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数学】660/880是不是过时了?

660+880就是很强的组合了,并没有过时!

在当前试卷结构和考纲不变的情况下,660/880都是非常适合强化阶段的习题册

880的题目综合性都比较强,用来做强化阶段的练习题绝对够用。而且根据往年的经验,880还有可能押中真题, 因此不仅要做,而且要二刷。

一刷先完完整整做一遍,二刷整个再做一遍时间上是来不及的。二刷给大家提供两种做题方法:

一是只做自己一刷做错的题目,完全掌握之后再做个标记去掉,把这本书越做越薄。

第二种方法是去找网上的重点题标记,二刷就只做重点题。这些题往往是思路比较巧妙、或者非常经典、 值得反复推敲的题,二刷加深印象。

关于660,作为强化阶段的补充题册来说也是很可以的。

和880不同,660不是按章节划分的题目,里面的题目没有这么强的章节针对性,更多的是训练大家做题的手感和做题的思维,题型大都为选填,符合现在的出题趋势。

 

一、强化的终极目标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考研数学的成功至关重要。

如果你的基础知识稀里糊涂,却急于进入强化阶段,结果就只会是“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即使你将660、880、1800、严选题都刷了3遍,但当面对一道新题时,依然无法解答,那是要出大问题的!

对于强化的一大认知误区就是 “强化=做题=做大量的题“,事实上“有效的强化=高效的做题”,别看这只差了几个字,但是在实际情况中,真实的效果千差万别。

基础阶段的初级目标是尽可能让我们对所有知识点都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强化阶段的要求则是在基础阶段之上,对每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具体而言,对于一个知识点,在强化阶段,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

  1. 这个知识点在基础阶段有什么未掌握的题型、方法和技巧?

  2. 这个知识点的命题角度有哪些?

  3. 它如何和其他知识点发生“化学反应”?如何才能综合应用?

具体实操方法↓↓↓

二、避坑!强化阶段的误区

进入强化阶段有个天坑:盲目的进入强化,接着盲目的大量刷题

进行题海战术,只追求刷题量会导致我们陷入“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的误区。

这样的做法让人觉得成就感满满,好像各种题型都接触过了,但实际上自己的许多基础问题却遗漏未发现。

有些人刷了660题,准确率达到90%,而有些人则边做题边看答案,虽然同样都是刷完了题目,效果怎么能一样呢?!!

强化的正确打开方式是客观地了解自己对于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明确哪些知识点是已经掌握的,哪些知识点是半生不熟,以及哪些知识点是理解有误的。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步:

1. 自我检测。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测试,通过测试了解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行适度的调整。

2. 细化知识点。将知识点拆分成更小的部分,逐一理解和掌握,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加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

3. 反思和总结。每次学习一个知识点都要反思自己的问题和困惑,并及时进行总结。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里推荐一个特别好用的查缺补漏办法,去下面这个网站上免费测一测

知能行考研数学知能行考研数学通过大数据分析历年真题的考点难点,为每位考生选择快速提高的突破口。知能行基于机器学习追踪考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测练合一从而达到高效备考icon-default.png?t=N7T8https://bestzixue.com/?app_referrer_id=7F2~atczc-68no-0525-editor_leigao

这个网站的知识点和技巧分得很细,能把你的薄弱点都找出来,特别是那些你模模糊糊、缺乏体系的,都能揪出来。

只有找到了自己的薄弱环节,才能在强化阶段有针对性的查漏补缺,而不是机械的盲目刷题。

三、强化阶段如何刷题

在强化阶段,使用率比较高的习题集主要有李永乐的《660》和李林的《880》。

《660》全名叫《数学基础过关660题》,但这里的基础可不是说题目基础,而是注重考察基本概念,特别是大纲修改后选择题和填空题的比重大幅上升,因此对于每个题目都要以大题对待。因为一旦选填题错了,直接丢失5分。5分5分直接没了,那你还想考多少分啊!

