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软件测试之精华分享:浅谈如何提高产品质量?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能否很好的生存下去,有四个核心指标,产品质量Q、服务质量S、产品价格P、响应时间T。在我看来,属于技术范畴的2个最核心的指标是:一是产品质量、二是响应时间,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要以提高产品质量为目标,质量是企业的命脉所在,怎样更好的保障产品质量,为一线的销售保驾护航好产品,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v2-735b3e4f83f5f622f66aa4e720d425a4_hd.jpg

作为一名员工,我们和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加强产品质量的意识,提高产品质量也就显得日益迫切。那么到底如何做才能提高产品质量?

就我个人而言,我是一名软件测试工程师,那么我应该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出怎样的努力,才能为提高产品质量做出一份贡献?

首先我们就以软件测试流程作为规范,分析测试员能为提高产品质量做些什么。

1.需求评审阶段

项目初期,发现那些潜在的缺陷或错误,避免这些错误或缺陷遗漏到项目的后期。所以,在需求评审阶段我们应该做到:

①做好评审前的相关质疑与确认记录;

②对于责任、目标应和项目达成共识。

2.编写测试计划、排期阶段

测试计划的编写包含所需资源、任务安排、进度安排、风险分析等内容。我们应该明确:

①制定测试进度和任务安排;

②准备测试环境;

③制定预发布、停测的标准;

④制定测试策略和测试方法;

⑤确定测试风险;

⑥确定测试所需资源的其他信息;

3.用例评审阶段,我们应该注意:

①用例设计的结构安排,一定和合理、清晰,以便高效的对需求进行覆盖;

②要覆盖需求的所有测试点;

③合理安排优先级的测试;

④用例要具有很好的执行性,用例的前置条件、操作步骤、预期结果应正确清晰;

⑤尽量删除冗余的测试用例;

⑥要从用户层面设计测试用例;

4.测试过程中,我们怎么才能到尽早尽快的发现更多的问题呢?

①测试前期应确保测试环境的稳定性;

②准备应充分,目标应明确,应该正确的理解用户;

③增加版本控制,跟踪记录整个软件的开发过程,避免出现开发混淆代码版本和测试版本的情况或者出现开发与开发之间的代码冲突;

接着我们再从企业自身方面探讨下如何更好的把控产品质量:

1、产品需求设计的合理性

产品需求设计的合理性非常非常的重要,需要PM前期做很充分的需求调研,走在一线多与用户接触,深度了解用户最常用的场景、站在用户角度思考产品逻辑、解决用户痛点问题;

2、技术架构设计、逻辑实现(设计)要合理

避免技术大的框架设计存在问题,多去考虑实现逻辑的合理性或效率、性能等;

3、开发编码规范

规范不是对开发的制约,而是更有助于提高开发效率的;规范的代码还可以降低维护成本、极大的提高团队对代码的可读性,而且还有助于代码review;

4、需求评审

正确而有效的进行需求评审,提前查阅,记录好问题,带着问题去评审,效率更高、效果更好;

5、测试流程的规范

根据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测试流程制定合理,可以更好的提高效率,避免pm、rd、qa来回扯皮、一起更好的把控产品质量,在GSX,我们有PC、APP测试流程,大致分为测试需求分析、case编写、case评审、接口测试、冒烟测试、test4轮测试、beta测试、monkey测试、提交testin进行兼容众测,线上环境回归测试、发布版本后安装卸载升级主流程测试;

6、开发流程的规范

根据公司目前所处阶段制定,如果是多个研发同步在开发多个功能,代码需要分支开发,测试环境无bug后,再合并主干,提交代码时进行必要的review,sql上线一定要进行必要的review,避免一条sql引起全站瘫痪的问题;

7、上线流程的规范

有的研发的分支团队很多,公共代码库的维护很乱,有时容易引发较大的线上事故,所以很有必要约定好一个规范的上线流程,要保证分支没问题的代码才能合并到主干,再做主干整体回归;

8、优化功能测试的范围界定

有时候rd优化一个功能,qa在一个端测试没有问题,但是有可能会引发其他端的问题,所以科学准确的、恰到好处的选定测试范围也是一门很深的学问;

9、接口测试、单元测试

一般情况下后端完成接口开发,就可以提前提测给QA小伙伴,开始服务端的接口测试,这样可以让隐含的Bug提前暴露出来,让开发人员在第一时间修复Bug,让功能测试人员在测试的时候更加顺手一些,最大限度得减少底层Bug的出现数量,让产品研发的流程更加顺畅,进而提高效率、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

