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化要素指南

虚拟化这一概念存在已久,如今新技术已使虚拟化变得更容易实施,成本也更低廉。虚拟化的目标是对数据、计算能力、储存容量和其它关键资源提供一种逻辑视角,从而让企业更好地控制基础架构。

  虚拟化有多种不同的种类:比如服务器虚拟化可以从物理服务器上分隔应用,是一种使用最广泛的虚拟化技术类别。目前,虚拟化正在每一个基础架构层面(包括网络、数据库、应用、储存、安全和移动)快速发展。

  虚拟化的回报

  虚拟化技术可通过更低的管理成本和加强资产使用率来提供快速的ROI。虚拟机可用来整合低使用率服务器的工作负荷,实现更少的硬件主机。其财务方面的回报包含节省硬件成本、管理成本、维护成本和环境成本。整合虚拟基础架构可帮助使用者将服务器的使用率从5%-15%提高到70%以上。

  成本节省只是吸引力的其中一条,大部分虚拟化使用者也很快发现了其它回报,主要包括:

  - 延伸灵活性:虚拟化通过企业hub可集中管理资源,来更好支持快速变化的商业要求。虚拟机可用来运行不同版本的操作系统,额外创建硬件示例,或基础架构所没有的硬件配置(如多处理器)。

  - 更好的访问:虚拟化的基础架构共享加强了商业应用和SOA的信息访问。

  - 快速应用部署:虚拟化技术可加快任务处理的效率,提高任务的可管理性(如系统移植、备份和恢复等)。

  - 商业弹性:虚拟化能让用户在虚拟服务器和储存设备上隔离应用任务及数据。而虚拟机可通过隔离所运行的应用来进行错误围堵,从而简化了复制和恢复。

  虚拟化的挑战

  虽然虚拟化能带来轻松的管理和更低的成本,但它却不是万能的,考虑实施虚拟化的企业仍要审慎衡量这一技术的缺点和优点。

  - 失控管理:尽管虚拟化能降低成本,但虚拟服务器所要求的管理成本与物理服务器大致相同。这意味着企业在不经意中创建虚拟服务器后会发现管理成本不降反升。

  - 安全兼容性:虚拟化改善了安全性,但可能会有不少日常使用的安全技术无法与虚拟化基础架构良好兼容(例如防火墙)。

  - 不断演化的标准:允许所有层面来协调通讯和运作的标准,以及允许厂商之间提供无缝互用的技术都尚未完善。

  小结:

  尽管虚拟化已经存在多年,但对于那些刚开始关注这一技术的企业,它依然是一种新的概念。企业在考虑虚拟化时应先审慎评估当前的基础架构,然后通常是通过外部协助,判断这一技术该如何最好地应用到系统上。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13129063/viewspace-626527/,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13129063/viewspace-626527/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