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分析师学习笔记(八)

企业信息化战略与实施

企业信息化概述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以业务流程的优化和重构为基础,在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上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数据库技术,控制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信息,实现企业内、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1.国家信息化体系
我国国家信息化管理部门曾经列出了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它们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1)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国家信息化的核心任务,是国家信息化建设取得实效的关键,也是我国信息化的薄弱环节。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程度是衡量国家信息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2)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设施,包括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络。这三种网络有各自的形成过程、服务对象和发展模式,它们的功能有所交叉,又互为补充。信息网络在国家信息化的过程中将逐步实现三网融合,并最终做到三网合一。
(3)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应用是指把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它直接反映了效率、效果和效益。信息技术应用是信息化体系六要素中的龙头,是国家信息化建设的主阵地,集中体现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需求和效益。
(4)信息产业。信息产业是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包括微电子、计算机、电信等产品和技术的开发、生产、销售,以及软件、信息系统开发和电子商务等。从根本上来说,国家信息化只有在产品和技术方面拥有雄厚的自主知识产权,才能提高综合国力。
(5)信息化人才。人才是信息化的成功之本,而合理的人才结构更是信息化人才的核心和关键。合理的信息化人才结构要求不仅要有各个层次的信息化技术人才,还要有精干的信息化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法律、法规和情报人才。在信息化人才中有一种人才最为重要,那就是系统分析师。系统分析师既是信息化的技术人才,同时,又是经营管理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而CIO又是系统分析师队伍的领军人物,是企业最高管理层的重要成员。
(6)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信息化政策和法规、标准、规范用于规范和协调信息化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关系,是国家信息化快速、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的保障。

2.企业信息化方法
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

(1)业务流程重组方法。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企业必须重新审视生产经营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对企业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法进行“彻底的、根本性的”重新设计,以适应当今市场发展和信息社会的需求。现在,业务流程重组已经成为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方法。
(2)核心业务应用方法。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中生存并发展,都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业务,否则,必然会被市场所淘汰。围绕核心业务应用信息技术是很多企业信息化成功的秘诀。
(3)信息系统建设方法。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信息化的重点和关键是建设好信息系统。因此,信息系统建设成了最具普遍意义的企业信息化方法。
(4)主题数据库方法。主题数据库就是面向企业业务主题的数据库,也就是面向企业的核心业务的数据库。
(5)资源管理方法。管理好企业的资源是企业管理的永恒主题。信息技术的应用为企业资源管理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因此,企业资源规划和管理方法也就成了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方法。

企业信息化规划

信息化规划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纲领和向导,是信息系统设计和实施的前提和依据。信息化规划是以整个企业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企业各部门的目标与功能为基础,同时结合行业信息化方面的实践和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的掌握,制订出企业信息化远景、目标和发展战略,从而达到全面、系统地指导企业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充分而有效地利用企业的信息资源,以全面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信息化规划的内容

企业信息化规划不仅涉及到信息系统规划,同时与企业规划、业务流程建模等紧密相关,是融合企业战略、管理规划、业务流程重组等内容的“业务+管理+技术”的规划活动。

1.信息化规划的具体内容
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明确发展目标和实施重点。企业要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和现实条件出发,确定企业近期、中期以及长期的企业信息化的任务和要求,做到方向正确,目标清晰,实施进程有保障。
(2)成立领导机构。企业信息化是一个长期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牵涉面广、实施难度大,如果没有企业高层领导的支持和推动,没有有效的协调与管理,是很难取得预期效果的。
(3)做好企业业务信息化需求分析。企业所有的信息化项目都不是孤立的,无一例外的都是为业务服务。因此,做好业务的信息化需求分析十分重要,它是信息化成功的必要条件。
(4)确定企业信息化不同发展阶段的投资预算。信息化建设必然需要一定的资金和其他资源的投入,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要充分考虑到,并做出科学而合理的安排。在安排企业信息化预算时,既要避免不切实际的盲目投入,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也要满足基本需求,以免导致“烂尾工程”和“半截子工程”的出现。
(5)制订必要的促进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章制度。企业信息化牵涉面广,实施难度大,制订必要的规章制度,使企业信息化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标准可执行,对加快信息化的顺利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信息化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

