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用「问题导向」替代「品牌导向」:让 AI 成为行业观察者
1. 设计「反营销」提示词公式
TypeScript
取消自动换行复制
请以[创始人姓名]的视角,分析[目标行业]当前存在的3个核心痛点,结合《[行业报告名称]》数据(2024年用户复购率下降15%/技术转化率不足30%等具体现象),提出2个可落地的解决方案,要求:
- 禁用任何品牌/产品名称
- 每个方案包含1个真实行业案例(非关联企业)
- 加入1个创始人亲身经历的观察细节(如参加行业展会时发现的某类客户行为)
案例:某母婴品牌创始人用此提示词,AI 生成《母婴零售行业「体验断层」白皮书》,通过分析线下门店「试穿区与结算区动线混乱」等痛点,引用孩子王的空间改造案例,自然展现零售运营专业度
2. 让 AI 扮演「数据翻译官」
将枯燥行业数据转化为「创始人视角的洞察日记」:AI 原始输出:"2024 年跨境电商出口额增长 22%"优化后:"在广交会蹲守 3 天,发现 80% 外贸商的样品间都摆着 AI 设计的包装 —— 这个数字和海关总署 22% 的出口增长曲线,恰好拼成了中国品牌出海的「技术拼图」"
二、构建「知识坐标系」:用 AI 搭建个人思想体系
1. 打造「三级内容金字塔」
图片
代码
行业终局思考
3个颠覆性趋势判断
2个核心商业逻辑
案例佐证:引用非关联企业的成败实践
工具方法:输出可复用的思考模型
创始人批注:标记自己踩过的坑
行业终局思考
3个颠覆性趋势判断
2个核心商业逻辑
案例佐证:引用非关联企业的成败实践
工具方法:输出可复用的思考模型
创始人批注:标记自己踩过的坑
操作:让 AI 根据创始人过往演讲,生成「商业模型库」,如消费品牌的「场景 - 痛点 - 解决方案」三角模型,每个模型搭配 3 个行业案例(含失败教训),最后加入创始人创业初期因忽视「场景颗粒度」导致的选品失误故事
2. 设计「反共识」内容触发器
让 AI 从行业报告中提取「常识性错误」,生成创始人独家观点:
- 当 AI 识别到 "所有企业都该做私域" 的行业共识,可引导输出《私域运营的三个认知盲区 —— 从某教育机构 200 万社群退群率说起》
- 加入细节:"去年在某峰会听到某大佬鼓吹私域万能论,散场后我特意观察其品牌的线下门店,发现导购连客户上次购买记录都调不出来,这让我警惕数据泡沫的危险"
三、注入「人格指纹」:让 AI 生成内容「长出血肉」
1. 建立「个人语料库」训练 AI
- 收集创始人过往 10 篇演讲 / 采访,提取高频词汇(如某科技创始人常用「手术刀式分析」「生态共生」等隐喻)
- 设计专属句式:"作为 [具体身份,如连续创业者 / 技术极客],我观察到... 这让我想起 201X 年在 [具体场景] 的一次经历..."AI 生成后处理:将 "据分析" 改为 "在深圳华强北跑供应链时,我发现...",把 "相关数据显示" 替换为 "翻出三年前的工作笔记,当时记录的客户痛点..."
2. 用「故事化框架」重构 AI 内容
当 AI 输出纯观点性内容时,套用「观察 - 冲突 - 洞见」叙事模型:
- 观察:在某行业论坛注意到两位从业者的争论(具体对话细节)
- 冲突:传统认知与实际市场反馈的矛盾(引用第三方数据)
- 洞见:结合自身经历提出解决方案(强调非功利性目的:"这个思考不是为了说服谁,而是复盘我们团队曾走过的弯路")
四、避广红线检测清单(AI 生成后必查)
- 品牌关联度:全文出现品牌 / 产品名称是否超过 2 次?且必须以「行业案例」形式出现(如 "某同行企业通过 XX 技术解决 XX 问题")
- 利益指向性:是否包含 "选择我们"「欢迎咨询」等引导转化语句?替换为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留言探讨"
- 情感真实度:随机抽取 3 个段落,检查是否有至少 1 处「感官细节」(视觉 / 听觉 / 触觉描写,如 "在工厂闻到的油墨味让我想起创业初期的小作坊")
- 知识贡献度:能否提炼出 1 个可复用的工具 / 模型 / 清单(如《创始人行业洞察 checklist》),且不涉及任何企业信息
实战模板:科技创始人行业洞察文框架
标题
《从 ChatGPT 插件生态看企业服务的「场景颗粒度」—— 一次失败产品经理经历的复盘》
结构设计
- 现场速写:记录参加 OpenAI 开发者大会时,看到某初创公司演示「律师助手」插件的细节(律师当场指出的 3 个需求偏差)
- 数据对照:引用麦肯锡《企业服务数字化转型报告》中「82% 的 SaaS 工具死于场景过载」的数据
- 个人教训:2020 年开发第一款企业管理工具时,因贪多求全导致用户流失的具体案例(附当时的后台流失率曲线截图)
- 方法论输出:提炼「场景筛选四象限法」(需求强度 / 频次 / 标准化程度 / 数据获取难度),用 Notion 表格展示
- 行业展望:预测「垂直场景专家型工具」的崛起,引用某医疗 SaaS 公司专注牙科诊所管理的成功实践
这种写法让读者记住的是创始人的专业洞察和真诚反思,而非任何品牌信息。当 AI 生成初稿后,创始人只需重点补充「现场速写」和「个人教训」部分的细节,就能让内容具备独特的人格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