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的本质

1,为什么说软件的本质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
因为无论怎么简化,去掉实现差异,框架差异,语言差异,软件的本质最终不能再简化为一个问题域——即一些概念和他们的关系。

或者用另外一个表达式 程序 = 数据 + 逻辑
这个表达式在OO时代进化为:程序 = 对象+对象+对象…… && 对象 = 数据+逻辑
对象模型,很明显更能贴切的去表达概念和关系

2,为什么软件工程的本质是管理复杂性

软件工程是软件的形成过程,除了概念本身,涉及到了工具和人。主要是how,如何形成软件,如果使用技术,人又如何。软件工程的本质是复杂性
对软件工程而言,不可避免的东西是(需求)变化;而软件是的本质是概念和概念之间的关系,这个本质类似什么,类似于中子会影响原子裂变。
所以,这导致了软件的复杂性爆炸。

这也是为什么《人月神话》作者在论述到这个本质和变化的时候说:“如果这是事实,那么终究没有银弹”。


这里且不去论证他这个论断是否正确,但是的确反应了人月神话描述的软件工程面临的诸多难题
1,软件很容易陷入泥沼
2,陷入泥沼很难纠正调控
……

复杂性有三类
1,问题域本身的复杂性
2,采用的技术方案引入的额外复杂性
3,涉及到的人和组织再引入的额外复杂性

理解了这三个复杂性,就理解了为什么软件容易陷入泥沼,因为不能控制变化发生,就不能控制复杂性爆炸;
需求变化是变化,会引发复杂性爆炸
不能尽然计划可以视为一种计划外的变化
技术变化也是变化
组织变化也是变化
这些都会极大引发复杂度变化

 


软件工程 必须要解决这三个复杂性
成功的有效率的软件工程,需要引入技术熵和组织熵的概念
熵是能量中不能做功的能量
技术熵和组织熵是技术和组织在解决问题中,额外多花费的能量。
很明显,这两者越少越好。

所以,软件工程必须管理复杂性
1,技术熵越少越好
2,组织熵越少越好
3,良好的领域抽象,是真正的关键
4,如何去控制变化,隔离变化,适应变化

 

传统的软件工程理论是无法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们先来看一下传统的软件工程理论是个什么东西

1,将软件按照时间阶段分为几个步骤(需求,设计,开发,测试,维护),这个划分是确保了完备性的
2,将每个步骤分配给一个或者几个角色,确保了这个划分是可执行,可管理,可组织的
3,微观上控制每一个步骤和节点的时间,风险,降低整体复杂性;提升可管理性
4,引入UML和工作协作方法(敏捷,瀑布……)来实现各个步骤之间的衔接和角色之间的衔接,确保整个理论是内洽的

 

这个理论,是一个管理性的理论,但没有解决任何软件工程的本质问题,只是确保了可管理性。
严格按照这个理论做的话,大概率可以提升软件的成功率的,但是效率和灵活性就难以保证了——这也是微软这种传统类型的软件公司和FG这种类型的软件公司的差异

 

至于正确的方式,回头慢慢聊
 

转载于:https://my.oschina.net/u/3364724/blog/2098256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