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S与软交换的几个最大区别

      · 在软交换控制与承载分离的基础上,IMS更进一步地实现了呼叫控制层和业务控制层的分离。

  · IMS起源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因此充分考虑了对移动性的支持,并增加了外置数据库——归属用户服务器(HSS),用于用户鉴权和保存用户业务触发规则。

  · IMS全部采用会话初始协议(SIP)作为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的信令,而在软交换中,SIP只是可用于呼叫控制的多种协议的一种,更多地使用媒体网关控制协议(MGCP)和H.248协议。

  总体来讲,IMS与软交换的区别主要是在网络构架上,IMS的网络架构相比于软交换更为先进,因为IMS比软交换进行了更充分的网络解聚。网络各个层面的不断解聚是电信网络发展的总体趋势,从传统电路交换网到智能网出现,再到软交换以及IMS,无不符合这种趋势。网络的解聚使得垂直业务模式被打破,有利于业务的发展;另外,不同类型网络的解聚也为网络在不同层面上重新聚合创造了条件。这种重新聚合,就是网络融合的过程。由此可见,IMS的网络架构相比于软交换也更有利于实现固定与移动的网络融合。

  但是,并不能说IMS出现以后,软交换就可以完全消失了。在提供基本的话音业务方面,软交换较IMS仍然具有优势。

  IMS中全部采用SIP协议,这种协议在多媒体应用中已经展现出了它的优势。虽然SIP也能够实现最基本的VoIP,但是可以说SIP天生就是为多媒体业务而生。相比之下,在软交换中使用的MGCP和H.248协议则更多地关注语音业务,在制订这些协议时充分地考虑了保留传统电话业务中的一些特性。这使得MGCP和H.248协议比SIP更容易继承传统的电话业务。虽然SIP可以通过许多扩展来增强电话业务能力(如拍叉、二次拨号),但是,第一,这并不是发展SIP的初衷;第二,即使经过扩展,某些业务仍然无法实现(例如热线业务)。

     另一方面,传统电话业务已经非常成熟,不会再有太多的业务扩展,这让IMS的架构无法发挥出业务部署灵活的优势。现有的IMS实现传统电话业务的方法是使用专用的传统电话业务应用服务器,所有呼叫都必须通过呼叫控制层进行转发,并且还要考虑用SIP去适配各种终端和协议,这些无疑都会降低业务实现的效率,这还没有考虑软交换相对于IMS的成本优势。

  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就是在软交换架构下非常容易重用传统的智能网资源,而在IMS架构下实现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由此可见,在仅需要提供传统电话业务的环境下,软交换相比于IMS具有一定的优势。软交换未来的发展,应该主要定位于传统电话业务,即通常所说的窄带话音业务。只要传统的话音业务形式不消失,软交换技术就有其存在下去的理由。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