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S基本理论之三:空间数据处理理论与空间数据库

         GIS基本理论系列是在《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和应用》读书报告基础上完成的,当作自己对GIS理论的一次复习回顾。

1.     空间信息处理的内容有哪些

在图形数据录入完毕后,需要进行各种处理,空间信息处理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图形坐标变换。

在地图录入完毕后,经常需要进行投影变换,得到经纬度参照系下的地图。对各种投影进行坐标变换的原因主要是输入时地图是一种投影,而输出的地图产物是另外一种投影。进行投影变换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利用多项式拟合,类似于图像几何纠正;另一种是直接应用投影变换公式进行变换。

第二是,是图形拼接。

在对底图进行数字化以后,由于图幅比较大或者使用小型数字化仪时,难以将研究区域的底图以整幅的形式来完成,这是需要将整个图幅划分成几部分分别输入。在所有部分都输入完毕并进行拼接时,常常会有边界不一致的情况,需要进行边缘匹配处理(图6-13)。边缘匹配处理,类似于下面提及的悬挂节点处理,可以由计算机自动完成,或者辅助以手工半自动完成。

第三,是拓扑生成。

在图形数字化——无论是手扶跟踪数字化还是扫描矢量化——完成后,对于大多数地图需要建立拓扑,以正确判别地物之间的拓扑关系。这又包括两部分,一是图形修改,即在建立拓扑关系的过程中,一些在数字化输入过程中的错误需要被改正,否则,建立的拓扑关系将不能正确地反映地物之间的关系,二是建立拓扑关系,即在图形修改完毕之后,就意味着可以建立正确的拓扑关系,拓扑关系可以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目前大多数GIS软件也都提供了完善的拓扑功能;但是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对计算机创建的拓扑关系进行手工修改,典型的例子是网络连通性。

 

2.     空间坐标变换都有哪些类型和方法

空间坐标变换包括矢量转换和栅格转换。

首先是矢量转换,有三种方式:

第一是表格坐标(u, v)转换为原地图投影坐标(x, y),是平面坐标到平面坐标的转换。 (1)对应关系明确、已知的,按相应关系式计算,如旋转变换的公式为:

     X1 = x * cosa - y * sina    

     Y1 = x * sina + y * cosa 

2)对应关系不明确、未知的,可通过拟合对应关系式来实现,如采用二元多项式拟合两种坐标之间的转换关系式:

     x = a0+ a1*u+ a2*v+a3*u2 + a4*u*v+ a5*v2

     y = b0+ b1*u+ b2*v+b3*u2 + b4*u*v+ b5*v2

第二是投影坐标到地理坐标的转换。将原地图的投影坐标(x, y)从平面坐标转换为用经纬度表示的地理坐标。是地图投影的逆变换,与投影类型和椭球体有关。要求提供投影参数。

    第三是地理坐标到工作投影坐标的转换。将用经纬度表示的地理坐标转换为工作投影坐标(x’, y’) 坐标(平面坐标)

  • 1
    点赞
  • 12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