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随笔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大学》讲 至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中庸》则从更高程度讲修身。我认为,《中庸》是证明儒释道是一家的证据。是讲修行功夫的道。被人称为孔门心法。《大学》是孔子的徒弟做的,《中庸》是孔子的孙子 子思 做的。估计是为 正孔门之道而做。你看,这三代人不断传承和发扬。没有《中庸》,就没有阳明心学,就没有程朱理学。没有《大学》和《中庸》,孔门就不能称为儒教。
天命,命就固定不可变的东西,天命就是天道,是形而上的东西。
天命就是天性。主宰天性的就是道。所以率天性就是按道而行。
修道就是中庸要教的。
用大白话来说,就是 天命就是天性,天性就是道。修道就是本文要教的。 修的是什么道,天道。

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天道是万事万物运行的灵魂,不可须臾离也,如果可以离开,那就不是道。如果没有灵魂,不久乱成一锅粥了么。就想生命一样,能暂时离开人么? 不能! 将这个是为了说明 修道就要一直持道。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就不叫修道。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当人看不见时,就要谨慎,当人听不到时,你就要害怕自己没有能持道。
没有什么比没有人的时候,更容易看见你的品质。 没有什么比在小事上,看见
你的休养。所以君子要慎独。这是儒家修身法门的核心思想之一。 这讲的是修身的思路,就是以一贯之。就是始终如一。
慎独不是只在独处时才谨慎,是一旦你信仰此道,你就要把你自己的信仰融进生命的每一刻。是不是很难!但这句话反过来说,就很简单,一旦你有自己的信仰,它就会影响你生命的每一刻。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是在解释中庸之道。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这个说的心喜怒哀乐之未发,叫做中。佛家说这个空。道家叫清净。打坐修行的基础就是要保持这种状态。
如果喜怒哀乐发了,就要到达中节。中节是指 情绪萌生后,能够当喜则喜,当怒则怒,但不过分,也不能强行克制情绪的发泻,依时而中,变化无方,绝非拘泥。
中是天下的本体。和是天下的公理。到达中和,天地会各归其位,万物和谐生长。
仲尼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孔子说:君子信仰中庸之道,小人排斥中庸之道。君子的能够时时刻刻持中道。而小人压根就不相信这些道理,也就不会约束自己。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孔子说:中庸之道修持太难了,普通人很难难持久修持。
子曰:道之不行,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其味也。
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被广泛推行,我其实知道原因,智者做的太过,愚蠢的人做不到。中庸之道不被明白,我也知道,贤能的人理解的太过,不肖的人,理解不了。人没有不吃喝的,但很少有知道食欲的味道的。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哎,中庸之道不太好施行啊!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舜是有大智慧的人,舜好问治国之道,同时能从分析浅近的话语里包含的意思。隐恶扬善,拿着过和不及的两端,选择合适策略,用于人民的治理。这就它为舜的原因!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擭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人都说,我知道了。但经常让自己深陷各种陷阱而不自知。 人都说,我知道了,行持中庸,不到一月就坚持不住了。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拳拳服膺,双手抱拳放在胸中,表示很虔诚的样子。有个词语叫义愤填膺,生气时不停地捶打胸部。为啥生气地时候要打膺。这是牵扯到中医常识,膺其实是人的膻中穴,就是人说的胸口,主人的喜乐,一生气,心胸闷,一锤就能舒服了。
颜回,选择了中庸之道,得到一点好处,就双手抱拳虔诚的赞叹中庸之道,让它不要失中庸之道。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天下国家可以跟你分,爵禄也可以辞,也可以把杀掉,中庸不能丢!
子路问强。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娇!中立而不依,强哉娇!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娇!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娇!
子路问什么是真正的强!孔子说,你问的是南方人的强,还是北方人的强,还是你这种强?款柔待人,不对人做不符合礼法的行为,这是南方人的强!君子应该像这样!身穿铠甲,手持兵器,不怕牺牲,这是北方人的强!强者应该像这样。君子和而不流,那是真正的强大!中立而不偏依,那是真正的强大,国家政治清明,得位不改变自己的品质,是真正的强大,国家政治黑暗,动荡不安,仍然不改变志向,那才是真正的强大。
好像在说强,也在说中庸之道,和而不流,中正不偏不倚。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也。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唯圣者能之。
行为怪异,会被后世人记录下来,我不会这样做。君子做任何事,都要符合道。半途而废,我也不会这么做。君子依乎中庸之道,即使世俗世界中不被认可,也不会后悔。这样,恐怕只有圣人能做到了吧。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君子之道广大而细微。即使普通的愚昧男女,也可以知道,但其高深的地方,虽圣人也不得而知。普通的男女也可以行君子之道,但其君子之道的高深境界,圣人也很难行。天地之大,人都有所缺憾。君子之道说大,天地也不能负载。说小,天下没有比他小的了。诗经说:鸢鸟飞向高空,鱼儿跳跃深水。说的是道在天上地下是分明的。君子之道,开始从夫妇说起,到达一定的境界,天地无所不包。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敢尽。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孔子说:道离人不远。人以为道离人很远,这样就不是道了。诗经说:拿着斧子砍木头做斧柄,其实斧柄的样子就在眼前,不仔细看,还以为斧柄的样子离你很远。所以君子以人治人,能改正就算达到目的了。诚心正意其实离道就不远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有四个方面,我孔丘目前一个也没有做到。作为子女应该为父母养老,我没有做到;作为臣子,应该侍奉君主,我没有做到;对待兄长,应该尽到一个弟弟的责任,我没有做到;对待朋友。应该尽到一个朋友的责任,我也没有做到。依中庸之德的行持,依中庸的言行说话,我还有做的不到的地方,不敢不勉励自己。言行一致,君子怎么能不言行一致,忠实诚信呢?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君子都是依据自己的本位而行,不做非分之想。富贵者,做的是富贵事。贫贱者,做的是贫贱的事。蛮夷者,做蛮夷的事,患难者,做患难的事。无论出于什么环境,都能保持自己的心境,上位不欺下,下位不攀缘上位的人。摆正自己的位置,不索求于人,则无怨。不怨上天的不公,下不责怪他人。君子安居本位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要像射箭一样,如果没有射中,就要反过来分析自己的问题。而不是向外求解决方案。
在什么位置,干什么事,你是个小学生,整天操心大学的课程,你是个农民,整天操心国家大事,社会治理。这就是没有素为而行。易经里面就是不得位,凶。这段话为没有叫你安于现状,而是告诉你的行为造就了你的位置,在其位,要改变,就要反求诸己,不是向外求。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君子之道,就像行远路一样,必须从近处开始。像等高山一样,从低处开始。
诗经说,妻子儿女感情和睦,就像弹琴鼓瑟一样。兄弟关系融洽,和顺又快乐。使你的家庭美满,使你的妻儿幸福。”孔子赞叹说:“这样,父母也就称心如意了啊!”