《880》的命题风格很接近真题,很适合强化阶段的巩固复习。880更注重知识点的综合,概念的变形,都是命题组常用套路。而且它的题型全面,从选填到证明题,都有覆盖,对吃透真题很有帮助。要吐槽的一点是证明题有点太多,毕竟真的考试题目里面只有一道证明题。

另外就是880的计算量比660要大。我们都知道,现在考研的计算量一年比一年大,不仅是大题需要大量计算,就连选填题也越来越繁琐。而880在这方面也非常接近真题,很多时候你感觉真的算到想吐了。

我强化初期开始刷《660》,超级痛苦,做的非常吃力,有时一个上午都做不了2题,一度对自己的实力产生了深深的怀疑,差点弃考。

我发现做纸质练习册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反馈,只能用正确率粗略判断掌握情况,却不能具体到知识点掌握情况,即使花了大量的时间,常常也是乱枪打鸟—毫无头绪。

当时六月份了,我知道继续这样硬刷,大概率要寄,就决定换用知能行。⽤了⼏天以后,我发现知能⾏会根据我的掌握情况,⼀步步为我选择合适的题⽬来做,直到到我会的题⽬,才开始慢慢为你训练更复杂的知识点。

对比纸质练习册,用知能行可以落实到每个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滚动复习,不单看旧题,更重要的是根据你的薄弱点出新题给你做,目标明确。

这个方式让我在强化阶段通过知能行来查找我不足的知识点,而不是反复刷纸质习题集。

因为知能行覆盖了所有的大纲中出现的知识点,在使用的过程中后台的算法会慢慢的根据我个人刷题的情况,形成一本我专属的练习册,给我一个专属路线,这样的备考效率特别的高。

而且呀,每当我遇到难题时,知能行会很准确地分析出我的薄弱知识点,然后给我推荐一些有针对性的题目来加强。所以我在刷题的过程中,就像是在不断积累知识点,通过强化和综合测试不断形成正反馈。

每个专题都分级别的,级别3满分就是真题水平了。用知能行刷题的时候,我经常觉得像在闯关一样,真的会让人上瘾!看着进度条不断提高,真的能让我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在逐渐提升,动力满满!(当时我都刷到了等级2以上,8个等级3满格呢!不过现在已经掉下来,因为它知道我忘了,确实现在又不会了)

刷完知能行3级满格之后,我7天就刷完了660,并且一刷都可以到90%的正确率。

我后来在强化和冲刺过程中全面采用知能行来复习考研数学,一边刷题一边补齐知识点,从有针对性的做题中完善知识体系。

四、打败遗忘的策略

强化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要不断强化你运用知识点的能力。

在这个阶段,最有效的工具无疑是知能行的综合测试功能。综合测试可以说是知能行的精髓所在了!它会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在一定时间后用不同的形式出现你之前没有掌握牢固的题目。通过这种方式持续刺激你的大脑思考,让知识点深入记忆,忘都忘不掉。

而且,通过综合测试的成就感绝对是爽到爆炸!它就像在不断给你正反馈,告诉你你的学习是有效果的,让你感受到付出获得了回报。

每次做完综测,最期待的就是查看当天的「每日进度」,做了多少题目,正确率如何,直接可视化的显示出来,而且可以看到正确率的一个变化趋势,清楚的掌握自己的进步。

综测会一直持续到备考结束,也就是说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它都会通过滚动复习,让你持续保持火热的手感~真的是保姆级了!

五、数学刷题方法总结

1、做一道题,就一定要动手算到底

把这个放在第一位,因为不论你的选择什么习题册用什么样的顺序刷题,动手算是最最最最重要的宗旨!千万不能以为会就不做了!

考研作为一场考试,落实到纸上的才是你的分数,脑子里的都不算。不重视计算,就算不对数得不到分,不论你掌握了多少种巧妙的方法都是白费,不可能 考高分!就是这么残酷,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选填分数增加,答案错了就是错了,没人管你的中间写了几步。还有线代的大题,一步错步步错,后面的步骤 连步骤分都拿不到。

我自己就是比较笨,刷题的时候就是自己硬推,哪怕我觉得,“这一步不就是带个数吗不算了“,也不行,也得算完。中间步骤要是推不动了就看一点提示 接着推,坚决不能说看答案跟自己想的差不多就算了。因为一战的惨痛经历,中间保不齐哪一步算不对,那后面整个的思路都垮了。(复习全书就是把题目 和答案放在一起,很容易让人偷懒,自己骗自己。我建议一定要把答案遮起来,实在忍不住。。。那我也没办法,可能只能找人盯着你了)

每一步踏踏实实的推出来,坚持下来,相信我,这样不只是算数不容易错,而且也更容易深入的理解题目,把一步一步的逻辑全都串起来。以至于到后来, 我给其他人解答题目,可以回答出来很细节的问题,感觉融会贯通了。这样形成一丝不苟的思维习惯,对于一个题目不把它想透彻是不会轻易放掉的。

