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Gavin, 携程技术专家, 致力于系统优化、重构和开发效率提升。
概述
携程商旅是一站式互联网差旅服务平台,为客户提供差旅管控、预订、出行、结算、成本、风控等服务的在线TMC(Travel Management Companies)。主要产线有:机票、酒店、火车票、打车、接送机、包车、租车、汽车票等。携程商旅订单系统针对B端客户定制化需求多样性,商旅产线丰富性,TMC业务与产品业务结合的复杂性等,对订单系统架构进行了优化。
一、背景介绍
订单系统作为入口,承上启下,涵盖了订单生命周期中所有的流程管理、TMC管控、创单中心、费用中心、履约中心、服务中心、聚合中心以及投诉理赔管理等。订单打通用户、商家、产品、库存、订后等关键业务,是驱动交易全流程运转的核心。
订单系统具备的能力,可以按照下面两个维度和多个角度进行切入拆解:
客户维度
员工视角:预定、公账垫付、个人支付、行程管理、退改服务、物流跟踪等;
财务视角:成本中心、交易流水、费用明细、账单报表、报销凭证等;
审计视角:审批授权、差旅管控、数据合规、政策合规、风控、反作弊等。
平台维度
客户实施视角:账户配置快照、订单聚合服务、API对接等;
供应商视角:商家拆单、订单状态管理、费用结算、售后管理等。
携程商旅订单系统在早期为了快速满足业务需求,产线为纯纵向独立模式,在业务的快速上线、风险隔离,有效地降低产品之间的耦合性作用明显。随着业务的快速发展、产品丰富度增加、产品之间业务关联程度深化、客户的定制化需求增多和创新型产品快速上线,当前系统架构出现了单一臃肿、耦合严重、功能重复、流程不统一、监控和运维弱等各种问题。
无统一的流程引擎,不能以灵活、可配置的方式支持B端客户快速增长的定制化、碎片化需求;
无统一的编排服务,导致子系统之间高度耦合、相互调用、边界不清晰;
多产线纵向模式、流程不统一、相似功能重复开发,不能快速的支持业务迭代上线;
多产线的订单数据无统一抽象、设计、聚合;接入端学习成本高、接入工作量大;
实时场景 (online) 和非实时场景 (offline) 耦合、不能有效隔离和保护核心资源,降低了系统可靠性;
缺乏有效的自动化补偿机制、监控体系、数据埋点,不能满足B端客户越来越严苛的数据合规要求。
二、基于业务特性的设计原则
2.1 分层设计 - B端系统C端化
从预定视角能够感知到的系统功能:快速下单、支付、出票、确认供应商等。这一点无论C端还是B端都是相通的,使用对象都是“人”,核心目标就是确保用户的行程可以顺利起飞、出行、入住等。C端系统的功能是B端系统的基础,从时间维度划分以下流程,在此基础上B端系统会有其特有的业务属性被嵌入。
这里需要避免按照传统的思维梳理流程图,将B端的功能与C端的功能作为一个整体的流程开发。B端特有的逻辑和服务应该独立开发并且与产品、产线解耦,通过服务编排、流程引擎等实现功能可配置、可扩展、可插拔的方式对订单系统进行统一的调度和驱动,实现B端业务特性与C端逻辑分离和解耦,达到产品需求C端化。
下单 - 购买
B端嵌入功能:选择审批人、成本中心;差旅申请、管控校验;支付账号(公账)、费用政策、报销凭证规则等。
履约 - 支付、出票、发单等
B端嵌入功能:发起审批(审批人通过、拒绝、终止);公账扣款、公司信用支付、费用流水;公司对接推送等;
服务 - 出票、出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