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敏捷原则

撰文 Craig Larman
译评 张恂

Principles behind the Agile Manifesto
http://www.agilemanifesto.org/principles.html

有关 12 条敏捷原则的几个要点:

* Self organizing teams(自我组织的团队)

This implies the end of command-and-control mgmt. Teams self-organize and define themselves how they work to fulfill the goals of the iteration, and that they define their own process (each iteration) that helps them towards their goals. In Scrum, no mgmt is allowed to inspect, track, manage, or measure how teams work within an iteration.

这意味着结束命令控制式管理。团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组织,他们自行确定如何有效工作以实现迭代目标,自行定义所采用的过程(每次迭代)以帮助其实现目标。在 Scrum 方法中,不允许任何外部的管理者审查、跟踪、管理或者度量开发团队在一次迭代中是如何工作的。

注评:开发团队的自我组织和管理是 Scrum 实施中的一大难点,我想可能国内有很多团队一时难以做到,这代表了一种更先进、更高级(或者说更大胆)的管理文化,是建立在大家彼此充分信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我说只有技术技能、管理和文化各方面都很成熟的团队(比如那些先进领导企业中的)才能真正做到敏捷。

我听到不少朋友说,敏捷对人员技能水平(包括开发和管理)的要求更高,这的确有点道理。

* Empirical process(经验过程)

This implies the end of defined processes, and instead a culture of "4 week processes created by each team" based on inspect and adapt culture. Each team defines, owns and evolves their own 4-week process. At the end of each iteration, they do a retrospective and define a new 4-week process. The entire process culture expresses the Toyota mindset emphasized by the Toyota CEO, "Challenge everything, all the time. Do not accept the status quo of existing process practices."

这意味着终结(唯一、静态的)既定过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建立在检验(inspect)和调整(adapt)文化之上的,“由每个团队每 4 周创造出一种新过程”的过程文化。每个团队可以制定、拥有和演进属于他们自己的 4 周过程。每次迭代结束时,敏捷团队进行一次回顾,以制定出下一个新的 4 周过程。整个的这种过程文化体现了 Toyota CEO 所强调的丰田精神:“无论何时何地,挑战/质疑一切。绝不要满足于当前过程实践(做法)的现状。”

注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以结果为导向的敏捷开发中,不存在固化的、一成不变的标准、最优开发过程。

* The end of sequential life cycles(终结串型生命周期)

In agile methods there is no Requirements Phase, Testing Phase, Integration Phase. There is no handoff of a specifications from one group to another, etc.

在敏捷方法中,不再有需求阶段、测试阶段和集成阶段的划分,也不再有从一个部门到另一个部门转交/移交/递交规格说明的现象 ...

* Co-located cross-functional feature teams(同址的跨功能/职能特性团队)

that together do the analysis, development, and testing of customer-centric end-2-end features

通过共处一地(同址)的跨功能/职能特性团队,联合对以客户为中心的端到端需求特性进行分析、开发和测试。

注评:关于跨职能的特性团队,请参考 Craig Larman 和 Bas Vodde 撰写的新书 Scaling Lean & Agile Development 中的样章 Feature teams, PDFInfoQ 新闻 )。

Agile thoughtleaders sometimes summarize all this as: you don't _do_ agile, you _be_ agile.

敏捷大师们有时把以上这些内容(敏捷价值观、原则等等)概括为:

不是做敏捷,而是发自内心地成为一个敏捷人。

Please note this is not my opinion; this is what 'agile' is officially defined as -- by the Agile Manifesto . if you engage a consulting group that is not focusing on these messages and insight, you have not met a group that really understands agile methods.