(不得不吐槽一下身边有一些同学特别浮躁,对于各种奇技淫巧如数家珍,只要有人在群里问题,就是一个你这样就慢了。结果考完直接没脾气了,大题就 没几个算出来的。虽然22年的这题计算确实是麻烦,但是我想说但凡是知能行把你关进小黑屋猛练的时候你认真动手算了,不是看答案就过,都不至于这么 惨。当时有一阵心态很受他们的影响,焦虑觉得自己方法不够上考场,搞的计算也老是出错。现在回过头来看,计算还是根本,你计算永远是你大爷)

考研数学得分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每道题,每一步都要尽可能的正确。所以计算能力一定要变成肌肉记忆一样的东西,在考场这样的高压环境下才能保证稳 定的输出。就像,没有每天的1000次投篮,就没有黑曼巴。

一定要动手!!!

2、错题不能只看答案,要从头还原思路

题错了以后,千万不要看懂答案就完了,背过答案也没用。因为考试考的不是看答案的能力,而是想出答案的能力。

你要知道实际的考试题,往往是这个题的某一部分和另一个题的某一部分拼接一下,又变成了新题目。或者一个题目穿个马甲,变成了我们最熟悉的陌生题。所以你必须要能在一个新的题目中,找到这道题的影子,分析出来这方法,并最终正确的解决。

所以对于错题,我看完答案以后会把答案关掉,从头开始把这个题推一下。不出意外的肯定会在某些地方卡住,这个地方就是自己理解不够深入的地方。这 是光看答案很容易被忽略,而且考试中非常容易丢分的地方。

这时候就想想为什么会卡住。这一步要解决的是个什么问题?我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它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下次看到什么样的情况需要用这个方 法?

把这些都想透了,才能算是开始初步理解这个知识点了。

3、循环复习 之前做过的题,不要就放在一边。

人的记忆是有遗忘规律的,短期记忆必须不断重复才能形成长期记忆。

根据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长期记忆周期:1天-2天-4天-7天-15天

所以每天复盘错题(1天)-次日复习(2天)-短期、中期、长期滚动复习(4、7、15天)是最有效的提升自己记忆的方式。

如果你使用的传统的习题册刷题,可以做一个复习日历。对于每一个错题,在对应的1、2、4、7、15天处记录题号,到了日子就都回顾一遍。如果你使用知 能行,那就安心做综测就好。

用知能行的兄弟们一定一定一定要做综测!因为这是知识内化的最后一步。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知识点看明白,才知道怎么用,如果就这么忘了简直 是血亏!所以一定要强化你的记忆

4、难题可以先放一边

一时半会做不出来的题,死磕浪费时间,看答案浪费好题。遇到这样的题,不妨先放一放。在做其他的题的时候,你会对知识有更多的感悟,到时候回过头 来看,会发现很多难题都迎刃而解了。这时候,对于这道题的思考,就成为了你思维的一部分,才能真的进步。

这样既不浪费时间,又能让习题的收益最大化。

六、最后的备考建议

1、一步一个脚印,没有捷径

大家都知道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都知道知识会遗忘,但是能真正实践一边学习新知识一边回顾老知识的人不多。

总有人拼命赶进度,跟别人比进度,这是没有意义的。你要知道,你的对手不是你身边的同学,甚至也不是和你报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同学,你最大的对手就是你自己。

2、强调学习而不是盲目复习

我们得认知到数学的做题是需要长时间的并且要连续,当你刷题的时候忘记了就翻翻书,以做题为主,刷题时间过了,就好好复盘看看前面的内容,这里不需要刷太多的题,晚上抽时间看看前面的笔记或者教材,翻一翻自己的错题本稍微做一下就好了。

我们在强化阶段一定不要盲目追进度,着重刷题但要及时复盘,及时回顾知识点并做一些相应的题目练练手就好了。

3、聪明的分配精力

你要主动的将自己一天高质量学习时间阶段,分配给那些需要很多能动性的知识点,在头脑不清醒,心情不愉悦的时候,去死磕一个比较难的知识点,这是非常低效,非常浪费时间的做法,只会把你带入到一个不好的境界。倘若不幸掉入了这个境界,一定要出去跑跑步或者休息会,让自己逃离出来。

4、不和别人比进度

最最最重要的,就是捂住自己的耳朵,不要听别人炫耀自己的进度多快啊,自己做题的准确率多高啊,这些都是没有意义的,只会打乱你自己的节奏。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每个阶段的任务相对来说都不是特别难的,只要你按照目标去完成就好啦。

只要每个阶段扎扎实实的准备和践行,通过打效率战,最后一定能有一个非常不错的成绩!

  • 17
    点赞
  • 8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