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勒索软件攻击仍然是全球企业面临的一个持续而严峻的网络威胁,其复杂程度和经济影响不断上升。
据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企业遭受勒索软件后的平均恢复成本高达273万美元,比前一年增加了近100万美元。除了直接的财务成本,企业平均会经历21天的停机时间,严重影响生产力和业务连续性。
勒索攻击频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高额利益是勒索组织进行攻击的主要动机。
黑客团伙通过加密和窃取用户重要数据并要求支付赎金,黑客可以迅速获得巨额利润。
- 人员网络安全防护意识的薄弱。
网络犯罪分子了解和善于利用人性弱点。虽然不同勒索软件的攻击策略和机制有所不同,并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演变,但从根本上,大多数勒索软件是通过利用员工安全意识薄弱或行为模式上的漏洞而成功突破防线的。
许多用户仍然缺乏网络安全意识,不重视密码安全、软件更新等方面的问题。勒索病毒正是利用这一弱点,通过电子邮件、恶意网站等途径传播,一旦用户点击含有病毒的文件、附件或链接,病毒就会迅速感染电脑系统。
- 人员恶意行为的驱使。
除了技术原因外,勒索病毒的制造和传播也与恶意行为有关。一些黑客组织或个人为了获取非法利益,会故意开发并传播勒索病毒,通过加密用户文件并要求支付赎金来获得收益。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用户的利益,也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
- 系统漏洞、软件漏洞的存在。
用户不经常更新操作系统和软件也是勒索病毒得以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软件开发商会不断发现并修复系统中的漏洞,但如果用户不及时更新,这些漏洞就会被病毒利用。勒索病毒通过利用这些漏洞,可以轻松地攻击用户的电脑,并加密文件,要求支付赎金。
- 大数据和云存储技术的安全问题。
当前大数据、云存储等技术已运用到各行各业,数字化办公已成政企的核心,同时也成为黑客重点攻击的目标。
政企数字化进程的加快,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的防护水平却未能与时俱进。一些行业、政企机构将数据往往集中化云存储,触及敏感数据的员工较多,加之系统漏洞,数据安全管理缺失,极易导致数据泄露,存储的服务器一旦发生泄漏,这些未加保护的资料就可能全部被窃取。
因此,无论是企业机构还是个人不能抱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提高数据安全意识,对敏感数据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企业机构应积极为安全薄弱点增加防护策略和手段,建立坚实安全的严密堡垒,强化防护策略,避免数据泄露、网络安全事件的发生。
企业机构应制定严谨详细的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从安全技术上进行数据管理,如数据加密、数据防泄漏、数据溯源、访问权限管控等。同时,数据进行分级分权管理,划分数据等级后加密存储,员工等级不同访问权限不同,普通员工不能越级接触敏感数据,不同部门不能跨部门查看数据,尽可能降低核心数据泄露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