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三级考试嵌入式系统重点精简汇总

第一章 嵌入式系统概论

1.1.1嵌入式系统

(1)特点:(1)专用性;(2)隐蔽性;(3)资源受限;(4)高可靠性;(5)实时性;(6)软件固化。

(2)应用:(1)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空调、摄影机、DVD播放器等;(2)数控机床、飞机、汽车、电梯、X光机、血压计等;(3)电话机、传真机、打印机、pos机、GPS导航仪、路由器等。

1.1.2嵌入式系统组成与分类

(1)逻辑组成:硬件和软件,分为处理器、存储器、I|0设备与I|O接口,数据总线;

(2)处理器:分为主处理器(CPU)和协处理器,由运算器、控制器、寄存器、高速缓冲存储器组成。

(3)CPU:4、8、16、32位都有。8和16使用最多,32和64发展主流。决定嵌入式系统性能,因素有:主频、指令系统、高速缓冲存储器的容量和结构、逻辑结构。

(4)I|O设备及接口:人机交互有按键、键盘、鼠标、触摸板、发光二极管、液晶显示器等;机机交互有各种传感器和电机。

(5)通用串行总线接口:USB、IEEE 1394、以太网等;异步串行接口:RS-232-C、RS-485.

串行:I2C(半双工)、SPI(同步)、UART(全双工异步)、USB。

(6)嵌入式芯片:支持实时处理;低功耗;结构可扩展;集成测试电路。

嵌入式处理芯片包括:微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单片机,MCU),片上系统(SoC)。

(7)微控制器(MCU):将整个计算机硬件的大部分甚至全部电路集成在一块芯片中。工作频率不高、存储容量小、功耗低。

(8)片上系统(SoC):将计算机或电子系统集成在芯片内。部分soc有多个处理器。大部分高端嵌入式系统都采用soc。

(9)嵌入式系统:按用途分类:军用、工业、民用;按实时性分类:非实时、软实时、硬实时;按产品形态:系统级产品、板级产品、片级产品;按技术复杂程度分类:低端(4|8位单片机)、中端(8|16)、高端(32|64)。

(10)应用举例:数码相机:低功耗8位MCU、实时操作系统和图像音频处理软件、简单的用户界面软件、图像大多采用JPEG标准。

1.1.3 Soc芯片

(1)SoC芯片分为通用和专用SoC芯片。

(2)IP核分为:软核、固核、硬核。

1.2.1数字电子文本

(1)我国汉字编码采用GB2312和GB18030标准.1个汉字=2字节。

UTF-8是单字节可变长编码;UTF-16是双字节可变长编码。这些都可以互相兼容。

(2)字符的形状的描述方法:点阵法和轮廓法。

1.2.2数字图像

(1)数字图像的获取:扫描、分色、取样、量化。

(2)颜色数目=2^像素深度。图像数据量=水平分辨率*竖直分辨率*像素深度/8/压缩比例.

(3)图像文件格式:BMP(Windows程序)、TIF(桌面出版)、GIF(网页、剪贴画)、JPEG(互联网和数码相机)、PNG(互联网和桌面出版),除JPEG大部分为有损外,其余均为无损。

(4)数字音频文件格式:WAV(未压缩)、FLAC(无损压缩)、APE(无损)、M4A(无损)、MP3(有损)、WMA(有损)、AC3(有损)、AAC(有损)。

(5)视频压缩:MPEG-1(应用于VCD、数码相机)、H.261(视频通话)、MPEG-2(DVD,数字卫星有线电视)、MPEG-4 ASP(低分辨率如手机、监控、MP4播放器)、MPEG-4 AVC(蓝光光盘、iphone、ipad等)。

1.3.1数字通信

(1)有线通信如光纤;无线通信借助无线电波传播,如卫星通信、蜂窝式移动通信。

1.3.2计算机网络

(1)以太局域网:数据传输速率10Mb/s~10Gb/s。

(2)无线局域网:11Mbps(802.11b)、54Mbps(802.11a和802.11g)、108Mbps(802.11n)、1000Mbps(802.11ac)。采用IEEE 802.11协议

蓝牙(IEEE 802.15协议);短距离、低速率、低成本。

(3)以太网帧数据内容包括:MAC地址、控制信息、有效载荷、校验信息。

1.3.3互联网

(1)每个IP地址使用32个进制(4B),其中含有网络号和主机号两部分。A类以0开头,B类以10开头,C类以110开头。

(2)IP地址分为A类、B类、C类。

A类以0开头,7位网络号,24位主机号,故最多连接2^24-2=16777214台主机,适用大型网络;

B类以10开头,15位网络号,16位主机号,故最多连接2^16-2=65534台主机,适用中型网络;

C类以110开头,21位网络号,8位主机号,故最多连接2^8-2=254台主机,适用小型网络。

(3)IP地址可以多目的地址发送,即组播。

第二章 嵌入式处理器

2.1.1嵌入式处理器的结构类型

(1)体系结构分类:按指令集分类:复杂指令集(CISC),精简指令集(RISC);存储机制分类:冯诺依曼结构和哈佛结构;字长分类:8、16、32、64位结构;不同内核分类:51、AVR、MIPS、PowerPC等

(2)RISC的寻址模式单纯,指令简单,执行时间短(1个周期);只采用加载和存储两个指令对存储器读写操作。

(3)冯诺依曼结构对指令和数据分别存储,两条总线分别读取;哈佛结构将两者分开存储,但可以同时读取。

冯诺依曼结构:MSP430、少部分ARM;

和佛结构:51(CISC,其它均为RISC)、AVR、PIC、MIPS、PowerPC、MC68K、ColdFire、大部分ARM。

2.1.3 ARM处理器概述

(1)技术特征:单周期操作;只使用加载、存储;指令长度固定;三地址指令格式;低功耗;指令流水线技术。

(2)ARM9、ARM10、ARM11、Cortex系列均支持thumb指令集。

(3)Thumb-2指令集既有16位指令又有32位指令。

2.2.1 ARM处理器分类

(1)ARMv1、ARMv2、ARMv3都被淘汰。ARM7、ARM9和ARM11为经典ARM处理器。

(2)Cortex-A为应用处理器,面向高端应用,A=Application;

     Cortex-R为实时嵌入式处理器,面向实时控制,R=Real time;

     Cortex-M为嵌入式处理器,面向微处理器。

     Cortex-R和Cortex-M被时常合并称为嵌入式处理器。

2.3.1 ARM处理器体系结构

(1)处理器可以工作在3种状态:ARM状态,Thumb及Thumb-2状态,调试状态。

(2)ARM和Thumb间的切换:当R0【0】=1时,执行BX R0指令使得ARM状态切换到Thumb状态;当R0【0】=0时,执行BX R0指令使得Thumb状态切换到ARM状态。

(3)工作模式:用户模式User、快速中断模式FIQ、外部中断模式IRQ、管理模式SVC、中止模式ABT、未定义指令模式UND,系统模式SYS。工作模式由当前程序状态寄存器CPSR的后五位决定。

2.3.2 ARM处理器的寄存器组织

(1)通用寄存器:R0-R15;均为32位。其中R0-R7无快速中断模式寄存器,R8-R12有,且不提供给Thumb模式使用,ARM和Thumb-2模式可以使用;R13可用作栈顶指针,R14可用作LR(程序链接寄存器),R15记录PC值;SPSR为备份程序状态寄存器,可以备份CPSR的数据。

(2)CPSR(简称状态寄存器):31位-26位分别为:

N:符号位,1表示负数,0表示正数;

评论 2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