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8 中药-1

【1-中药的基本知识】

【一、中药与中药学的概念】

    中药时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凡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进行采集、炮制、制剂,以利于临床应用的药物称为中药。中药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主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等。由于中药是以植物药为主,所以古来相沿把中药称为“本草”。几千年来,中药作为防止疾病的主要武器,对保障人民健康和民族繁衍起着重要作用。

    中药学是专门研究中药基本理论及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味归经、功效及应用的一门学科,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药的产地和采集】

    中药的来源除部分人工制品外,主要是天然的动、植物和矿物。中药的产地、采收及贮存是否适宜,直接影响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对于保证和提高药材质量及保护药源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产地】

    我国疆域辽阔,自然地理状况十分复杂,天然药材的分布和生产,离不开一定的自然条件。因而各种药材的生产,无论品种、产量和质量都各有一定的地域性,故逐渐形成了“道地药材”。如四川的黄连、贝母,云南的茯苓、三七,吉林的人参,辽宁的细辛,山东的阿胶等,自古至今都是著名的“道地药材”。所谓“道地药材”,是指历史悠久、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宏丰、炮制考究、疗效突出、带有地域特点的药材,是优质纯真药材的专用名词。然而各种“道地药材”的产量毕竟难以完全满足需要,因此在不影响药效的前提下,可不拘泥道地药材的地域限制,在现代的技术条件下,研究道地药材的生态环境、栽培技术,创造特定的生产条件发展优质药材,确保药物原有性能功效,应以疗效为标准来认识“道地药材”的真正涵义。

【(二)采集】

    中药的采收时节和方法对确保药物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中药大都是植物药,一般而言,以入药部分的成熟程度作为依据,即有效成分含量最高的时节采集。根据药用部位的不同,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全草    多在植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花朵初开时采集,此时药力雄厚,从根以上割取地上部分,如紫苏、益母草、荆芥、车前草等。

    2、叶类    通常在花蕾将开放或盛开时采收,如大青叶、枇()杷()叶、艾叶等。此外,有些特定的品种,如霜桑叶,则须在深秋或初冬经霜后采收。

    3、花和花粉    花的采收,一般在花刚开放时采收,如菊花、合欢花等;以花蕾入药的,需在花含苞欲放时采收,如槐(huái)花、金银花、款冬花等;个别花如红花则应在花冠由黄变红时采收;以花粉入药的,则应在花盛开时采收,如蒲黄等。

    4、果实和种子    果实类药物大多数都是在果实成熟时采收,如瓜蒌、槟榔、马兜铃等;少数需要在果实未成熟时采收如枳实、青皮、乌梅等;以种子入药的则应在完全成熟后采收,如莲子、银杏、菟丝子等。

    5、根和根茎    以二月、八月采收为佳。因为早春及深秋时植物根或根茎中有效成分含量较多,此时采收产量和质量也都较高,如苍术、桔梗、葛根等;但也有少数例外者,如半夏、延胡索需在夏季采收。

    6、树皮和根皮    通常在春、夏植物生长旺盛,植物体内浆液充足时采收,此时药性较强,疗效较高,并容易剥离,如黄柏、厚朴、杜仲等;另有些植物根皮则以秋后采收为宜,如桑白皮、苦楝(liàn)皮、地骨皮等。

【三、中药的炮制】

    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前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的修治整理和对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后者也称为“炮炙”。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其中不少药材必须经过特定的炮制处理,才能符合临床用药的需要,可见炮制是否得当对保障药效、用药安全、便于制剂和调剂都非常重要。

【(一)炮制的目的】

    炮制的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    使药物纯净,才能用量准确,或利于服用。如一般植物药的根和根茎当洗去泥沙,拣去杂质,枇杷叶要刷去毛,远志去心,蝉蜕(tuì)去头足等。

    2、便于制剂和贮藏    一般植物类药材,用水浸润后便于切片,便于制剂,如泡润槟榔;矿物、动物甲壳、贝壳及某些种子类药物的粉碎处理,能使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如煅磁石、煅龙骨等;有些药物在贮藏前,要进行烘、炒等干燥处理,使其不易霉变、腐烂,便于长期存放。

    3、矫臭矫味    通过漂、洗、炒等制法,消除某些药物的腥臭和怪味,利于服用。如水漂海藻、昆布、紫河车,酒制乌梢蛇,醋炒五灵脂等。

    4、改变药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适合病情需要    如地黄生用苦甘性寒,功能凉血,若酒制成熟地黄,则性微温以补血见长;何首乌生用泻下通便,制熟后则补益肝肾等。

