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FI前端模块的解析

我们以Qorvo的QPF7250为例

首先来看真值表

我们可以发现两件事

第一  凡发射路径  其PA必定打开 

换言之   因为PA的Gain = 33dB

收发器的输出功率 = 模块输出功率 – 33dB

例如: POUT = +27 dBm

表示收发器的输出功率 = 27dBm – 33dB = -6dBm

第二  只要模块有上电   哪怕PA跟LNA都Disable

依然是导通状态 ( RX的Bypass Mode)

因此不上电与上电     其Return Loss的频率响应曲线会不同

而曲线不同  主因是路径不同  如下图:

不上电时    其S11只会一路看到模块输出端  由于模块即便不上电

其阻抗也非无限大   因此灰色路径的S11  并不会呈现开路状态

所呈现的  就是灰色路径的阻抗

因此可用来判断   灰色路径上  有无串联组件没焊好的情况

例如滤波器  或是匹配组件

因为如果没焊好   就会呈现开路状态  其Return Loss就会是0 dB的水平线

有人会问   在调PA的Load-pull时   必须PA拔掉  制造参考平面

在PA输出端的焊盘焊铜管  藉以调整  PA看出去的阻抗

那可否用上述方法  来调PA Load-pull   如此就不用焊铜管了?

答案是  不行   原因很简单

同样路径上   方向不同  阻抗不同

亦即S11不等于S22

上述图标中  灰色路径  是看进去到PA输出端的阻抗

但调Load-pull  是调PA输出端看出去的阻抗

路径相同  但方向不同  其阻抗也不同

换言之  若真这样做   就不是在调Load-pull了

很可能怎么调  发射性能都不到位

同理   也无法用上述方法  来调LNA Source-pull

因为调LNA的Source pull  其路径为LNA输入端看出去

与LNA看进去的阻抗  呈现共轭匹配

不过一般预设为50欧姆  因此看出去调到50欧姆即可

而上述方法的路径  恰恰相反

同样路径   方向不同  阻抗不同

换言之  若真这样做   就不是在调Source-pull了

很可能怎么调  接收性能都不到位

因此简单说   铜管还是要焊的

不论是PA的Load pull  还是LNA的Source pull

都是看出去调到50欧姆附近

而上电后  就是导通状态  RX的Bypass Mode

S11会一路看到收发器输出端

一样  上电后   即便收发器没打开  

其阻抗也非无限大   因此红色路径的S11  并不会呈现开路状态

所呈现的  就是红色路径的阻抗

因此可用来判断   有无前端模块没焊好的情况

因为如果没焊好    上电前后  其阻抗轨迹就会完全一样  因为路径一样

那就表示模块并未焊好  所以无法导通

那么疑问来了  上电与不上电 路径不同  阻抗不同  故频率响应曲线不同

但为何上电后的Return Loss  会比不上电好?

原因是因为Bypass Mode路径  有添加衰减器

而衰减器可以加强50欧姆匹配  故Return Loss会更好

亦即更加接近50欧姆的意思

另外我们针对RX路径的两种模式  做一下比较

前述说过   Bypass Mode的路径  会内建衰减器 

主因是因为  由上述知道  当输入功率  超过10dBm之后

其RX路径  就会切到Bypass Mode 

换言之  会切到Bypass Mode  一定是输入功率较大时  

此时便需要衰减器   以免使收发器饱和

另外也看到   Bypass Mode的线性度  远比LNA On Mode好

这也是合理的  因为当输入功率大时  重点是线性度  而非灵敏度

少了LNA的Gain  又多了7dB的衰减器   其线性度大增

尤其是IIP3  更可有效抑制IMD3对RX讯号的干扰

这时也许有人问   前面真值表已阐述

两种路径的逻辑表示  是不同的

要如何切换?

答案是   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

系统会根据RSSI来判断  到底是要LNA On Mode   还是Bypass Mode

换言之  其状态并非一成不变的

否则   输入功率低时  却切到Bypass Mode  使其灵敏度更糟

或是输入功率大时   切到LNA On Mode  使其饱和

这些状况  都不会呈现出最好的接收性能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  当MCS较高阶时   其衡量指标为EVM

MCS为最低阶 (MCS0)时   其衡量指标为Spectral Mask

这是因为  当调变高阶时   为了维持线性度  其功率会降低 

此时的Spectral Mask  几乎一定Pass  没有指标意义

但为了维持调变精确度  其EVM的规格会更严格

故以EVM衡量

反之  当调变最低阶时    因为不需用严格的EVM来维持调变精确度

换言之  此时EVM几乎一定Pass  没有指标意义

但因为不需为了维持线性度  而降低功率   此时功率可以打到最大

故以Spectral Mask衡量

顺带一提   DPD(Digital Pre-distortion)虽然是种提高PA线性度的方法

但对于发射性能  并非全面性提升

最主要是改善EVM   但同时也会牺牲Spectral Mask的性能表现

因此   在调变低阶时  因为主要指标是Spectral Mask

故此时可以关闭DPD  来获取较佳性能

反之   调变高阶时   因为主要指标是EVM

当然DPD要打开  方可获取最佳性能

我们以下图为例

6Mbps, 带宽 = 20 MHz, 功率 = 24.6 dBm

 

可以发现   开了DPD后   蓝色区段的噪声  确实比较低

而蓝色区段  正好就是所谓的SNR   噪声较低  表示SNR较高 (同样功率前提下)

亦表示EVM较低 (因为SNR跟EVM成反比)

故DPD确实对EVM有所改善

但同时也发现到  开了DPD后  紫色区段的噪声提升了

几乎要顶到Mask  再次证实

DPD对于发射性能  并非全面性提升

会在EVM跟Spectral Mask之间做一个取舍

所以统整如下:

Low Rate => High Power => w/o DPD => Better Spectral Mask

High Rate => Stricter EVM requirement => w/ DPD => Better EVM

至于谐波与耗电流   纯粹只看功率大小

故会采用最低阶的802.11b  1Mbps

因为此时功率输出可以最大

其单位为dBm/MHz  故大小会随信号带宽而有所改变

若为20 MHz   其二阶谐波就是 -35 + 10log (20)

= -35 + 10*1.3 = -22dBm/20MHz

因此在案子一开始时   就要先知道   目标功率为多少

因为这样才能估前端模块的耗电流

至于切换时间  因为控制讯号的耗电流极低(100uA)

故控制讯号的线宽  其实不需要太宽

这样可以减少寄生电容  避免切换时间过长  而无法符合规范

当然  其滤波器  最好也是避免采用RC滤波器 

也是为了切换时间考虑

只是LC滤波器  会有共振的问题   要让共振频率   远离RF频率

否则等同将跟RF同频的噪声放大   其结果更糟  比不加LC滤波器还糟

所以要先计算共振频率

  • 1
    点赞
  • 5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1
    评论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