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四年》——知乎 读书笔记
写在最前边的:这本书是知乎精选了一些用户的回答编纂的。按理来说,应该在刚上大学的时候就读掉了(高中毕业暑假买的),但是放在书架上一直没动,直到几个月前才拿起来读一读。书的内容分为六个part,包含了 认清自己、学习生活、恋爱就业等各个方面。其实这篇文章写了有一段时间了,但一直没在任何平台发,借着马上要去给学弟学妹做分享的机会,把这篇文章发出来。
说是读书笔记,其实更应该被称作 读完某一章节并结合自身体会的云云。
Chapter 1. 认清自己,没人能给你标准答案。
要认识到上大学并不像高中老师说的那样轻松,(如果你是纯想摆烂,那当我没说)。千万不要被蒙骗了(我当初就被骗了…),大学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人生的分水岭,拉开差距的开始。
进入大学后,一定要认清自己,找到目标。转变心态,别总抱怨自己的大学不好(自己高考考出来的,又能怨谁呢)。找到努力的方向,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前段时间浙江建设技师学院的马宏达同学不是还获得了世界刮腻子大赛的冠军嘛~
大学在考验学习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考验自律能力(尤其是像西浦这样free的院校)。就像我的微信名一样,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那也太理想化了。
大学你会见识到形形色色,各种各样的人,等你接触到、深入到领域中来,你就会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可能会崇拜他们,但同时也要正视他们。在学校里,必定会有绝对的大佬,但我倾向于减弱甚至消除peer pressure。人与人生来确实是不同的,你要做的就是比昨天的自己一天进步一点。
Chapter 2. 上了大学,学习似乎不重要了?
成绩真的很重要,不光是你考研or留学,也包括找工作的时候。(说成绩不重要的,成绩大概都不好。GPA真的很重要~)
关于“逃课”?并不是真正的意义上的逃课,我觉得本篇文章的作者说的很好,选择逃课去看书,干别的,或者对你来说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还是坐在教室里饱受两个小时精神和肉体上的折磨,取决于你认为哪个价值更大,你就去干哪个。我们学校的lecture也不点名,旷课也不会被退学什么的(但你不要挂科嗷)。而且我也认识一些全奖选手,他们可能就是不来上课(也可能是早已经掌握要讲的知识了),但会选择去实验室做科研等其它有意义的事情,最后临近考试复习一下,绩点也非常的高(To be honest, 我很羡慕这种大佬)。
关于考证?首先你要思考这个证对你来说有没有帮助,不要看到别人去考什么就想着自己也去考,也不要被机构贩卖焦虑。我刚上大一的时候,就会有这样的焦虑,尤其是在学校周边某个机构疯狂电话轰炸+洗脑下。不是说这些证没有用,你真的要好好思考备考所花的时间精力,也就是沉没成本,和最后这个证给你带来的真正收益。举个栗子:如果你是国内大学,那四六级对你来说可能是必需品;如果你决定出国留学,那雅思/托福对你来说就是必须的。最后建议:找到和自己方向、情况相似的学长学姐,咨询or观察他们是如何抉择的,并结合你自身情况(考虑学校、家境等),尝试去总结自己适合什么。
Chapter 3. 考试通关!一般人不知道的学习技巧
创造一个学习的世界给自己:逃出寝室;逃出空乏的思维;学习上采取主动态度。
体系化学习:了解工具(弄清术语),基础教材很重要;建立网络,时间轴,弄清每时期特点;找出兴趣点;建立联系;拓展应用。
总结一些免费学习网站和资源:
综合型在线学习网站: Coursera,edX, 网易公开课,网易云课堂,学堂在线,MOOC慕课, Khan Academy可汗学院,TED,FutureLearn(英国大学联合发布) Open2Study(澳大利亚),OpenupEd(欧盟), MIT OpenCourseWare,好大学在线,万门大学,超星读书
专业类在线教育网站: 多邻国,Busuu(外语类学习),慕课网(IT),CodeCademy
写英语学术论文:阅读文献(Google Scholar & 学校图书馆数据库),使用文献管理软件;写计划; 伦理委员会审批;预研究pilot study;正式研究,收集数据;数据分析; Method→Result→Discussion→Abstract (写作的时候找拟投稿杂志的格式要求和文章看看)
Chapter 4. 脱胎换骨,如何让大学生活不留遗憾?
要读书,也要磨练心智。要去真正的经历。知行合一,最难的永远是行。
如何看待大学里的社交?这篇文章我觉得真的写的很好,很符合我的情况。作者列表有很多人,聊天聊不过来的人,索性有些消息就不会,或者说选择有价值有意义的回。我们都喜欢和优秀的人聊天,因为这个人身上的某个闪光点吸引了我们,我们才能看到他。如果你想认识大佬,当你作为一个小透明,并且提供不了价值的时候,你是无法被看到的,你的存在诚然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必要,刻意的维护关系也是吃力不讨好;如果只是想认识水平差不多的人,那不用刻意的去社交。这个说的太对了,非常受用!
