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协议中的数据编码方式

HTTP协议中的数据编码方式

说明:数据编码用于在网络传输中处理特殊字符、压缩数据或分块传输数据

  1. URL 编码(Percent Encoding):将特殊字符转义为%xx的形式,其中xx是该字符的ASCII码的十六进制表示。例如,空格编码为%20,等号编码为%3D。
    在C#中用Rfc3986标准对UrlEncode进行编码可以用以下代码实现:
    // 摘要:
        //     用Rfc3986标准对UrlEncode进行编码
        //
        // 参数:
        //   text:
        public static string EncodeUrlRaw(this string text)
        {
            if (text.IsNullOrEmpty())
            {
                return text;
            }

            return Uri.EscapeDataString(text);
        }
Base64
编码:将二进制数据转换为ASCII字符表示的编码方式。Base64编码中使用64个字符表示64个不同的数值,将3个字节的二进制数据编码为4个ASCII字符,每个字符占6个比特位。

GZIP
压缩:在HTTP请求或响应内容中使用GZIP压缩算法对数据进行压缩,减小数据大小,在网络传输中提高效率。压缩后的数据使用Base64编码传输。

Chunked
编码:将数据分成一系列固定大小的块,每个块包含块大小和实际数据。这种编码方式使得可以边生成边传输数据,而无需提前知道整个内容的长度。
  • 6
    点赞
  • 7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HTTP协议是指用于网络数据传输的标准协议,即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该协议实现了客户端和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和通信,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互联网标准协议之一。 HTTP协议解析数据规则如下: 1. HTTP请求:HTTP请求由请求行、请求头、空行和请求体四个部分组成。请求行由请求方法、URL和HTTP协议版本三部分组成。请求头是在请求方法之后,数据传输之前给服务器发送的一些附加信息,可以包含请求的HTTP头部字段,如user-agent、accept、content-type等等。空行用于区分请求头和请求体。而请求体则是实际要发送给服务器的请求数据。 2. HTTP响应:HTTP响应由状态行、响应头、空行和响应体四个部分组成。状态行由HTTP协议版本、状态码和状态码对应的信息三部分组成。响应头和请求头类似,是一些附加信息,可以包含例如server、content-type、content-length等,用于告诉客户端关于响应的详细信息。空行和请求的空行类似。响应体则是服务器实际返回给客户端的数据。 3. HTTP报文的编码:HTTP报文可以采用多种编码方式来进行传输,如文本、二进制、MIME和分块编码等。其,MIME类型是常用的一种报文格式,也是HTTP协议的标准格式。分块编码则会将不同长度的数据逐块传输,可以更灵活地处理大数据量。在传输过程,还可以对报文进行压缩和加密等处理,使其更安全、更高效。 总之,HTTP协议数据解析规则十分严格,要求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必须按照规定格式发送和接收数据。只有遵循了这些规则,才能实现成功的数据传输和互联网应用。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