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病历系统是医学专用软件,它用电子设备保存、管理、传输和重现数字化的医疗记录,以取代手写纸张病历。在电子病历系统的功能中,死亡管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以下是对电子病历系统中死亡管理功能的详细阐述:
一、死亡记录管理
电子病历系统能够记录患者的全部病历信息,这其中包括死亡记录。死亡记录是指主治医师对死亡患者住院期间诊疗和抢救经过的记录,应当在患者死亡后24小时内完成。通过电子病历系统,这些记录可以被数字化保存,方便后续的查询和分析。
二、死亡证明电子化管理
- 信息自动提取与校验:在电子化管理死亡证明的过程中,患者的核心基础项信息(如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可以从电子病历中自动提取,填报医师无法修改。对提取不到的基础项需手工录入,且不能为空,否则该死亡证明无法保存和提交。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基础信息的漏填和错填,以及“医保骗保”等情况的发生。
- 疾病诊断信息规范:疾病诊断明细信息限制为医师从ICD10诊断库中选择,这有助于解决手工录入疾病诊断的不规范问题,提高诊断信息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实时质量控制:医院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实时查看上报的死亡证明填写情况,对不合格的可及时退回并给出指导意见,待医师修改后重新上报。这样可以对死亡证明的填写质量进行实时控制,提高死亡上报水平。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的三联单
《居民死亡医学证明(推断)书》是医疗机构出具的、用于证明居民死亡及其原因的医学证明文件。该证明文件通常分为三联,每联具有不同的用途和保存要求。
-
第一联:
- 通常由医疗机构或预防保健科保存,用于内部管理和统计分析。
- 该联包含患者的死亡信息、诊断信息等关键内容,是医疗机构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和科研分析的重要依据。
-
第二联:
- 由医疗机构或相关部门(如公安部门)使用,用于办理户籍注销等手续。
- 该联在办理相关手续时需加盖医疗机构公章,以确保其法律效力。
-
第三联:
- 由死者家属保存,作为办理殡葬手续等事宜的凭证。
- 该联同样包含患者的死亡信息和诊断信息,但通常不包含医疗机构内部的管理信息。
三、死亡病例讨论与分析
电子病历系统还支持死亡病例讨论记录的管理。这包括在患者死亡一周内,由科主任或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主持,对死亡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的记录。这些记录有助于总结诊疗经验,提高医疗质量。
四、与其他系统的集成与接口
电子病历系统需要与其他医疗信息系统进行集成和接口,如HIS(医院信息系统)、LIS(实验室信息系统)等。通过接口引擎,系统能够将非标准化信息转换为标准化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在死亡管理方面,这有助于实现患者死亡信息的全面整合和跨科室、跨医院的共享。
综上所述,电子病历系统中的死亡管理功能涵盖了死亡记录管理、死亡证明电子化管理、死亡病例讨论与分析以及与其他系统的集成与接口等多个方面。这些功能共同构成了电子病历系统中死亡管理的完整框架,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全面、准确、高效的死亡信息管理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