    5、消除或降低药物的毒性、烈性或副作用    如川乌、草乌炮制后用,可减轻毒性;巴豆去油取霜用,可降低剧烈的泻下作用;醋制甘遂,酒制常山等,均能降低其毒副作用等。

【(二)炮制方法】

    炮制的方法,是历代逐渐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参照前人的记载,根据现代炮制经验,炮制法大致可分为五类。

    1、修制

    将中药材经过纯净、粉碎、切制三道工序,为进一步的加工、贮存、调剂、制剂和临床用药做好准备。

    (1)纯净处理    采用挑、拣、簸()、筛(shāi)、刮、刷等方法,去掉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使药物清洁纯净。如拣去合欢花的枝叶,刷去枇杷叶、石韦叶背面的绒毛,刮去厚朴、肉桂的粗皮等。

    (2)粉碎处理    采用捣、碾、镑(bàng)、锉等方法,使药物粉碎,以符合制剂和其他炮制法的要求。如贝母、砂仁捣碎便于煎煮;琥珀研末便于吞服;犀角、羚羊角刮成薄片或锉成粉末,便于制剂和服用。

    (3)切制处理    采用切、铡(zhá)的方法,把药物切制成一定的规格,使药物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并便于进行其他炮制,也利于干燥、贮藏和调剂时称量。根据药物的性质和医疗需要,切制有很多规格。如天麻、槟榔宜切薄片;泽泻、白术宜切厚片;黄芪、鸡血藤宜切斜片;白芍、甘草宜切圆片;肉桂、厚朴宜切圆盘片;桑白皮、枇杷叶宜切丝;白茅根、麻黄宜切成段;茯苓、葛根宜切成小块等。

    2、水制

    用水或其他液体辅料处理药材的方法称为水制法。其目的主要是清洁药物、除去杂质、软化药物、便于切制、降低毒性及调整药性等。

    (1)润法    又称闷法。根据药材质地的软硬,用淋润、洗润、泡润、浸润等多种方法,使清水或其他液体辅料缓慢地渗透到药物内部,在不损失或少损失药效的前提下,使药物软化,便于切制加工。如淋润荆芥,泡润槟榔,酒洗润当归,姜汁浸润厚朴等。

    (2)漂    将药物置宽水或长流水中浸渍()一段时间,并反复换水,漂去腥味、咸味、毒性成分等非药用的杂质。如昆布、海藻、肉苁蓉漂去盐分,紫河车漂去腥味等。

    (3)水飞    是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将不溶于水的药材粉碎后置乳钵或碾槽内加水共研,再加入大量的水搅拌,粗的粉下沉,细粉混悬于水中,倾出;粗粒再飞再研,如此反复操作,至全部成为混悬液为止。然后将倾出的混悬液沉淀后,分出干燥,即成极细粉末。此法常用于矿物类、贝甲类药物的制粉。如水飞朱砂、水飞炉甘石、水飞雄黄等。

    3、火制

    是将药材直接或间接用火加热处理的方法。

    (1)炒    炒有加辅料和不加辅料之分。不加辅料称为清炒,根据“火候”大小可分为炒黄、炒焦、炒炭等程度的不同。炒黄、炒焦使药物易于粉碎加工,并缓和药性。炒炭能缓和药物的烈性和副作用,或增强其收敛止血的功效。种子类药物炒后则煎煮时有效成分易于溶出,如炒山楂、炒苏子等。还有拌固体辅料如土、麸()、米炒,可减少药物的刺激性,增强疗效,如土炒白术,麸炒枳壳,米炒党参等。

    (2)炙(zhì    是用液体辅料拌炒药物,使辅料渗透入药内部的一种方法。具有改变药性,增强疗效,减少毒性或烈性的作用。常用的液体辅料有蜜、酒、醋、姜汁、盐水、童便等。如蜜炙黄芪、甘草可增强补中益气作用;蜜炙百部、款冬花可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酒炙川芎可增强活血之功;醋炙香附可增强止痛之效;盐炙杜仲可增强补肾功能。

    (3)煅    是将药物用猛火直接或间接煅烧,使其质地松脆,易于粉碎和煎煮,充分发挥疗效。坚硬的矿物药或贝壳类药,如紫石英、海蛤()壳等多直接用火烧至红透为度。间接煅是置药物于耐火容器中密闭煅烧,至容器底部红透为止,如煅血余炭、棕榈()炭等。

