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适应调零抗干扰天线不能做RTK差分定位?

为什么自适应调零抗干扰天线不能做RTK差分定位?

在卫星导航领域中,抗干扰和RTK差分是两个重要的应用领域。常有朋友提出这样的疑问:抗干扰调零天线能抗干扰,可要是还想做RTK差分获取高精度位置信息,使用抗干扰调零天线时还能做RTK差分吗?

既要又要!既要抗干扰,还要做RTK差分。

既要抗干扰又要RTK?

既要抗干扰又要RTK?

为介绍这个技术点,我们分三部分:

  1. 差分RTK对天线的要求,天线的哪些指标影响RTK?

  2. 抗干扰天线的原理,为什么不能做RTK?

  3. 到底有没有能够同时抗干扰又能够支持RTK差分的天线?

1. 差分RTK对天线的要求

RTK常用的天线

实时动态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的定位精度是厘米级,甚至是毫米级。为了达到这个定位精度,对使用的GNSS天线的性能指标要求比较严苛。

RTK对天线的性能要求主要包括:

1.支持多个卫星系统。

一般来说,RTK天线都支持全系统全频段,能够支持目前世界上的4大导航定位系统:北斗、GPS、伽利略和GLONASS,而且支持所有频段的卫星信号。目前全球四大导航系统卫星信号如下图:

4大导航系统的频率频段码速率

4大导航系统的频率频段码速率

2.多路径抑制

在城市峡谷,树木遮挡的复杂条件下,卫星信号经过墙壁,地面,树木的多次发射和折射会出现多路径效应。直接入射信号和反射/折射信号都会进入天线,GNSS接收机定位精度降低,所以天线必须具备特殊的多馈点设计和发射面设计,减少多路径的影响。

3.相位中心的稳定性

天线相位中心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定位精度,更重要的是,相位中心的稳定性关系到RTK解算时卫星信号的载波相位是否能够连续,进而影响是否能够完成RTK结算。

RTK基准站(地面使用)的天线一般是下面这个样子的:

扼流圈天线和测量型天线

扼流圈天线和测量型天线

若天线需要安装在无人机等载体上,受到安装位置的限制,可以用下面这样的天线。

机载航空天线和四臂螺旋天线

机载航空天线和四臂螺旋天线

天线的几何中心和相位中心

天线几何中心,ARP(天线参考点,Antenna Reference Point)

ARP是天线物理结构上明确的基准点,是天线的几何中心。对于测量型天线来说,这个点通常位于天线底部安装平面中心。通常扼流圈天线和测量型天线都会有标识,指示ARP的具体位置。

在天线的材料,电路、加工工艺等机械、电气特性确定之后,天线的几何中心是一个确定的点。

但是,GNSS接收机实际计算输出的位置坐标,并不是天线几何中心的坐标,而是天线相位中心的坐标。

因为GNSS接收机定位,并不是用机械原理测量出来的,而是利用接收的卫星信号,经过构建定位方程解算出来的。在这里我们定义了卫星信号进入天线的位置,这个位置就是天线相位中心(APC,Antenna Phase Center)

天线的相位中心APC和天线的几何中心ARP不是重合的,两者之间有偏差offset,即PCO(相位中心偏移,Phase Center Offset)。如下图所示。

实际工作中,PCO一般由天线厂家出厂的时候提供并标注在天线的标签上。

天线几何中心和相位中心

天线几何中心和相位中心

前面我们提到GNSS接收机计算的是天线相位中心所在点的位置坐标,不是天线几何中心所在点的位置坐标,两者之间之间相差了offset。如果天线几何中心是确定的点,那么只要把偏差offset测量出来,然后在定位解算方程中扣除就可以了,毕竟这个offset可以看作是系统误差。

但是,实际情况是,这个offset并不是固定值,天线的相位中心不是某个确定的点,而是一个三维空间内的一定区域。天线的相位中心在这个区域范围内不断变化。这个变化的范围可以用PCV表示。PCV(相位中心变化,Phase Center Variation)

天线相位中心稳定度(PCV)的指标,才是实时RTK系统对GNSS天线的关键指标要求。

实际的天线相位中心

实际的天线相位中心

根据PCV的精度不同,GNSS天线分为三种类型:普通导航类GNSS天线,测量型天线和扼流圈天线。

1.普通导航类GNSS天线

普通导航类GNSS天线用于单点定位,采用伪据定位的方式,定位精度一般在几米到十几米的量级,对PCV的要求低。相关文献表明,普通导航类GNSS天线的PCV在十几个mm到30个mm不等,有的GNSS天线的PCV可达50mm以上。天线厂家一般不测量也不标注PCV指标,因为确实没有标注的必要。

2.测量型天线

测量型天线常用于测绘领域,通过多个馈点、天线接地平面提高PCV指标。一般用于地面差分基站,车载移动站等。测量型天线的PCV一般在5mm左右。经过校准之后精度大约在±2mm,目前主流测量型天线厂家标志的PCV指标都是±2mm。通过RTK差分之后,定位可以实现cm级。

3.扼流圈天线

扼流圈天线的环形凹槽能够抑制多路径效应,减少信号反射引起的相位变化。采用严格的对称设计,使天线的相位中心更接近几何中心,减少因信号方向变化导致的相位中心偏移。金属基板可以作为扩展的接地平面,进一步稳定电磁场分布。经过校准之后的扼流圈天线的PCV大约为±1mm,±0.5mm。

RTK差分

RTK差分是基于卫星信号载波相位的观测量进行的。我们以北斗B1频点(1561.098MHz,载波波长约19cm)为例。普通GNSS导航天线的PCV在30mm(约3cm),天线相位中心的变化范围已经达到了载波波长的1/6,这么大的波动,无法建立起载波相位的观测方程,所以普通的GNSS导航类天线无法使用于RTK应用。

那么,自适应调零抗干扰天线会对天线的相位中心产生什么影响呢?

这个留待下一次再详细说明。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