企业战略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业务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1.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
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证企业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的一致性,把企业战略的目标转换为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在企业信息化实践中,如何处理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的关系是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在很多企业,二者分别独立运行,缺乏协调和统一,从而导致企业战略缺乏信息系统的支撑,同时,信息系统由于缺少企业战略的指导,而导致其无效或低效。

2.信息化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
根据企业所处的信息化阶段不同,信息化规划与企业战略规划的关系也略有不同,具体表现为以下三种情况:

(1)当企业处在信息化的初级阶段时,业务部门根据现有的业务流程或管理需要,直接提出信息化需求,IT部门按照需求实施。
(2)当企业处在信息化的中级阶段时,企业制订了整体战略规划,业务部门则根据企业战略,对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进行改进,然后由不同的业务部门分别提出信息化需求,由IT部门分别独立实施。这时候形成的信息系统结构是与优化后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相适应的。
(3)当企业处在信息化的高级阶段时,企业会根据整体战略规划,通盘考虑各业务部门的信息化需求,制订整体的信息化战略,统一规划,分步实施。这时候建立起来的信息系统结构由企业信息化战略统一指导,并与优化后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相适应。

3.信息化战略与企业战略的集成
信息化战略从企业战略出发,服务于企业战略,同时又影响和促进企业战略。企业战略与信息化战略集成的主要方法有BITA(Business-IT Alignment,业务与IT整合)和EITA(Enterprise IT Architecture,企业IT架构)。

(1)业务与IT整合。BITA是一种以业务为导向的、全面的IT管理咨询实施方法论。从制订企业战略、建立(或改进)企业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到进行IT管理和制订过渡计划(transition plan),使IT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战略和目标服务。BITA适用于信息系统不能满足当前管理中的业务需要,业务和IT之间总是有不一致的地方。BITA的主要步骤是:评估和分析企业当前业务和IT不一致的领域,整理出企业的业务远景和未来战略,建立业务模型,提出达到未来目标的转变过程建议和初步计划,以及执行计划。
(2)企业IT架构。EITA分析企业战略,帮助企业制订IT战略,并对其投资决策进行指导。在技术、信息系统、信息、IT组织和IT流程方面,帮助企业建立IT的原则规范、模式和标准,指出IT需要改进的方面并帮助制订行动计划。EITA适用于现有信息系统和IT基础架构不一致、不兼容和缺乏统一的整体管理的企业。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方法

结构化方法也称为生命周期法,是一种传统的信息系统开发方法,由结构化分析(Structured Analysis,SA)、结构化设计(Structured Design,SD)和结构化程序设计(Structured Programming,SP)三部分有机组合而成,其精髓是自顶向下、逐步求精和模块化设计。

1.结构化方法的特点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1)开发目标清晰化。结构化方法的系统开发遵循“用户第一”的原则,开发中要保持与用户的沟通,取得与用户的共识,这使得信息系统的开发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之上。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应该始终与用户保持联系,从调查研究入手,充分理解用户的需求和业务活动,不断地让用户了解工作的进展情况,校准工作方向。
(2)开发工作阶段化。结构化方法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明确,注重对开发过程的控制。每个阶段工作完成后,要根据阶段工作目标和要求进行审查,这使各阶段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便于项目管理与控制。
(3)开发文档规范化。结构化方法每个阶段工作完成后,要按照要求完成相应的文档,以保证各个工作阶段的衔接与系统维护工作的便利。
(4)设计方法结构化。在系统分析与设计时,从整体和全局考虑,自顶向下地分解;在系统实现时,根据设计的要求,先编写各个具体的功能模块,然后自底向上逐步实现整个系统。

2.结构化分析
A就是根据分解与抽象的原则,按照系统中数据处理的流程,用数据流图(Data Flow Diagram,DFD)来建立系统的功能模型,从而完成需求分析。