    (4)煨    将药物用湿面或湿纸包裹,置于热火灰中加热至面或纸焦黑为度的方法称为煨法。具有减轻药物的毒性和烈性的作用,如煨诃()子、煨肉豆蔻等。

    4、水火共制

    是即用水(其他液体)又用火共同加工的炮制方法。

    (1)煮    是将药物置于清水或液体辅料中同煮的一种方法。具有降低药物的毒性和烈性,增强药物疗效的作用。如醋煮芫(yuán)花可减低毒性;酒煮黄芩可增强清肺之功等。

    (2)蒸    是利用水蒸气或隔水加热药物的一种方法。具有改变药性,提高疗效或降低烈性的作用。如酒蒸大黄可缓和泻下作用。有些药物经反复蒸、晒才能获得适合医疗需要的作用,如何首乌经反复蒸晒后,不再有泻下之力,而有补肝肾、益精血之功。

    (3)淬(cuì)    是将药物煅烧红透后,迅速投入冷水或液体辅料中,使其松脆的一种方法。淬后易于粉碎,且辅料被药物吸收,可发挥预期疗效,如醋淬自然铜、鳖甲等。

    5、其他制法

    常用的有发芽、发酵、制霜和法制法等。其目的在于改变药物原有性能,增加新的疗效,减少毒性或副作用。如稻、麦的发芽,发酵法制取神曲、淡豆豉(chǐ),巴豆的去油取霜,法制半夏等。

【四、中药的性能】

    药物与疗效有关的性质和性能统称为药性,中药的性能即中药药性理论,是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用药规律,是中医药学理论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中药的性能主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及毒性等内容。

【(一)性味】

    药物的性,即药性(狭义的),有寒、热、温、凉四种,故称四性,古时也称四气。此外,还有一些平性药,是指药物寒、热之性不甚显著,作用比较和缓的药物。

    药物四性是由药物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总结出来的,它与所治疾病性质是相对而言的。凡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黄连、黄芩可缓解或消除发热口渴、烦躁等热证,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寒凉之性;反之,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温性或热性,如干姜、吴茱萸可治疗腹中冷痛,脉沉无力等寒证,表明这两种药物具有温热之性。

    一般来说,寒凉药多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凉肝熄风等作用,常用于热证、阳证,如石膏、大青叶、石决明等;温热药多具有温中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等作用,常用于寒证、阴证,如附子、干姜、肉桂等。

    药物的味,主要有辛、甘、酸、苦、咸五种,故称五味。有些药物具有淡味或涩味,但通常将淡附于甘(有的药物味甘、淡兼有),而涩味又与酸味的功效相似,可见五味是最基本的五种滋味,故习惯上仍用五味来概括。五味不仅仅是药物味道的真实反映,更重要的是对药物作用的高度概括,以药物的功效为主要标志,不同的味有不同的作用。

    辛味:“能散、能行”,即具有发散、行气、活血作用。常用于表证、气滞、血瘀等证,如麻黄、木香、红花等。

    甘味:“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常用于虚症、拘急疼痛等证,如熟地、饴糖、甘草等。

    酸味:“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作用。常用于虚汗、久泻、遗精、遗尿、崩漏等证,如五味子、五倍子、赤石脂、乌梅等。

    苦味:“能泄、能燥、能坚”,具有通泄、燥湿、坚阴等作用。常用于便秘、热证、湿证等,如栀子、大黄、杏仁等。

    咸味:“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作用。常用于燥热便秘、瘿瘤瘰(luǒ)疬()等证,如昆布、瓦楞子、芒硝等。

    此外,淡味有渗湿、利尿作用。常用于水肿、小便不利等证,如茯苓、猪苓等;涩味与酸味作用基本相同,故酸涩并称。但涩味与酸味有不同之处,涩味不具有酸味的生津、开胃、消食、安蛔等作用。

    性和味是辨识药物功效的重要依据。由于每一种药物都具有性和味,因此,两者须综合起来全面地加以理解。如同样是甘味药,黄芪甘温,能益气升阳;玉竹甘寒,能养阴生津。

【(二)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是药物对人体作用的不同趋向性。升,即上升提举;降,即下达降逆;浮,即向外发散;沉,即向内收敛。也就是说升、降、浮、沉是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药物的这种性能可用于调整机体气机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因势利导,驱邪外出,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一般说,升浮药大多具有升阳、解表、催吐、开窍等作用,常用于腹泻、脱肛、表证及窍闭神昏等证。沉降药大多具有清热泻火、泻下通便、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潜阳熄风、利水渗湿等作用,常用于里热证、实热便秘、呕吐、咳喘、肝阳上亢、水肿、小便不利等证。

