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要素读后感

《用户体验要素》将产品分为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和表现层。战略层关注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范围层确定功能规格和内容需求,结构层关注交互设计和信息架构,框架层涉及界面、导航和信息设计,而表现层则关乎视觉体验和感知。每一层都对用户体验起关键作用,需确保决策基于明确的需求和用户洞察,以创造成功的用户体验。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 这本书将产品分为了五个层面,自下而上分别是战略层、范围层、结构层、框架层、表现层。

在最底层,完全不需要考虑产品最终的外观,而只关心产品如何满足用户的需求。

在最顶层,我们只关心产品所呈现出的最具体的细节。随着层面的上升,我们要做的决策就一点一点地变得具体,并涉及越来越精细的细节。

战略层到表现层如下图所示: 

 

1、战略层

关键词:产品目标、用户需求

战略层关注的是我们的产品想要解决用户什么需求,用户通过我们的产品能够得到什么。产品目标和用户需求组成了战略层,也是在设计产品中做出每个决定的基础。战略层可以理解为产品解决了什么刚需,解决了什么问题,产品定位是什么,是产品方向上的把控。

产品目标

商业目标:企业为了达成盈利的目的需要产品满足的目标,互联网产品里多以商家广告、用户变现、平台抽成的形式存在;

品牌识别:书里只是简单提起品牌的事,其实品牌的识别在界面上往往是以LOGO或者小标的形式呈现的,而整体的品牌形象塑造必然和整个企业的方方面面都联系在一起,设计师对品牌塑造的作用并不大;

成功标准:这是指产品内可以用于考核的KPI数据指标,目前业内已经有了成熟的考核手段,基本上从业两年以上的成熟产品经理对数据的埋点追踪、项目预算、项目时间表这种基本工作都能处理的很好。

用户需求

用户细分:绝大多数互联网产品都是在现有市场的红海里挣扎,要想精准笼络目标用户群,就必须为你的目标用户进行垂直细分。书里提到的人口统计学和调研都是大企业才能搞定的调研方法,比如三星在做手机的时候就曾经采纳过人种学家的建议,但是这种方法消耗人力资源和钱都比较多,中小型企业的设计师懂得发问卷和用户访谈就足够了;

可用性和用户研究:这里提到了一些具体的调研方法,比如问卷调查、用户访谈、焦点小组、现场调查;

创建人物角色:就是俗称的人物建模或者用户画像,它本质上是给你的目标用户群一个典型的人物侧写,让你搞清楚用户的特性和需求。人物建模是一种典型的归纳总结,用一个虚拟的人物模型把你的全部用户群收纳归类,基本上就可以搞清楚你的主流用户对产品有哪些诉求了。

Tips:

  1. 关于明确的需求应该定义清楚,即要明确清楚地表达我们想要什么,以及确切地知道别人想从产品得到什么。
  2. 决策不能随便决定,为了创造成功的用户体验,必须保证每一个做出的决定应该建立在确切了解它的影响力的基础之上,即明确地定义“成功的条件”,而不是定义“通向成功的路径”。
  3. 关于用户需求的确定方式:通过一个叫“人物角色”的技术,即通过创建虚拟人物(角色)来帮助更好的理解用户需求。把创建的虚拟角色放到一个简短的故事(场景)中。所谓的场景就是:通过想象虚拟角色会经历什么样的过程,找到能帮助他们完成整个过程的潜在需求。
  4. 划分用户画像的时候应该在两到三种用户类别就好,也就是说我们的产品着重解决两到三类用户的主要需求。如果划分的用户维度太多,那么就分不清主次,到最后会做成四不像的产品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