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描述:
有一个简易内存池,内存按照大小粒度分类,每个粒度有若干个可用内存资源,用户会进行一系列内存申请,需要按需分配内存池中的资源,返回申请结果成功失败列表。
分配规则如下:
分配的内存要大于等于内存申请量,存在满足需求的内存就必须分配,优先分配粒度小的,但内存不能拆分使用。
需要按申请顺序分配,先申请的先分配。
有可用内存分配则申请结果为true,没有可用内存分配则返回false。
注:不考虑内存释放。
输入描述:
第一行为内存池资源列表,包含内存粒度数据信息,粒度数据间用逗号分割,一个粒度信息内部用冒号分割,冒号前为内存粒度大小,冒号后为数量。资源列表不大于1024,每个粒度的数量不大于4096。
第二行为申请列表,申请的内存大小间用逗号分隔。申请列表不大于100000。
如:
64:2,128:1,32:4,1:128
50,36,64,128,127
输出描述:
输出为内存池分配结果。
如:true,true,true,false,false
示例
输入:
64:2,128:1,32:4,1:128
50,36,64,128,127
输出:true,true,true,false,false
说明:
内存池资源包含:64K共2个、128K共1个、32K共4个、1K共128个的内存资源;
针对50,36,64,128,127的内存申请序列,分配的内存依次是:64,64,128,NULL,NULL,
第三次申请内存时已经将128分配出去,因此输出结果是:
true,true,true,false,false
def f(s:str,l:list):
#解题想法:不考虑空间复杂度,用list记录每个内存

本文介绍了一道关于内存资源分配的编程题,详细阐述了分配规则:内存需满足申请量,优先分配粒度小的,且不拆分。根据申请顺序分配,若有可用内存则返回成功,否则失败。提供了一个例子,展示了如何处理内存申请序列。
最低0.47元/天 解锁文章
74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