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咱们的拓展活动想了很多东西,下面我把每个活动用“*”的多少来评价一个活动的现实价值的大小:
团队的:
**** “珍珠岛、哑巴岛、盲人岛”活动:强调的是团队协作是否有效、完美;在公司中,高层就是“有吃有喝的正常人,信息全面,掌握着公司的方向的舵手”、中层就是“埋头苦干的哑巴,公司的中坚力量”、底层就是“信息最不全面的盲人,具有专业技能,需要在工作中提升自己、了解公司的产品和业务的公司基础力量”;
《1》在活动中“珍珠岛”的同事做了一些不是主要任务的事,例如:剥鸡蛋;在现实的工作的话就有可能影响公司的发展方向,有些工作的安排可能对公司主营业务没有大帮助;
《2》在活动中“哑巴岛”的同事在缺乏完整信息的状态下,救助工作不能有效开展,最后功伟把自己给“牺牲”了,来到“盲人岛”带领其他“哑巴岛”的成员完成了救助任务;在现实的工作就是尽全力是满足下级的工作所需的资源,看看那些资源是超出下级能力需要上级提供的;
《3》在活动中“盲人岛”的同事真的是除了具有强的求生欲望和对救助队友的信心之外,真的什么都做不了;我当时在“盲人岛”感触很深,在指令不明确的情况,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给救援工作帮倒忙,除了要有强的求生欲望和对救助队友的信心之外,活着就是对救助人员的最大的帮助,不过事后我也想过干脆拉着队员都跳海的了,盲人门都自杀了“哑巴岛”的同事生还的可能性会更大,但是这样就会打破了游戏规则了,呵呵,其实情急之下没啥游戏规则的。(这里不讲投乒乓球发救助信号的事)
那在现实中,就需要每一级的负责人在下达工作任务时要让队员完全理解工作任务,在部分理解的情况下要引导队员在理解中完成工作;队员需要必要、合理的资源时,负责人要全力满足,同时要求队员在任务很明确和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尽全力完成任务;另一方面同事间在相互交换意见时,不能认为反正话我也说了,你理解还是不理解是听的人的事情,这种做法明显是对别人不公平;倘若,大家都能按照一个合理的讨论问题或开会的机制,没有什么问题讨论不出结果的,前提是讨论问题要客观、全面。
*** “人墙”活动:强调个人踊跃站出来去承担跟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工作,这样队长(公司的领导层)可以地把任务快速、有效地分配下去;如果任务大于自己目前的能力时,也要大家踊跃去争取,当然队长要最后综合评估把任务合理地分配下去;一定避免任务下来了,大家都因为担心可能会由于自己的能力与任务不匹配而影响任务的完成都不去接任务。
** “信任背摔”活动:强调的是团队的感情培养和信任建立;无论在工作中可能因为工作方式还是由于意见不一致(缺乏标准判定)问题存在争吵或矛盾(有的员工也是有自身的原因不能融入团队最后离开了),其实仔细想想大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公司更好,为了是追求工作的完美大家才在争吵或者有可能误解产生矛盾的,当大家都能相互理解的时候,所有的“争吵”和“矛盾”都是理所当然存在的,问题只是我们如何在今后的工作中去避免、去提升我们的工作效果(效率+结果),所以我在高台下来倒在大家的怀抱的那一刻的感觉是舒服的。
个人的:
* “高空断桥、抓杠”活动:锻炼个人能力的挑战,工作就是在挑战中完成的,个人只要认定前面两句话,自信和毅力就义不容辞要具备。
最后,大家可能都有这种感觉,要是早知道某个活动的规则和背后的要点的话,再来一次我会做地更好,其实现实有些事没有第二次,希望大家把每次的工作都认真、全力、保证品质地去对待,我的MSN标签:“给自己一片没有退路的悬崖,事实上给了自己一次向高地冲锋的机会”,借此鞭策自己也希望大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