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缓存

        翻翻博客,离最近的一篇也已经过去4个月了,这四个月当中,摩托裁员了,微软换了Windows Phone 8内核了,Apple的New iPad能销售了,Google的Android份额又升了,4年一次的奥运会也结束了。外部环境在变,内部环境也在变,部门调整,项目变更,团队有了新力量,熟悉的脸孔也在消散,世易时移。

        今天看到《探讨iOS应用里的缓存设置》一文,虽然与前述这些没什么关系,但还是像前面的事件一样引发了一些感触。

其实在手机应用里,缓存一直在广泛应用。这里的缓存作为名词指的是软件可访问的持久存储介质,缓存中存储的是软件处理过程中的部分数据;作为动词指的是将软件处理过程中的部分数据存储到可访问的持久存储介质中。比如在线地图类应用,往往会把最近的地图数据按某种格式保存到SD卡或手机存储中,当用户在这附近浏览时就不用频繁下载,既可以节约流量,也可以提高界面的流畅程度。再比如网盘类应用,也是会把用户最近访问的部分数据缓存起来,以减少用户再次下载这些数据的流量消耗。

        显然,缓存数据是用户不可见的,也不应该可见的。缓存的引入是为了满足流量、性能等设计约束,与用户无关。把这个东西对用户可见,一方面用户会很迷茫,大部分用户只会发出“这些是什么东西?我要怎么办?”的疑问;另一方面反而增加了用户的认知成本,虽然用户可控的内容增多了,有些人也会说软件的功能增多了,但用户真的会买这个帐吗?

        现在很多产品经理和体验设计师越来越专业,已经把很多术语转化成了用户易于理解的提示语,那么对于缓存的处理是不是也要从用户的体验本身出发呢?

        开发工程师也是一样的,一直想把所有的功能都呈现给用户,或者让用户去做选择。缓存的处理既然也是个功能,所以要让用户知道,或者让用户来完成本该我们完成的管理工作。

        只有用户没办法,最后可能大多数用户都不理会这个功能了,然后就变成了一个需要维护成本但没有使用价值的无用功能。

        那么对缓存有没有更好的处理方式呢?那就是软件自己来管理。既然缓存不是用户需要的东西,既然缓存是软件开发中制造出来的东西,那就让它自自己来管理吧,别再让用户参与了。设置存储上限、设置时间戳、设置数量上限,设置清除触发条件……就让软件默默的使用它来满足技术指标吧,用户会能感觉到软件的性能与竞品的差异的,真的用不着非要拿“缓存”向用户邀功。

        用一句话结尾吧:凡是不但不对缓存进行管理而且还强迫用户去管理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欢迎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blog.csdn.net/caowenbin ——


 

 

  • 0
    点赞
  • 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打赏
    打赏
  • 4
    评论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文斌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