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甲类功放管的工作点电流设计在放大区的线性区中点,所以静态电流较大(一般在800mA-1.5A之间,不同功率的功放管是其最佳工作点电流是不同的),其静态发热量较大,所需的散热片也要面积较大,当然电路的稳定性也要求较高,这样的成本也就比较高,但这也为最大限度的高保真放大提供了保障。使用甲类功放的关键是散热要绝对良好。
2、乙类功放大多应用于经济型功放机中,其特点是工作点设置在临界导通状态,静态电流极小(约<1mA之间),这样静态时,电路功耗极低,对散热片、电源及电路稳定性的要求不那么高,成本也相对较低。但是音频正弦波的正、负半周信号经两功放管交替放大时,功放管从临界导通进入放大区时,不可避免地经过该管的非线性区,从而引起正、负两半周信号近零点的非线性失真,这种失真叫“交越失真”,所以,乙类功放电路始终无法登“发烧”的大雅之堂。
3、为了克服甲类功放的高热量、高能耗和乙类功放的保真度低,也就有了介于甲类和乙类功放之间的甲乙类功放这么个折衷解决方案。其工作特点是,工作点电流设置在功放管的浅导通状态(视功放管的不同,工作电流约在10mA-200mA之间),这样小信号时,功放管基本相当于工作在甲类状态,不存在交越失真,当大信号来临时,则功放管自动工作于近似乙类状态,各负责放大半周的正弦波信号,由于人耳的遮掩效应,大信号大声音时,乙类功放固有的交越失真也不那么“明显”了。
这三种功放电路从听音效果来说,甲类较优,其次是甲乙类,最后是乙类。
功放电路里三极管的工作状态:甲类、乙类和甲乙类怎么区分?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03-04 23:29:06 发布