10、UI走查

很多时候产品上了beta,或者上了线,才发现UI与设计不一致,所以UI的检查也非常的重要,更需要在关键的时间点就介入走查,最好在冒烟测试时就走查一遍,在test环境测试完毕走查一遍,确保不因后期修改bug带来的UI问题;

11、bug的度量与预防

定期进行bug的分布分析,线上bug的分析,找到出现该bug真正的原因,bug频发的功能、场景,以及机型等;

12、运维监控

运维层面也要做到非常完善的监控体系,分别从网络层、操作系统层、应用层、接口层、做到端口存活、进程存活、页面级别的监控

13、必要的复盘和总结,

每次项目结束都要及时的进行复盘和总结,针对项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做出调整,避免团队小伙伴下次再犯同样的问题;

14、沟通机制的建立

有很多时候,都是沟通不到位产生的bug,在实际做项目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很多,所以我们尽量要保持畅通的沟通环境和方式,可以组织每天站会的形式,快速无边界沟通,做到信息同步,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提高效率;所以这一点要引起重视!

15、人的培养

对人的培养大致需要从这些方面,技术水平、做事方式、沟通协作能力,主动沟通意识、责任感、执行力、学习力、有效的时间管理、积极乐观、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分享、并且从不抱怨,可以将积极向上的一面,感染带动他人;

产品质量管理大师朱兰曾说过:“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而不是检验出来的”,这句话证明了提高产品质量除了相应的测试确保质量外,更应该从源头做起,做好前期策划,加强过程管理,辅以适当的产品检验,始终遵循PDCA原则,提高产品的质量才指日可待。

总结

现在大部分产品上线以来出现的运营事故,都是因为产品或流程问题导致的。或者由于之前的发布流程不完善,或者由于开发人员将版本打错,其实很多都是可以避免的,现在我们完善产品发布流程,所有的产品都先在本地服务器测试,通过测试后,再切换到外网服务器供用户使用。明确个人职责,出现运营事故后,根据原因来追究责任,制定个人绩效考核等制度。来进一步完善运营流程和制度。

总之,要想得到用户满意的高质量产品,管理、需求、开发、测试人人把关,人人负责。

欢迎加入  51软件测试大家庭,在这里你将获得【最新行业资讯】,【免费测试工具安装包】,【软件测试技术干货】,【面试求职技巧】... 51与你共同学习,一起成长!期待你的加入: QQ      群:     755431660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31407649/viewspace-221324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31407649/viewspace-2213244/

  • 0
    点赞
  • 6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测试人员可以采取多种方法来保证软件产品质量。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做法: 1. 制定测试计划:测试人员应该制定详细的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范围、目标、测试策略、测试资源和时间安排等。 2. 编写测试用例:测试人员需要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覆盖软件的各个功能和场景。测试用例应该明确输入、预期输出和执行步骤。 3. 执行功能测试测试人员执行功能测试,验证软件在各种输入情况下的行为是否符合预期。他们会检查各个功能点的正确性、可用性和稳定性。 4. 进行性能测试测试人员可以对软件进行性能测试,评估其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和资源利用率等指标。 5. 进行安全测试测试人员可以通过模拟攻击、漏洞扫描和安全审查等方法来评估软件的安全性,确保其不容易受到恶意攻击。 6. 进行兼容性测试测试人员可以在不同的操作系统、浏览器和设备上测试软件,以确保它能够正常运行并提供一致的用户体验。 7. 进行回归测试:当软件进行修改或添加新功能时,测试人员需要执行回归测试,以确保修改不会导致现有功能的故障。 8. 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测试人员可以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来加速测试过程,提高测试效率和准确性。自动化测试可以覆盖大量的测试用例,并且可以在每次软件修改后快速执行。 9. 进行用户体验测试测试人员可以邀请真实用户参与用户体验测试,收集他们的反馈和建议,以改进软件的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10. 记录和报告缺陷:测试人员应该及时记录发现的缺陷,并向开发团队报告。他们应该提供详细的缺陷描述、复现步骤和环境信息,以便开发团队能够快速定位和修复问题。 通过以上的测试活动,测试人员可以帮助确保软件产品的质量,并提供可靠、稳定和符合用户期望的产品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