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rce Insight v.s SlickEdit® 2007

转载至:http://biosengineer.blogspot.com/2007/07/source-insight-vs-slickedit-2007.html

============================
Program Editor and Analyzer
============================
最近為了撰寫程式碼上的方便,分別去試用了兩套軟體,這兩套軟體都是用來撰寫程式碼與分析程式碼的編輯器,下面就大致上來說一下使用心得。
Source Insight : 目前版本最新版是V3.50.0057 ,他跟一般的程式碼編輯器比較起來功能強很多,像是你可以在變數名稱的關鍵字上面按下滑鼠右鍵就可以很方便的移動到定義(Go to definition)的地方或是列舉出參考(Reference)到的地方,另外針對函數或是變數...等,都有很不錯的顏色來區分,另外它還可以執行一些外部程式,我自己就用VB6寫了一些外部程式,然後按下熱鍵就可以呼叫我的程式來輔助編輯,像是說常常我們需要寫註解,那麼你就可以用Vb6 寫一段程式碼呼叫Postmessage API 對Source Insight 編輯區插入一段字串而省去打字的時間,另外專案檔的管理與搜尋也別具特色,他有檔案瀏覽器,你可以直接輸入你要找的檔案名稱,然後會列表出來,接著你就可以用滑鼠去點擊檔案來編輯,缺點就是字型太小,如果改大一點會變亂掉,另外就是不能編輯Unicode,且編輯畫面太小,附加的功能要自己利用其他語言工具開發...等。
SlickEdit® 2007 : 基本上Source Insight 有的他都有,編輯器長的很像UltraEdit,但是有比UltraEdit更強大的功能,像是Tag的建立與搜尋速度,可以連結VC6或是VisualStudio 直接Build或是Compiler你的程式碼,程式碼的分析與Symbols 搜尋也很快,缺點就是對於顏色的區分要自己手動建立,而且函數後面的括號多空一個就不會被當成函數顯示,不過這個缺點也是優點,因為他有提供Alias ,Macro...方式去增加你自己想要的功能,而且可以全螢幕編輯,畫面字體也大很多,簡言之就是他很多東西都要自己手動調整,如果你會調,調出來的功能一定比Source Insight 強大,所以使用後的心得是如果你貪圖方便,就用Source Insight就應該夠用了,如果你沒辦法忍受Source Insight編輯器畫面,又沒辦法忍受UltraEdit龜速的分析程式碼或是搜尋程式碼相關性的地方,那麼你就一定要考慮SlickEdit® 2007。
有人會想說幹麻自己去找編輯器,一般VC6或是Visual Studio不是就已經整合到IDE中了嗎 ? 沒錯,他們都已經有了,不過只能針對C/C++ 編輯,像我這種有.asm .c .cpp .inf .xxx 混合的專案就沒辦法編輯與分析了,因此要自己找一個編輯器可以用來管理分析程式碼,因此比較來比較去,就是這兩套最好用,而試用版在他們官方網站就可以找到了。
底下是一些設定的方式:
字體:
Tools->Options->Font
個人覺得最好看的是FixedSys。
顯示改動過的行標記:
Tools->Options->File Extension Setup
Advanced-Color coding-Modified lines
自動在保存的時候清除修改標記:
Tools->Options->File Options
Save-Reset line modify
這個標籤頁還有兩個實用的選項:
Expand tabs to spaces,保存時把Tab變成空格(有的地方要求必須用空格縮進)
Strip trailing spaces,刪掉行末尾的空白
快點顯示Symbol的代碼資訊:
下面的Symbol視窗類似與Source Insight的上下文視窗,會顯示當前函數或者巨集的代碼。
Tools->Options->Tagging Options
Updtae toolbars after ms idle:
縮短顯示代碼的速度。我用150。機子夠快扛得住就弄小點。
修改該死的自動語法範本:
Tools->Options->File Extension Options
Indent-Syntax expansion-Minmum expandable keyword length:
建議設置為3,如果為默認的1的話,你根本不能用i做變數。因為只要i起頭後面一個空格就是一個if () {},吐血。
滑鼠移到函數或者識別字上面顯示資訊:
Tools->Options->File Extension Options
Tagging-Show info for symbol under mouse
這部分其他的鉤也可以選上,減輕工作量啊。
對當前檔類型都顯示行號:
Tools->Options->File Extension Setup
General-Display line numbers
修改行號顏色:
Tools->Options->Color
不是Line Number,而是Line Prefix Area~~吐血 -_-!
改GCC的設置:
必須在建立了GNU C/C++專案後才能在Build裏面找到GNU C Options
設置專案的Build之類的功能表命令:
Project->Project Properties->Tools
選中一個Configuration以後就能配置編譯器和調試器
另外,在下面的Build視窗可以直接敲命令。比如make,dir什麼的,很方便
同時啟動多個SlickEdit
使用隱藏的命令開關“+new”即可。只要把SlickEdit的快捷方式修改成這樣:
"E:/Program Files/SlickEdit/win/vs.exe" +new
解決Slickedit某些視窗字體模糊的問題
比如Open Form的窗口,
用UE打開vs.exe、vsapi.dll兩個文件,查找“OEM Fixed Font”,會找到有OEM Fixed Font..Terminal的地方。把Terminal改成Fixedsys,注意要用覆蓋模式,不能改變了檔的長度,然後存檔即可。
將Slickedit的Projects資源列表切換成檔夾模式
Slickedit的檔排列是按照Source,Head之類的分的,很不習慣,把它改成按照檔夾結構
在Projects視窗中點擊一個vpj檔,按右鍵;選擇Auto Folder→Directory View,會出來一個警告框。再點OK就好了
Workspace分類管理
Workspace多了以後分類管理會比較方便
Project->Organize all workspace,可以用目錄的形式對workspace進行管理,
注意這裏並不會改變你workspace檔的位置,只是在slickedit裏面的分類而已。
如果發現路徑的'/'顯示成了中文的'¥'字元,那麼可以設置一下字體就可以了如果在XP下,直接將所有的字體都設置成 Default Fixed Font 就不錯。
增加Alias
選取一段文字-->按滑鼠右鍵選Create Alias
編輯滑鼠右鍵的Pop Menu
按滑鼠右鍵-->選Edit this Menu
如果你要把你的設定檔給別人使用,那麼你可以直接複製C:/Documents and Settings/你的使用者名稱/My Documents/My SlickEdit Config/內的 "12.0.2"這個目錄,但是要切記編輯滑鼠右鍵的Pop Menu
中的Version Control選項不能夠刪除掉,不然你複製過去的組態會不能使用,而且會出現錯誤訊息。
[註] 破解版請自行使用Google搜尋,或是使用IDA Pro ...等反組譯工具去修正某個DLL跟EXE就可以了...
不過我還是要說一句話,請尊重智慧財產權,愛用正版....感恩喔!
Reference
Source Insight V3.50.0057
http://sourceinsight.com/
SlickEdit® 2007 Version 12.0.2.0
http://www.slickedit.com/content/view/73/60/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