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年轻的Python程序员;13 岁创建 RISC-V 内核,后浪程序员有多恐怖?

以下文章来源于CSDN ,作者李磊

【CSDN 编者按】前不久,英国一位仅 6 岁多的孩子获得了 IBM AI 认证,创下新的吉尼斯记录,成为全球最年轻程序员。前有 AI 编程掀餐桌,后有 6 岁娃娃抢饭碗,程序员们真的太难了。别慌,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分析「天才少年程序员」这群后浪,看到最后,相信你应该会有所收获。

 

 

 

 

天才少年程序员的起点能有多高?

 

6 岁得到 IBM AI 认证

英国北安普敦的 Kautilya Katariya 在他 6 岁零 346 天的时候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 Python 程序员,并获得 IBM AI 和 Python 等五项专业认证。

Kautilya 一开始接触编程是从 JavaScript、Python 和支持 HTML 的语言开始的,最后在这些语言中他选择了 Python。

过去的一年里,Kautilya 无法去到学校,而是在英国的家中自学,在父母的支持和帮助下,他开始阅读学习相关的课程资料,这也使得他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 Python 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2020 年 11 月,仅仅学习了七个月的 Kautilya 就获得了 IBM 的五项认证,包括 edX 上 IBM 的 AI 专业认证基础课程和 Python for Data Science 课程。如今,七岁的他正在学习另外两门课程以获取、掌握更多的开发技能。

13 岁创建出 RISC-V 内核

你还记得 13 岁的自己在干什么吗?写作业、吃零食还是玩游戏?

来自美国的 Nicholas Sharkey 在 13 岁就已经创建出他的第一个 RISC-V CPU 内核了。

去年,Redwood EDA 的运营者 Steve Hoover 在他的博客上宣布:13 岁男孩 Nicholas Sharkey 创建了他的 RISC-V CPU 内核。

Nicholas Sharkey 完成 RISC-V CPU 内核其实是因为参与了第三届 MYTH(Microprocessor for You in Thirty Hours)研讨会。这个原本是为了吸引研究生和专业人士参与的活动,对 13 岁的 Nicholas 而言充满了挑战。研讨会结束时,他没能完成所有项目内容,但令人惊讶的是,他创建的第一个 RISC-V CPU 已经表现出了一些成功的迹象。

Nicholas Sharkey 人小志不小,在研讨会结束后得到了 Steve Hoover 的联系方式。最后Steve Hoover 同意给予这个男孩特殊待遇,允许他在回归学校后,继续完成这个项目。

在自身坚持不懈与 Steve Hoover 的指导下,Nicholas Sharkey 在回去的第 5 天完成了他的 RISC-V CPU 内核。Steve Hoover 也确认, Nicholas Sharkey 已经成功地完成了他的 5 级流水线 RISC-V CPU 内核,并很快就会拿到证书。

毕业就拿 201 万年薪

同样的天才少年,在国内同样存在。

而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却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天才」。他复读了一年才考上三本院校,研究生读的学校也不是 985 和 211,可当博士毕业时,他拿到了 201 万的年薪!他就是华为的“天才少年”——张霁。

张霁 1993 年出生在湖北通山的一个普通家庭,在县城读高中时成绩就只是中等,2008 年参加高考还落了榜,复读一年后才考入了武昌理工学院。

但张霁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刚入大学就树立了目标,制定了四年的学习计划,开始了自己的逆袭之路。经过努力的学习,张霁成了老师和同学眼中的“超级学霸”,四年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

读研时,身边都是 985 和 211 等名校毕业的同学,张霁也没有因此轻视自己。相反,他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学习。终于在 2016 年,考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攻读博士学位。

博士期间,张霁也是困难重重,5 次发表论文,5 次被拒。在导师的鼓励和指导下,张霁一次次地修改、打回、再修改……最终成功发表博士论文,进入腾讯总部实习。

在这期间,张霁迎来了自己的收获,取得国内国际专利 7 项,研究成果获腾讯公司 2016、2017 年度杰出贡献奖,2019 年度卓越运营奖。并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各种顶级会议和顶级期刊上发表论文 8 篇。

2020 年 8 月,经过 7 轮严格的面试筛选,张霁打败了众多竞争者,获得了华为“天才少年”的最高档——年薪 201 万。

 

天才少年程序员是怎么诞生的?

天才少年耀眼光芒的背后,除了他们的天赋,还有什么重要因素?

家庭教育的重视

32 岁就获得被称为“诺贝尔风向标”的斯隆奖,清华首届姚班的天才少年鬲融,从上小学 6 年级开始,就正式开始跟老师学习电脑。

那时候父母便给他买了一部学习机,半年多后,随着鬲融所学知识的深化,学习机已不够用了,他们又花 6000 多元为他买来一台电脑。

一开始,鬲融的父亲鬲红民电脑水平要比鬲融高,于是他主动做起了儿子的老师,爷俩互相切磋,长进很快。有一次,鬲红民买了一本有关 C 语言的书籍准备学习,但感觉挺繁琐的,便置之一旁,可没多久,发现儿子正在认真地读那本书,一问,儿子把上面的内容差不多全搞明白了。

每次放寒暑假前,鬲融的父母都关心地问鬲融假期想研究些什么,随后带孩子到书店里转一转,选上一本或几本鬲融感兴趣的计算机的书籍,很多计算机知识都是鬲融利用假期自学的。