3.结构化设计
SD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概要设计和详细设计两个阶段,它根据模块独立性原则和系统结构准则,将DFD转换为系统结构图(也称为模块结构图或控制结构图),用系统结构图来建立系统的物理模型,描述系统分层次的模块结构,以及模块之间的通信与控制关系。

4.结构化程序设计
SP就是使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将每个模块的功能用相应的标准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表示出来,从而实现整个系统。

5.结构化方法的缺点
结构化方法的主要不足和局限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发周期长。采用结构化方法进行系统开发,按照顺序历经各个阶段,直到系统实施阶段结束后,用户才能使用系统。业界把这种现象形象地比喻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这样,一方面使用户在较长的时间内不能得到(甚至无法感觉到)一个可实际运行的物理系统;另一方面,由于开发周期长,系统的环境(例如,市场环境、业务结构等)必定会有变化,这就使得最后开发出来的系统在投入使用之前就已经面临淘汰,这种系统难以适应环境变化。
(2)难以适应需求变化。在信息系统项目中,用户需求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然而,结构化方法要求系统分析师在系统分析阶段充分掌握和理解用户需求。否则,如果在系统分析阶段需求不明确,或者需求经常变更,就会导致后续的开发过程返工甚至无法进行。这是很多信息系统项目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系统分析师不一定是用户业务领域的行业专家,可能与用户“隔行如隔山”,交流起来比较困难,想一次性就准确描述用户的需求的企图注定是个幻想。
(3)很少考虑数据结构。结构化方法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比较注重系统功能的分解与抽象,兼顾数据结构方面不多。尽管结构化方法也包括数据建模和数据库设计,但它仍是以模块为系统开发的核心环节,而且,从SA阶段的DFD到SD阶段的模块结构图的转变也比较困难。
面向对象方法

1.基本概念

(1)对象。在计算机系统中,对象是指一组属性及这组属性上的专用操作的封装体。属性可以是一些数据,也可以是另一个对象。每个对象都有它自己的属性值,表示该对象的状态,用户只能看见对象封装界面上的信息,对象的内部实现对用户是隐蔽的。一个对象通常可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对象名、属性和方法。
(2)类。类是一组具有相同属性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一个类中的每个对象都是这个类的一个实例(instance)。在系统分析和设计时,通常要把注意力集中在类上,而不是具体的对象上。每个类一般都有实例,没有实例的类是抽象类。抽象类不能被实例化(不能用new关键字去产生对象), 抽象方法只需声明,而不需实现。是否建立了丰富的类库是衡量一个OO程序设计语言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
(3)继承。继承是在某个类的层次关联中不同的类共享属性和方法的一种机制。父类与子类的关系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一个父类可以有多个子类,这些子类都是父类的特例。父类描述了这些子类的公共属性和方法,子类还可以定义它自己的属性和方法。一个子类只有唯一的父类,这种继承称为单一继承;一个子类有多个父类,可以从多个父类中继承特性,这种继承称为多重继承。对于两个类A和B,如果A是B的子类,则B是A的泛化(generalization)。继承是OO方法区别于其他方法的一个核心思想。
(4)封装。面向对象系统中的封装单位是对象,对象之间只能通过接口进行信息交流,对象外部不能对对象中的数据随意地进行访问。封装的目的是使对象的定义和实现分离,这样,就能减少耦合,类内部的实现可以自由改变而不会影响其他的类或对象。同时,类具有严密的接口保护,使对象的属性或服务不会随意地被使用,对象的状态易于控制,可靠性随之增强。
(5)消息。消息是对象之间通信的手段,一个对象通过向另一个对象发送消息来请求其服务。一个消息通常包括以下信息:提供服务的对象标识、服务类型和相关参数(输入信息和回答信息)。要求服务的消息具有特定的格式和输入参数,这种规定也称为消息协议。消息只告诉接收对象需要完成什么操作,但并不指示接收对象怎样去完成这个操作。
(6)多态。多态是指同一个操作作用于不同的对象时可以有不同的解释,并产生不同的执行结果。多态有多种不同的形式,其中参数多态(同一对象、方法能以一致的形式用于不同的类型)和包含多态(定义于不同类中的同名方法的多态行为)统称为通用多态,过载多态(同一方法名表示不同的功能)和强制多态(通过语义操作把一个属性的类型加以改变)称为特定多态。