意思先从家庭和谐开始做起。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孔子说:“鬼神的德行可真是大得很啊!看不见,听不到,但它却体现在万物之中使人无法离开它。天下的人都斋戒净心,穿着庄重整齐的服装去祭祀它,无所不在啊!好像就在你的头上,好像就在你左右。《诗经》说:‘神的降临,不可揣测,怎么能够怠慢不敬呢?’从隐微到显著,确实是这样不可掩盖!”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故大德者必受命。”
孔子说:“舜大概是最孝敬的人了。德行上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上拥有整个天下,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都继承他的功业。“所以,有高尚德行的人必会得到相应的地位,必定会得到相应的财富,必定得到他应有的名望,必然长寿。所以,上天生养万物,必定根据它们的资质而厚待它们。能成材的得到培育,不能成材的就遭到淘汰。
《诗经》说:高尚优雅的君子,有光明美好的德行,让人民安居乐业,享受上天赐予的福禄。上天保佑他、任用他,这是上天的意志啊。所以,有高尚德行的人必定会承受天命。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太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追王太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孔子说:“古代帝王中无忧无虑的,大概只有周文王吧!王季是他的父亲,周武王是他的儿子,父亲王季为他开创了事业,儿子武王继承了他的遗愿,完成他还没有完成的事业。
武王继续着曾祖太王、祖父王季、父亲文王未完成的大业,灭掉了大殷,夺得了天下。他没有失去自己显赫的名声,获得了天子的尊贵,获得了天下四海财富,后代在宗庙里祭祀他,子子孙孙永不断绝。周武王晚年受命于天平定天下,周公成就文王武王的德行,追尊太王、王季为王,用天子的祭祀祭祖先。这种制度一直实行到诸侯、大夫、士以及庶人之中:如果父亲是大夫,儿子是士,就用大夫的礼安葬,用士的礼祭祀;如果父亲是士,儿子是大夫,就用士的礼节安葬,用大夫之礼祭祀;为旁亲服一年齐衰丧,这种制度实行到大夫;为父母服三年斩衰丧,这种制度实行到天子;为父母服丧不分贵贱都是一样的。”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春秋修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dì]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孔子说:周武王、周公,是真正做到大孝的人!所谓孝道,就是能够很好地继承先人的遗志,更好地承继先人未完成的事业。每当春秋举行祭祀之时,要修葺祖庙,将祖宗所传的重器陈列出来,摆设先人的衣裳,供奉时令的蔬果。宗庙祭祀的礼仪,是用来区分前后辈分的;序列爵位,是用来区分贵贱地位的;安排祭祀中的各种职务,是用来观察子孙们的才能;祭祀仪式后的宴饮中,晚辈向长辈敬酒,是用来表示先祖的祝福一直传达到地位较低的后辈身上;宴饮中按照头发的黑白来排列座次,是用来区分长幼次序的。摆上先祖的排位,奉行先祖制定的礼节,奏起先祖时代的音乐,尊重先祖所尊敬的人,爱护先祖所爱的子孙臣民。侍奉死者,就跟他活着时一样;侍奉亡者,就跟他还在时一样,这可以称得上孝的极致了。
礼让人们找准自己的位置,也是教养的体现,在自己的位置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
郊社之礼,是用以侍奉上苍的。宗庙之礼,是用来祭祀祖先的。明白了祭祀天地的礼节与四时祭祖的意义,那么治理国家就像看自己手掌中的东西一样清楚了。
哀公问政。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鲁哀公向孔子请教治国之道。孔子说:“文王、武王的政治理论,都详细地记载在典籍上,可以借鉴。他们在世,他们推行的政治理论会得到很好的实施;不在世,也就废了。”人们对于政令的反应是非常敏锐的,如同土地对种子的反应一样,及时迅速。因此,政事,好比芦苇一样,既容易推行,也容易摧折。因此,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选拔人才,而获得贤才的方法,在于国君努力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提高自身品德修养的关键,在于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中庸之道的关键,在于树立仁爱之心。
仁就是爱人。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大的仁。义就是处事合理适宜,尊崇贤德的人是最大的义。爱亲人有程度之分,尊贤人有等级之分,这些都是从礼仪中产生出来的。
所以,君子不可以不修养自身,要修身,不能不侍奉父母亲人;要侍奉亲人,不能不了解人;要了解人,不能不知道天理。

  • 2
    点赞
  • 3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