在斩获斯隆奖后,鬲融也在清华计算机系采访中谈到父母的作用。他说,上世纪 90 年代,当同龄人尚不知晓计算机为何物的时候,他就拿到了打开神奇世界的钥匙,家里不仅很早就给他买了电脑,而且父亲还亲自教他编程,让他对计算机的兴趣始终保持至今。

充足的的教育资源

2004 年,姚期智教授受杨振宁院士力邀回国,辞去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职来到清华大学任教。回国不久,姚期智教授就提出希望成立一个本科班,能够让它变成世界上最出色的本科班之一。十多年过去,姚班为中国计算机领域输出了大量的优秀人才,成为了计算机专业的“黄埔军校”

因为高中期间在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上的优秀表现,鬲融被保送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成为首届清华姚班学生。

在一次采访中,鬲融说清华姚班是他真正的起点,他在那里打好了基础,而且找到了自我,也提升了自信。

鬲融举例,当时有很多数学课程其实也不太知道有什么用,但是后来在研究中会回想起来,才后知后觉意识到原来它的作用是润物无声的,那些课程慢慢地化为了他思维的一部分。

在姚班的时候,老师有时会布置一些任务,最开始会觉得这可能不行吧?这能做到吗?然而当自己真正努力去做了,会发现它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有很多不擅长的东西也不是完全不能做到。就这样慢慢去突破,去尝试,自我的极限就找到了,而自己的自信心也有了很大提高。

脚踏实地的学习

只要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和充足的教育资源,天才少年就一定能诞生吗?

2017 年,一篇《6 岁编程 8 岁建网站,莱阳 14 岁男孩被美国麻省理工录取》的报道刷屏,然随着网友的深扒与各大媒体的层层发酵,事件的真相慢慢浮出水面。

在网上流传的视频中,这位 14 岁的李同学表示“我被麻省理工大学录取”。事实上,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录取办公室表示:麻省理工学院不存在主动去签下一个学生,或者学生签合同的情况。所有的学生都是通过一样的程序被录取的,即在高中最后一年开始申请。

李同学获得的各项“大奖”,各种邮件邀请、各种发明创新也在随后被证明为虚假信息。当地教育的工作人员最后也坦白,网传“14 岁少年被麻省理工录取”稿件,系由于莱阳教育系统宣传员所写,是出于“宣传需要”。

近几年,“量子阅读”和“科研神童”等舆论事件接二连三,“天才”一词被疯狂营销……事实上无论多么优秀的天才都需要脚踏实地地、系统地学习基础知识,各行各业都是如此。疯狂营销毁掉的是孩子的一生。

 

 

天才少年程序员真的重要吗?

天才少年程序员可以说万里挑一,程序员行列更多的是热爱编程的普通人。成为天才很难,但可以努力鞭策自己变得优秀。优秀的程序员包含了严谨的态度、缜密的逻辑思维、过硬的技术、乐观……

程序员不只是一份工作

克里斯·波什是前美国职篮迈阿密热队的前锋,曾经跟詹姆斯、韦德组成 NBA 热火队三巨头。除此之外,他还有另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程序员。

受技术控父母的影响,波什很早就开始接触计算机编程,高中时期便加入了少数派工程师协会和全国黑人工程师协会,是个不折不扣的天才少年。2013 年 11 月,波什在《连线》发表一篇名为《谈论为什么我们应该学编程》的文章中说到:“程序是几乎所有技术的基础,学会编程将能更容易的理解世界的运作”

相声大师马季的儿子马东,在他很小的时候,便被家里送往澳大利亚读书,读的正是计算机专业。毕业后,马东进入当地一家大公司工作,成了一名朝九晚五的程序员,一做便是 10 年。在转型成为优秀的主持人和节目制作人后,马东说:“数据灵敏的认知和有序的编程思维对于任何工作都具有优势。

近日,一名四川泸州的乡村数学教师登上热搜。彭龙是四川泸州一名乡村数学教师,4 年多来他自学编程,开发出 43 款软件用于学校数字化管理。目前,他的“信息化管理”课题已成功申请四川省省级课题。

彭龙开发的软件应用主要包括学校的寝室管理、课时统计、学生请假等方面,现已全部应用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这也使得学校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他说“只要肯学没有什么是学不会的。不管是在大城市还是小山村,都一样活到老学到老。”

程序员并不只是一份工作,优秀的程序员在各行各业都可以利用自己的能力,创造新的价值。

程序员是一种思维方式,一种生活方式

毋庸置疑,未来是信息化和计算机的时代。「家家都是技术公司」、「人人都会编程」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家长们也开始让自己的孩子从小学习编程,希望他们进入技术行业,甚至期盼他们成为天才少年程序员。

但程序员这个职业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程序员不仅仅是高薪、忙碌和稳定的代名词,他们所拥有的种种特质:积极开放、无限进步、终身学习、创造价值、乐于分享……远比这份工作重要得多。

很多人都觉得程序员很聪明,大脑天生就像科学计算器,灵活迅速。但哪有那么神奇呢,他们大多数只是对编程充满热情的普通人。

任何行业天才都只是极少数人,我们要做的,就是勇敢面对现实,去追求自己的目标,享受旅程中的每一个瞬间。

所以,继续你们的征程吧,程序员!

参考链接:

https://www.techrepublic.com/article/a-6-year-old-became-the-worlds-youngest-computer-programmer/

从明天开始小C将陪伴猿粉们开始新一阶段的学习:系统化深入了解IT技术,春节期间放假不停学,实现弯道超车!关注高校俱乐部,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 0
    点赞
  • 1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