2.OO方法的过程
与结构化方法类似,面向对象方法也包括面向对象的分析(Object-Oriented Analysis,OOA)、面向对象的设计(Object-Oriented Design,OOD)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OOP)三个阶段。

3.Coad/Yourdon方法
Coad/Yourdon方法特别强调OOA和OOD采用完全一致的概念和表示法,使分析和设计之间不需要表示法的转换。该方法的特点是表示简炼、易学,对于对象、结构、服务的认定较系统、完整,可操作性强。

4.Booch方法
Booch最先描述了OO方法的基础问题,指出OO方法是一种根本不同于传统的功能分解的设计方法。

Booch认为系统开发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每个周期包括四个步骤,分别是标识类和对象、确定类和对象的含义、标识关系、说明每个类的接口和实现。

5.OMT方法
OMT方法使用了建模的思想,讨论如何建立一个实际的应用模型,包括对象模型、动态模型和功能模型。

OMT方法通常包括四个活动,分别是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对象设计和实现。

6.OOSE
OOSE在OMT的基础上,对功能模型进行了补充,提出了用例(use case)的概念,最终取代了DFD来进行需求分析和建立功能模型。OOSE方法采用五类模型来建立目标系统,分别是需求模型、分析模型、设计模型、实现模型和测试模型。

OOSE的开发活动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分析、构造和测试。其中分析过程分为需求分析和健壮性分析两个子过程,分析活动分别产生需求模型和分析模型;构造活动包括设计和实现两个子过程,分别产生设计模型和实现模型;测试过程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三个过程,共同产生测试模型。

用例是OOSE中的重要概念,在开发各种模型时,它是贯穿OOSE活动的核心,描述了系统的需求及功能。

7.与结构化方法的结合
OO方法使系统的描述及信息模型的表示与客观实体相对应,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有利于系统开发过程中用户与开发人员的交流和沟通,缩短开发周期,提供系统开发的正确性和效率。OO方法可以普遍适用于各类信息系统的开发,但是,OO方法也存在明显的不足。例如,必须依靠一定的OO技术支持,在大型项目的开发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涉足系统分析以前的开发环节。

面向服务方法

1.服务的概念
W3C(World Wide Web Consortium,万维网联盟)将服务定义为“服务提供者完成一组工作,为服务使用者交付所需的最终结果”。服务是一种为了满足某项业务需求的操作、规则等的逻辑组合,它包含一系列有序活动的交互,为实现用户目标提供支持。

2.SO分析与设计
SO方法有三个主要的抽象级别,分别是操作、服务和业务流程。位于最低层的操作代表单个逻辑单元的事物,执行操作通常会导致读、写或修改一个或多个持久性数据。服务的操作类似于对象的方法,它们都有特定的结构化接口,并且返回结构化的响应;位于第二层的服务代表操作的逻辑分组;最高层的业务流程则是为了实现特定业务目标而执行的一组长期运行的动作或活动,包括依据一组业务规则按照有序序列执行的一系列操作。

3.服务建模
按照实施的阶段,服务建模可以分为服务发现、服务规约和服务实现三个阶段。

(1)服务发现。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中间对齐的方式,得到候选服务。自上而下的方式也称为业务领域分解,从业务着手进行分析,将业务进行领域分解、流程分解和变化分析;自下而上的方式也称为已有资产分析,利用已有资产来实现服务,已有资产包括现有系统、定制应用、行业规范或业务模型等;中间对齐的方式也称为业务目标建模,帮助发现与业务对齐(支持相关的业务流程和业务目标)的服务,并确保关键的服务在业务领域分解和已有资产分析的过程中没有被遗漏。
(2)服务规约。对候选服务进行分类,根据是否便于复用和组装,是否具有业务对齐性来决定是否将服务暴露。同时,需要考虑服务的信息系统特性。服务规约还包括服务编排、服务库和服务总线中间件模式的设计等过程。
(3)服务实现。根据对业务领域的理解和现有系统的分析,将服务的实现分配到相应的服务构件中,并决定服务的实现方式。
原型化方法

