的东西。


   东家的女儿在松柏镇读高一,国庆放假在家。无意中看到了她的语文课本,随手翻开一看,目录上一个个熟悉的标题跃然眼前:《致橡树》、《我愿意是激流》、《过客》、《元音》……还有《预言》。这都是自己曾经十分喜爱的诗歌啊!于是激动地诵读一番——原来本人在文学方面的修养是高中一年级水平的。

十月二日

 

 

红举——板仓 行程约 20 KM 累计上升约 740 M

 

 

全程第四天,徒步第三天。

 

 

今天的路程稍远,但这户东家不够勤快,起床还没有我们早,耽误了一点时间。向导在约定地点等了很久我们才赶到。

 

 

第一段行程又是上山。雨下得很大,山腰以上笼罩着厚厚的云雾。沿着小路我们很快便爬进了云雾里,周围茫茫一片。路不算滑,一步一步地踩得很塌实,但坡度并不小。累啊,每隔几步就得停下来喘上几口气,好在经过两天的跋涉双腿已经适应,进入了正常状态。可恨这个向导实在话多,一边在前面带路一边不停地问这问那,对我们粗重的喘息声充耳不闻。可怜我这会儿除了迈腿就只会喘气,哪里还有说话的力气。

 

 

时近中午终于又上垭口,此地名为店家垭,海拔1665M,这是今天上升的顶点了。冲锋衣里的T恤早已被汗水浸透,山风一吹冰凉刺骨。在一户人家休息时我恨不得扑到火塘里去,而起身时重新裹上冲锋衣实在需要一点决然的勇气,湿衣带来的那种冰凉的刺激让人忍不住地呲牙。

 

 

一条泥泞的简易公路向前延伸。这些路都是以前为了运送木材修建的,现在林业萧条了,道路也疏于维护了,大都破旧不堪。我们踩着泥水埋头急行,大家都不说话,只有脚下持续地发出“咕唧咕唧”的声音一直伴随着我们。身上的热量在慢慢消退,寒意在不断增长。快走快走,我要脱下湿鞋,我要换上干衣服,我要坐下来休息,要有一盆碳火……

 

 

可惜连这样的道路也不能一直享用。向导突然一闪身,溜下了路旁的一条小道。下山下山……步步为营手脚并用。被雨水浸泡两天之后的山路又软又滑。脚掌还没开始发牢骚,一只鞋垫倒委屈起来,逐渐地在脚掌下面缩成一团……忍无可忍时,总算发现一处废弃的农舍。坐在门槛上换好备用鞋垫继续上路,行出不远,另一只鞋里的垫子也委屈起来了,渐渐在脚掌下面缩成同样的一团……该死。

 

 

今天的行程还算简单,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也不算晚。板仓海拔900M,地势较低,气温稍高,多数人家还没有开始烤火,投宿的这户人家大概是村里最穷的了,我们之所以落脚这家,唯一的理由是从门外经过时看到了堂屋里的一盆碳火。

 

 

这户人家的男主人不在,女主人一听说我们明天需要一个向导并且有酬劳,立即毛遂自荐。YANJIN 不放心,晚上多次试探,这女主人很自信地声称连北京武汉都独自闯过,我们同意了。于是从晚饭后开始她便咋咋乎乎地为明天的出行操劳起来,直到我们钻进被窝快睡着了还能听见她在隔壁高声大嗓分析着明天是穿套鞋还是胶鞋是穿一条裤子还是两条比较合适等等等等……

 

 

除了我们两个,这户人家还容留着另外两个本地的客人。晚饭后一块闲坐,谈到明天的行程,这两人居然翻出一本《黄历》郑重其事地查起来。一番指指点点后,遗憾地告诉我们明日“诸事不宜”。

 

令人意外的是这样穷困的农家居然也装上了电话,临睡前便用这电话给留在家里的那个互相牵挂着的人报了个平安。不知道她是在怎样酝酿着思念,但我已经习惯了在艰苦的行程中克制自己的思念,否则前路漫漫何以忍受。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