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在无线通信系统设计中,引入 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满足国内外标准的强制性要求以及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性能。
国内如中国移动(CMCC)对 SRS 有着强制要求。
SRS 通过将 Tx 天线切换到其 Rx 路径之间进行下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DL CSI)的采集,以增强下行链路多输入多输出(DL MIMO)分配并改善接收性能。
2.SRS概念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是在无线通信系统(如 LTE 和 5G NR)中使用的信号,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的估计。基站根据 SRS 来了解信道的状态,从而优化资源分配和信号处理。提供准确的信道状态信息(CSI),以便基站进行链路自适应、波束成形和调度决策。
3.SRS关键指标
3.1 CSI(信道状态信息)
上行链路信道估计的核心在于 SRS 携带的信道状态信息(CSI)。基站通过接收和分析 SRS,了解用户设备(UE)和基站之间的信道状况。这些信息包括信道增益、干扰情况和路径损耗等。基站基于实时的 CSI 调整传输策略,选择最优的调制和编码方式(MCS),从而提高传输速率。
SRS提供CSI的框图
信道状况良好 信道状况一般
高阶调制 256-QAM 高速传输速率 低阶调制 QPSK 稳定传输速率
3.2波束成形
波束成形原理
波束成形是一种用于多天线系统的信号处理技术,通过调整发射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将信号能量聚焦到特定的方向。这样可以提高目标方向上的信号强度和质量,减少干扰和功率损耗
波束成形依赖于多天线阵列的协同工作。假设有一个线性天线阵列,每个天线都能够独立控制信号的相位和幅度。当各天线发射信号时,通过调整每个天线的信号相位,可以使得在某个特定方向上的信号相位叠加,从而增强该方向上的信号强度。
模拟8天线在30度方向上形成主波束
MIMO 和波束成形
4x4MIMO
解释:基站使用 SRS 信息进行波束成形,将信号能量聚焦到用户设备,利用 MIMO 技术同时传输多个数据流,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4.SRS前端射频架构
4.1基本架构1T2R/1T4R
SRS 1T2R 支持 1 个发射路径 (Tx) 和 2 个接收路径 (Rx) 的单音参考信号。Tx 路径将在两个配置的 Rx 路径之间切换。1T4R 则表示支持 1 个发射路径和 4 个接收路径的单音参考信号。Tx 路径将在配置的 四个Rx 路径之间切换。如下图;
SRS基本架构
解释:根据SRS的原理,它需要在不同天线上轮转发送信号,因此需要开关将Tx信号切换到不同天线上。SRS在1T2R和1T4R设计架构中实现信号切换和信道状态测量。1T2R架构具备较低的成本和简单的切换机制,适合资源有限的场景;而1T4R架构提供更高的信道探测精度和波束赋形能力。
4.2进阶架构2T4R
对于不太熟悉SA,NSA,NR,ENDC,ULCA,ULMIMO,文章最后有补充。
SRS 2T4R 在 2 个发射路径 (Tx) 和 4 个接收路径 (Rx) 的拓扑结构上支持声音参考信号。这是用于 ULCA MIMO 波段设计的方案。两个 Tx 路径将在四个配置的 Rx 路径之间切换。
最基本的 SRS 在于将 TX 信号轮流发送到所需的天线上,支持 1T1R、1T2R、1T4R 架构。对于支持 ENDC 和 ULMIMO 的 SRS 设计,模块在 ENDC 模式下能支持 1T4R,对于 SA 模式下能支持 2T4R。
有两种典型的实现方式:
case#1:由一个 1T2R + 1T4R 组合而成的 2T4R
case#2:由两个 1T4R 组合而成的 2T4R
这两种方式都能满足 SA 的 2T4R 和 ENDC 下的 1T4R。区别在于当 ENDC 中 NR 出在 TX0_PRX 口的情况时,它们都能满足 ENDC 的 1T4R。而当 NR 出在 TX1_PM 口时,case#1 只能实现 1T2R。综合来看,case#2 适用的场景更灵活,case#1 能在特定需求下降低成本与节省空间。
case1#2T4R(1T4R+1T2R)
Case2#2T4R(1T4R+1T4R)
4.3进阶扩展2T8R
8RX 扩展是在 4RX 的基础上进行的,采用了相同的思考方法。通过对两种不同方式实现的 2T4R 进行扩展,就得到了 2T8R 的设计。该方案可以扩展为8RX方案下的SRS。下面是具体的两种方案:
case3#:基于案例 1 进行扩展,以满足 2T8R 的设计需求。在采购器件时,选择 FEM(前端模块)能够有效利用其上的开关进行 SRS 设计。该方案在满足需求的情况下,能够降低成本并节省空间。
case4#:基于案例 2 进行扩展,添加 DP6T 或 DP8T 开关即可实现 2T8R 的设计结构。与案例 3 相比,该方案更具灵活性。
case3#2T8R(case1+4R)
case4#2T8R(case2+4R)
总结:能够在不同需求下选择最适合的设计方案,从而实现高效的 SRS 设计。
5.SRS与ASDIV
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与 ASDIV(Antenna Switching Diversity)可以统称为天线技术,具体来说,它们都是提升无线通信系统性能的天线相关技术。下表展现了它们的异同。
特性 SRS(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ASDIV(Antenna Switching Diversity)
定义 用于上行链路信道状态信息(CSI)获取的参考信号。 通过切换不同天线进行接收,提升信号接收质量。
主要功能 提供上行链路的信道信息,用于精确的信道估计和调整。 通过天线切换实现信号质量的优化,减少多径衰落的影响。
应用场景 主要用于MIMO系统中上行链路的信道状态信息获取。 主要用于单天线或多天线系统的接收端天线选择。
工作原理 发射端发送参考信号,接收端基于该信号进行信道状态的估计和反馈。 在接收端切换不同天线,并选择信号质量最佳的天线进行接收。
优势 提供精确的信道状态信息,有助于提高传输速率和系统性能。 简单有效的接收端优化技术,能够显著提升接收信号质量。
复杂度 相对较高,需要协调多天线传输和信道估计反馈。 相对较低,主要在接收端进行天线切换。
应用技术 适用于5G NR中的上行链路MIMO和载波聚合。 适用于LTE和5G中的单天线和多天线接收系统。
典型配置 1T2R、1T4R、2T4R等。 不同接收天线的切换配置,如2Rx、4Rx等。
6.总结
本文旨在介绍 SRS 射频前端架构,涵盖从最基本的 1T2R 和 1T4R 到进阶的 2T4R 及扩展的 2T8R。SRS 技术的核心在于帮助基站平衡每根天线的信号质量,以优化数据包的分配,主要服务于下行链路,提高传输速率。这是因为在实际场景中,很难保证每根天线都能接收到相同的数据流,从而需要通过 SRS 技术来实现信道的自适应优化。
7.补充
工作模式
SA(Standalone,独立组网):NR(New Radio,新空口)完全独立于4G LTE网络,独立部署5G基站和核心网。
NSA(Non-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5G NR与4G LTE共同工作,依赖4G基站和核心网进行控制信令传输,5G用于数据传输。
连接方式
NR(New Radio):5G无线接入技术,提供高速率和低延迟。
SA模式
ENDC(E-UTRAN New Radio - Dual Connectivity):LTE和NR的双连接模式,增强数据传输速率和网络覆盖。
NSA模式ENDC连接
ULCA(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上行载波聚合技术,提高上行链路的数据传输速率。
ULCA示意图
ULMIMO(Uplink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上行多输入多输出技术,提高频谱效率和传输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