    大部分药物升降浮沉作用的趋势是明显的,但有少部分药物升降浮沉的作用趋势不明显,或存在双向性,如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平喘、利水,川芎既能上行巅顶止头痛,又能下行血海通月经。

    药物升降浮沉作用的趋向性,与药物本身的性味和质地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升浮作用的药物,大多有辛、甘味和温热性;具有沉降作用的药物,大多有酸、苦、咸、涩味和寒凉性。凡质轻的花、叶类药物,如薄荷、辛夷、桑叶等大都具有升浮作用,质重的根茎、果实种子、矿物及介壳类药物,如大黄、代赭(zhě)石、石决明等大都具有沉降作用。某些药物也有特殊性,如“诸花皆升,旋复独降”“诸子皆降,蔓荆独升”“芫(yuán)花沉降,苍耳子升浮”等等。

    此外,药物升降浮沉常受到加工炮制和配伍的影响,如药物经酒炒则性升,姜汁炒则性散,醋炒则能收敛,盐水炒则能下行。药物在复方配伍中,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较强的沉降药物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的制约。反之,沉降的药物同较多较强的升浮药物配伍时,则其沉降之性亦能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三)归经】

    归经就是指药物对于人体某部分的选择作用,因而对这些部位的病变起着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归经指明了药物治病的适应范围。药物归经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同,如同属寒性药,具有清热作用,但有的偏于清肺热,有的偏于清肝热;同为补益药,却又补肺、补脾之不同。

    归经是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依据。经络能沟通人体内外表里,体表的疾病可以通过经络影响到内脏,内脏的病变也可以反映到体表。因此,人体各部分发生病变时所出现的证候,可以通过经络而获得膝痛的认识。如肺经病变,常出现咳、喘等症。肝经病变,则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心经病变,常出现神昏、心悸等症。根据药物的作用,与病机和脏腑、经络密切结合起来,就可以说明某药对某脏腑经络的病变起着主要作用,因而得出某药归某经或某些经的结论。如贝母、杏仁能治咳喘胸闷,故归肺经;青皮、香附能治胁痛,天麻、钩藤能止抽搐,故归肝经;酸枣仁、远志能养心安神治心悸,故归心经。

    归经只是药物性能的一个方面,必须与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等性能结合起来,才能准确地指导临床应用。如某一脏腑、经络发生病变,有寒、热、虚、实证候不同,而同归一经的药物,其作用有温、清、补、泻等的不同,所以,不可只注意归经,而忽略药物的性味,不加区别地应用。如黄芩、干姜、百合都归肺经,黄芩清肺热,干姜温肺寒,百合补肺虚。

【(四)中药毒性】

    正确认识中药毒性是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有毒中药分成三级,即大毒(如巴豆,川乌等),有毒(如天南星、甘遂等),小毒(如常山、吴茱萸等)。应用具有毒性的药物时,必须加以注意,要根据病人的体质强弱和病情轻重,适当选用和确定剂量。应用有大毒的药物,更要特别慎重,严格控制剂量。

【五、中药的应用】

    中药的应用,主要包括药物的配伍、用药禁忌、剂量和煎服法等几项内容,掌握这些内容,对于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和确保用药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配伍】

    根据病情需要和药物的不同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称为配伍。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把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的配伍关系总结为“七情”,以表示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用两种以上药物时,药与药之间就会发生某些相互作用,使其原有性能有所改变,从而产生不同的效果。因此,在药物配伍方面,就必须有所选择,这就提出了配伍关系问题。“七情”之中除单行者外,其余六个方面都是谈药物配伍关系,分述如下:

    1、单行    即用一味药物治疗疾病。如独参汤治疗气虚欲脱证。

    2、相须    即两种以上性能、功效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能明显地增强其原有疗效。如石膏与知母配伍,能明显地增强清热泻火的功效;乳香与没(mò yào)药配伍,能明显地增强活血止痛的效果。

    3、相使    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种共性的药物配伍应用,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可以提高主药的功效。如益气利水的黄芪和利水健脾的茯苓配伍,茯苓能提高黄芪益气利水的功效。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