原型化方法也称为快速原型法,或者简称为原型法。它是一种根据用户初步需求,利用系统开发工具,快速地建立一个系统模型展示给用户,在此基础上与用户交流,最终实现用户需求的信息系统快速开发的方法。

1.原型的概念和分类
在系统开发中,原型是系统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它反映最终系统的部分重要特性。如果在获得一组基本需求说明后,通过快速分析构造出一个小型的系统,满足用户的基本要求,使得用户可在试用原型系统的过程中得到亲身感受和受到启发,做出反应和评价,然后开发者根据用户的意见对原型加以改进。

从原型是否实现功能来分,可分为水平原型和垂直原型两种。水平原型也称为行为原型,用来探索预期系统的一些特定行为,并达到细化需求的目的。水平原型通常只是功能的导航,但并未真实实现功能。水平原型主要用在界面上;垂直原型也称为结构化原型,实现了一部分功能。垂直原型主要用在复杂的算法实现上。

从原型的最终结果来分,可分为抛弃式原型和演化式原型。抛弃式原型也称为探索式原型,是指达到预期目的后,原型本身被抛弃。抛弃式原型主要用在解决需求不确定性、二义性、不完整性、含糊性等;演化式原型为开发增量式产品提供基础,逐步将原型演化成最终系统。主要用在必须易于升级和优化的场合,适用于Web项目。

2.原型法的开发过程

(1)确定用户基本需求。在系统分析师和用户的紧密配合下,快速确定系统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可能是不完全的、粗略的,但却是最基本的、易于描述和定义的。这个阶段一般不产生对外的正式文档,但对于大型系统而言,应该形成一个初步需求文档。
(2)设计系统初始原型。在快速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基本需求,尽快实现一个可运行的系统。构造原型时要注意两个基本原则,即集成原则(尽可能用现有系统和模型来构成,这需要相应的原型工具)和最小系统原则(耗资一般不超过总投资的10%)。
(3)试用和评价原型。用户在开发人员的协助下试用原型,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评价系统的优点和不足,指出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确用户需求,提出修改意见。
(4)修正和完善原型。根据修改意见和新的需求进行修改。如果用修改原型的过程代替快速分析,就形成了原型开发的迭代过程。开发人员和用户在一次次的迭代过程中不断将原型完善,以接近系统的最终要求。
(5)整理原型和提供文档。如果经过修改或改进的原型,得到参与者一致认可,则原型开发的迭代过程可以结束。

3.原型法的特点
原型法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型法可以使系统开发的周期缩短、成本和风险降低、速度加快,获得较高的综合开发效益。
(2)原型法是以用户为中心来开发系统的,用户参与的程度大大提高,开发的系统符合用户的需求,因而增加了用户的满意度,提高了系统开发的成功率。
(3)由于用户参与了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对系统的功能和结构容易理解和接受,有利于系统的移交,有利于系统的运行与维护。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方法

信息系统战略规划(Information System Strategic Planning,ISSP)是从企业战略出发,构建企业基本的信息架构,对企业内、外信息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与应用,利用信息控制企业行为,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帮助企业实现战略目标。

ISSP方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各个阶段所使用的方法也不一样。第一个阶段主要以数据处理为核心,围绕职能部门需求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企业系统规划法、关键成功因素法和战略集合转化法;第二个阶段主要以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围绕企业整体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战略数据规划法、信息工程法和战略栅格法;第三个阶段的方法在综合考虑企业内外环境的情况下,以集成为核心,围绕企业战略需求进行的信息系统规划,主要的方法包括价值链分析法和战略一致性模型。

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方法主要用于大型信息系统的开发,BSP方法是企业战略数据规划方法和信息工程方法的基础。

1.BSP方法的原则
BSP方法遵循以下原则:

(1)信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