关于恋爱:永远不要放弃成为更好的自己;要有颗强大的心脏和足够的行动力来承担爱情;对性的态度和爱情观紧密相连;经营爱情(私密的)。
避孕知识:出现在这,乍一看有些觉得不应当,但仔细想想确实很有必要(毕竟大家都是young adult了嘛),我自己的了解也不足够。特此mark一下:复方短效避孕药(有效成分是孕激素和雌激素),单方孕激素避孕药,避孕套。还有本书里没提到的防止性病的方法,也建议大家多了解。
关于消费观:这点在刚刚过去的双十一显得尤为重要。要分得清收益值和价格的对比。把钱花在收益值确定的物品上,可大幅降低后悔率;难以判断收益值的东西不买;明确自己的需求(消除伪需求),别在网上看了什么评测、回答后就想冲动下单,警惕冲动消费。
Chapter 5. 考研还是出国,你做好准备了吗?
因为我读的大学的缘故,基本坚定会出国读研的选择。关于留学,这块po一段之前我发给我父母的话:
出国并不是崇洋媚外,出国不光是留学,更重要的是一段跟我之前与众不同的经历,这对我来说很有新鲜感。我也想看看外面的风景是什么样的,我还从没出过国。既然现在有这样一个出国体验的机会摆在我面前,我为什么不抓住呢。况且是在我以后没有什么机会会出国留学,就算是出国估计也是工作or旅游,感受也是不同的。
我希望有一段出国看看风景的经历,也想感受下当地的人文特色,与此同时学习一段自己的专业知识,希望每个人都可以明确自己的目标与未来。
Chapter 6. 准备找工作了,这些干货一个都不能少
阻碍你成长的学生思维:
- 认为要准备好了再做×:这点我还是挺有体会,会刻意回避不会的,心想着我了解了会了再去做,导致就是拖延甚至干脆就摆烂不干了。(拖延症晚期患者如是说道)
- 被动接受,而不主动获取×:上了大学以后,很多事情都是你要学会主动去干的,只完成被动的任务,你一定会落后于别人。学会主动请教别人。
- 不愿意面对不可预期的逆境×:面对不确定的事情,不要逃避,而是迎难而上。
- 小孩子脾气×,过于放大自己的价值×(自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重要)
- 懒得改变×,别给自己画圈限制自己√,跳出舒适圈√
- 学会和优秀的人走得更近√,衡量十年的总收入√(包括薪资、能力、成长)
- 学会保护自己(社会水很深),注意自己在公众场合(包括互联网上的社交媒体)的言行举止,学会沟通。
找就业公司:找一定规模的大公司,且具有上升潜力(查找过往年度业绩,关注企业治理)。
乔哈里窗model:
A:公开区(自己也知道,别人也知道) B:隐秘区(隐私,自己知道 别人不知道)
C:盲目区(自己的知识盲区) D:未知区(大家都不知道,尚待挖掘)
然后通过这个模型,可以问问身边人的想法建议(他们认为你擅长的),结合自己的idea(你自认为感兴趣且有信心的),写出这个模型中每个part你都能干什么。
选择A区公开区里比较合适(自己愿意发挥的优势), B区是藏在心底的梦想,C区是可能性,D区是哪些自己未被开发出的潜能?
工作中要积极主动接任务,主动和不同岗位的人打交道,不会的事情主动去问,会反思总结。
找工作前,考虑哪几个问题?
: 选择何种专业与行业(先选大方向)
选择行业中的那中职业(再定小方向)
考虑以怎样的方式获得工作?去亲戚/学长学姐的公司(有关系的内推);海投简历;电视求职节目(对大部分人包括我来说好像不太现实);猎头推荐(对未来初入职场的我们也不适用)
确定职业目标 或 阶段性的升职
制作简历CV:
1. 去看Job description(JD),分析 关键需求(明确说出来的具体的专业的工作需求) 隐形需求(无法明确或者不能具体说明的,比如leadership) 筛选性需求,把这三个提炼成关键字写出来,写简历的时候作为参考对比。
2. 筛选自己的经历,作为支撑需求的证据。直接经历,间接经历(侧面体现),标准能力(例如雅思成绩等)
3. STAR法则(背景Situation+任务Task+行动Action+结果Result) (推荐一个做简历工具:WonderCV)
OK,note&idea就写到这里
感谢您的阅读!点个赞再走吧~ 您的支持是我不懈更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