请注意,以上并不是我个人(Craig)的观点,这是《敏捷宣言》对于“敏捷”的官方定义。如果您遇到一家咨询机构,没有强调这些重要的信息和思想,那么他们很可能不懂真正的敏捷方法。

来自 “ ITPUB博客 ” ,链接:http://blog.itpub.net/21682039/viewspace-606254/,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转载于:http://blog.itpub.net/21682039/viewspace-606254/

  • 0
    点赞
  • 0
    收藏
    觉得还不错? 一键收藏
  • 0
    评论
### 回答1: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是由Robert C. Martin等人合著的一本著名的软件开发实践指南,全面介绍了敏捷开发的原则、模式和实践。敏捷软件开发是一种灵活、协作和迭代的开发方法,致力于快速交付高质量的软件。 这本书的第一个原则是满足客户需求是首要任务。它强调开发团队应该与客户紧密合作,及时沟通并根据客户需求调整开发计划。其次,它提倡频繁交付可工作软件,以获得客户尽早的反馈和验证。第三个原则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取代繁琐的文档,以促进有效的合作和交流。 该书还介绍了许多敏捷开发的模式,其中最重要的是迭代和增量开发。迭代开发是将开发过程分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迭代周期都会交付一个可工作的软件部分,使开发团队能够更好地掌握进度和质量。增量开发是指以模块化的方式逐步构建软件,每个增量都能带来新的功能或改进。这些模式可以帮助开发团队更好地管理项目、降低风险并提高开发效率。 在实践方面,该书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和技巧。例如,它推荐使用持续集成来保持软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持续集成是指将开发人员的代码经常集成到共享存储库中,并自动进行构建和测试。此外,该书还介绍了敏捷开发中常用的工具和技术,如测试驱动开发、结对编程和自动化测试等。 总的来说,这本书全面而深入地介绍了敏捷软件开发的原则、模式和实践。无论是新手开发者还是有经验的专业人士,都可以从中获得有益的指导,提高软件开发的效率和质量。 ### 回答2: 敏捷软件开发是一种迭代、协作和灵活的软件开发方法。它强调团队合作、快速反应需求变化、频繁交付可用软件等原则。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是一本由Robert C. Martin编写的经典著作。该书系统地介绍了敏捷软件开发的原则、模式与实践。它通过精炼的代码示例、实际案例和实践经验,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在开发过程中采用敏捷的方法。 该书中介绍的原则包括SRP(单一职责原则)、OCP(开放封闭原则)、LSP(里氏替换原则)、ISP(接口隔离原则)和DIP(依赖倒置原则)等。这些原则旨在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可复用性等,使软件开发更加灵活和高效。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常见的敏捷开发模式,如TDD(测试驱动开发)、重构、迭代和增量开发等。这些模式帮助开发团队在迭代开发过程中更好地理解需求、编写高质量的代码以及及时应对变化。 此外,书中还分享了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敏捷开发团队的成功案例。通过这些实践经验,读者可以学习到如何构建高效的开发团队、合理分配任务、高效沟通等。 总之,《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是一本对于想要了解和应用敏捷开发方法的人来说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介绍了敏捷开发的基本原则和常见模式,还通过实践经验向读者展示了如何在实际项目中应用这些原则和模式。这本书对于提升软件开发团队的敏捷能力,提高软件质量和开发效率都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回答3: 《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The Pragmatic Programmer)是一本由Andrew Hunt和David Thomas合著的经典软件开发指南。该书介绍了敏捷开发的原则、模式和实践,对于软件开发人员和团队具有很高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该书首先介绍了软件开发的各种原则,包括需求分析与设计、代码管理与维护、测试与调试等方面。根据作者的经验,每个原则都给出了具体的实践建议,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原则涵盖了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帮助开发人员以更加敏捷的方式进行工作。 接着,书中介绍了一系列经典的软件开发模式,如责任链模式、单例模式、观察者模式等。这些模式是针对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案,可以提高软件的可重用性和可扩展性。作者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图示,详细解释了每种模式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帮助读者理解和应用这些模式。 最后,书中还介绍了一些实践技巧和工具,如版本控制、自动化测试等。这些实践可以帮助开发人员提高效率、减少错误,保证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作者还分享了许多实际项目中的经验和教训,让读者从中受益。 总的来说,《敏捷软件开发:原则、模式与实践》是一本非常实用的软件开发指南。它不仅向读者介绍了敏捷开发的理念和原则,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实用技巧。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经验的开发人员,都可以从中获得启发和指导,在实际工作中更加高效地进行软件开发。

“相关推荐”对你有帮助么?

  • 非常没帮助
  • 没帮助
  • 一般
  • 有帮助
  • 非常有帮助
提交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